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pf协议
概述:
ospf属于内部网关协议,也属于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理解距离矢量算法:对于网络中的所有路由器而言,路由器并不清楚网络的拓扑,只是简单的知道要去往某个目的方向在哪里,距离有多远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路由器之间建立里邻居关系,彼此开始交互接口的状态信息
将收到的链路状态通告LAS放入自己的链路状态数据库LSDB
基于LSDB,使用最短路径优先算法进行计算,得到到达网络各个角落的优选路径
计算出来的优选路径,加载进自己的路由表
ospf是典型的链路状态路由协议,使用非常广泛,支持大规模网络
OSPF协议报文类型:
Hello: 周期性发送,发现和维护邻居关系
Database Description: 用于两台设备的数据同步
Link State Request: 用于向对方请求LSA
Link State Update: 用于发送对对方请求的LSA
Link State ACK: 对收到的LSA进行确认
OSPF协议的工作原理
初始OSPF邻接关系
关系建立:
建立邻居关系,协商主从关系,交互LSDB信息,同步LSDB
OSPF网络类型:
点对点:一段链上只能连接两台网络设备的环境,PPP链路
广播式:一个允许多台设备接入,支持广播的环境,比如以太网
非广播式:支持多台设备接入,但不支持广播,比如帧中继网络
点到多点:多条链路捆绑
OSPF域
概念:一系列使用相同策略的连续OSPF网络设备所构成的网络
为了确保同步,OSPF路由器在同一个区域(Area)内网络中泛洪LSA
当网络规模变大时,会造成资源消耗,设备性能下降,计算困难,拓扑改变成本高
OSPF多区域:
原理:将一个大域划分成多个区域进行组网
作用:
1.将LSA洪范限制在小区域,把拓扑的变化控制在区域内,优化了网络
2.边界区域可以作路由汇总,减小了路由表的和规模
3.区分出骨干区域和非骨干区域,更加便于管理
路由类型:
区域内路由器:所有接口都属于同一个OSPF区域
区域边界路由器:路由器的接口同时属于两个以上的区域,但至少有一个接口属于骨干区域
骨干路由器:骨干区域内的路由器
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在区域与外部路由的交界
OSPF协议典型配置:
jie
[R1] interface LoopBack 0
[R1-LoopBack0] ip address 1.1.1.1 32
[R1-LoopBack0]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0
[R1-GigabitEthernet0/0/0] ip address 10.1.12.1 30
[R1] ospf 1 router-id 1.1.1.1
[R1-ospf-1] area 0
[R1-ospf-1-area-0.0.0.0] network 1.1.1.1 0.0.0.0
[R1-ospf-1-area-0.0.0.0] network 10.1.12.0 0.0.0.3
[R2] ospf 1 router-id 2.2.2.2
[R2]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0
[R2-GigabitEthernet0/0/0] ip address 10.1.12.2 30
[R2-GigabitEthernet0/0/0]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1
[R2-GigabitEthernet0/0/1] ip address 10.1.23.1 30
[R2-ospf-1] area 0
[R2-ospf-1-area-0.0.0.0] network 10.1.12.0 0.0.0.3
[R2-ospf-1-area-0.0.0.0] area 1
[R2-ospf-1-area-0.0.0.1] network 10.1.23.0 0.0.0.3
[R3] interface LoopBack 0
[R3-LoopBack0] ip address 3.3.3.3 32
[R3-LoopBack0]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1
[R3-GigabitEthernet0/0/1] ip address 10.1.23.2 30
[R3] ospf 1 router-id 3.3.3.3
[R3-ospf-1] area 1
[R3-ospf-1-area-0.0.0.1] network 3.3.3.3 0.0.0.0
[R3-ospf-1-area-0.0.0.1] network 10.1.23.0 0.0.0.3
结果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