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优化1.0」启动分类及启动时间的测量
「性能优化1.1」计算方法的执行时间
「性能优化1.2」异步优化
「性能优化1.3」延迟加载方案
「性能优化2.0」布局加载原理
「性能优化2.1」LayoutInflater Hook控件加载耗时
一、绘制原理
CPU 负责计算需要展示的数据,而 GPU 负责将数据绘制到屏幕上。
屏幕绘制过程中涉及到两个基本概念:
- 屏幕刷新率:
屏幕刷新率代表屏幕在一秒内刷新屏幕的次数,这个值用赫兹来表示,取决于硬件的固定参数。这个值一般是60Hz
,即每16.66ms
系统发出一个 VSYNC 信号来通知刷新一次屏幕。
- 帧速率:
帧速率代表了GPU
在一秒
内绘制操作的帧数
,比如30fps/60fps。
如果 GPU 无法在 16.6ms 完成一帧数据的绘制,对应的就是屏幕刷新率比帧速率快,屏幕会在两帧中显示同一个画面,这样给用户的直接感受就是卡顿,因为绘制速率跟不上屏幕的刷新速率。
二、布局加载原理
我在上一篇博客中描述了布局的加载流程「性能优化4」布局加载原理。在布局的加载中主要是分为两个过程,第一通过 IO 从磁盘中加载资源文件并封装为 XmlPullParser
对象,第二通过 XML 解析器解析 XML 并通过反射创建 View
对象。
如果 View 层级嵌套过深会导致:
- 加长 IO 读取时间。
- 加长反射时间。
- 导致 GPU 绘制不能及时完成,出现卡顿现象。
三、LayoutInflater
3.1、LayoutInflater 大致介绍
这里拷贝了源码的注释,从注释来看,它负责将 xml 的布局文件加载为一个 View 这样的一个功能。
这个过程会涉及两个步骤:
- 通过 IO 读取 xml 文件。
- 通过反射来创建对应的 View。
/**
* Instantiates a layout XML file into its corresponding {@link android.view.View}
*/
@SystemService(Context.LAYOUT_INFLATER_SERVICE)
public abstract class LayoutInflater {
...}
3.2、LayoutInflater.Factory
这个接口是干嘛用的呢?我们在上一节「性能优化4」布局加载原理分析提到,在创建 View 对象时,LayoutInflater#createViewFromTag中首先回去判断是否设置了 ①Factory2
或者 ②Factory
,它会将 View 的创建工作交给这两个工厂类的其中一个去实现。
//LayoutInflater.java
View createViewFromTag(View parent, String name, Context context, AttributeSet attrs,
boolean ignoreThemeAttr) {
...
try {
View view;
if (mFactory2 != null) {
//①
view = mFactory2.onCreateView(parent, name, context, attrs);
} else if (mFactory != null) {
//②
view = mFactory.onCreat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