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控阵天线(1)》中,我们学到一维线性阵列天线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我们了解一维线性阵列的特性。
一、波束调向
根据《相控阵天线(1)》中公式(15)可知,如式(1):
(1) |
当式(1)中kdsinθ-∆φ=0时,函数取得最大值1,此时可得到|E(θ)|天线方向图的最大值:
(2) |
或
(3) |
式中,为波束视线角。
由此可知,当kd确定时,改变阵内相邻单元之间相位差∆φ,便可改变视线角,即改变天线波束最大值指向。这就是相控阵天线名称的由来。如果∆φ由连续式移相器提供,则天线波束可实现连续扫描;如果∆φ由数字式移相器提供,则天线波束可实现离散扫描,移相器的位数越高,离散步长越小。
二、波束宽度
将波数k = 2π/λ以及式(3)中∆φ与波束指向之间的关系代入原式(1)中,可得:
(4) |
波束指向为天线阵面法线方向时的宽度,这时,即∆φ = 0,为各阵元等幅同相馈电情况。由式(4)可得方向性函数为
(5) |
通常情况下,波束很窄,|θ| 很小,sin[(πd/λ)sinθ]≈(πd/λ)sinθ,上式变为:
(6) |
上式近似为辛克(Sinc)函数,当取Sinc[(πNd/λ)sinθ] = 0.707(即(πNd/λ)sinθ = 1.39)时,得到天线波瓣的半功率点位置,进而可计算出相控阵天线3dB波束宽度θ3为:
(7) |
式中,Nd为线阵长度。当d = λ/2时
(8) |
所以,在d = λ/2的条件下时,若要求,则所需要阵元数N=100。在二维线性阵列天线中,若要求水平和垂直面内的波束宽度都为1°,则需要100*100个阵元。
图1 水平和垂直面内的波束宽度均为1°的相控阵天线
当波束扫描时,波束偏离法线方向,如图8所示,θB ≠ 0时方向性函数用式(4)表示。波束较窄时,|θ-θB | 很小,sin[(πd/λ)(sinθ-sinθB)]≈(πd/λ) (sinθ-sinθB),式(4)可近似为:
(9) |
图2 扫描时的波束宽度
同理,式(9)为Sinc函数。设在波束半功率点上θ的值为和
,见图8,由辛克函数曲线,当Sinc(x)=0.707时,可查出x = ±0.443π,故知当
时应有
(10) |
根据正弦差角公式,可得:
(11) |
当波束很窄时,很小,式(11)中第二项可忽略,简化为
(12) |
代入式(10),整理可得扫描时的波束宽度为
(13) |
式中,为波束在法线方向时的半功率波束宽度。上式也可从概念上定性地得出,因为波束总是指向同相馈电阵列天线的法线方向,将图8中的同相波前 MM'看成同相馈电的直线阵列,但有效长度为
,代入式(7)便得出式(13)。
从式(13)可看出,波束扫描时,随着波束指向的增大,
要展宽,
越大,波束变得越宽。例如,
,
。
三、天线增益
我们在讨论天线的有效面积时,得到:
(14) |
式中,为天线孔径的有效面积,G为天线的功率增益。
对于含有 N个半波振子单元的线阵天线,假设天线孔径面积为A,无损耗,孔径场均匀分布(即孔径面利用系数为1),阵元间距为d。若d=λ/2,则A = Nd2 =Nλ2/4。在法线方向上,,代入式(14)得
(15) |
天线波束由法线方向扫描到后,天线在方向有效孔径为
,因此,此时的天线增益为
(16) |
对于d=λ/2,有:
(17) |
所以,在波束扫描时,由于在方向等效天线孔径面尺寸等于天线孔径面在等相面上的投影(即乘以
),与法线方向相比,尺寸减小,波束加宽,因而天线增益下降,且随着
的增大而加剧。所以波束扫描的角范围通常限制在±60°或±45°之内。若要覆盖半球,至少要有3个面天线阵,如图3所示。
图3 三阵面相控阵天线
四、栅瓣问题
从第一节中公式(4)可以看出,
(18) |
当(n为整数)时,分子为零,若分母不为零,则有F(θ)=0。而当
(n为整数)时,上式分子、分母同为零,由洛比达法则得 F(θ)=1,由此可知 F(θ)为多瓣状,如MATLAB仿真图图4所示。其中,
,即
时称为主瓣,其余称为栅瓣。
图4 一维线性阵列的归一化方向图
当波束指向在法线方向上(天线不扫描,)时,即出现栅瓣的条件为:
(19) |
因此,仅当d≥λ时才可能产生栅瓣。d的取值越大,出现的栅瓣越多。例如,当d=λ时,出现两个栅瓣,如图所示,栅瓣的位置为:、
图5 d = λ时栅瓣位置示意图
当d=2λ时,出现四个栅瓣,如图所示,栅瓣的位置为: 、
、
、
图6 d = 2λ时栅瓣位置示意图
由图5、6可以看出,出现栅瓣将会产生测角多值性,为避免出现栅瓣,需保证式(4)中分母控制在第一个周期范围内,只存在一个主瓣,需下式成立即可:
(20) |
即
(21) |
因,故不出现栅瓣的条件可取为:
(22) |
当波长λ取定以后,只要调整阵元间距d以满足上式,便不会出现栅瓣。如要在范围内扫描,则 d/λ <1/2。在第二节波束宽度中已经讨论过,当θB增大时,波束宽度也要增大,故波束扫描范围不宜取得过大,一般取
或
,此时分别是d/λ < 0.53或d/λ < 0.59。为避免出现栅瓣,通常选d/λ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