信息安全:应对社会工程攻击与构建安全项目
社会工程攻击的本质与危害
社会工程攻击是一类安全攻击手段,攻击者通过操纵他人来获取可用于窃取数据、访问系统、手机、资金甚至身份的信息。这类攻击形式多样,简单或复杂程度不一。如今,通过电话或访问网站获取信息的方式,为社会工程攻击者的活动增添了新途径。
社会工程攻击的核心在于外部人员(这里的“外部人员”不仅指非员工,也可能是试图绕过既定政策和标准的员工)与内部人员建立不当信任关系,从而获取敏感信息或不适当的访问权限。攻击者往往利用人性的一些特点来达到目的:
- 乐于助人的愿望 :员工通常被训练成要满足客户需求,良好的服务反馈有助于获得好评。这种乐于助人的心态可能导致他们泄露过多信息。
- 信任他人的倾向 :人类天性倾向于信任他人,除非对方证明不可信。当有人自称是某个人时,我们通常会轻易相信。因此,员工需要接受培训,学会寻求独立的身份验证。
- 害怕惹麻烦 :许多人因身份验证耗时过长或得罪某些官员而受到上级负面反馈。管理层应支持员工履行职责,保护企业信息资源。
- 贪图便利 :有时我们会偷懒,例如将密码贴在屏幕上或把重要资料随意放置,让他人轻易获取。
真正成功的社会工程攻击者往往在不引起怀疑的情况下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而我们通常只了解那些失败的攻击者。在安全链条中,人通常是最薄弱的环节。过去几十年,我们不断尝试通过安装访问控制软件、杀毒软件、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或公钥基础设施等技术手段来保障信息安全,但由于技术产品需要与人交互,安全问题始终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