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排序
快速排序之所以被称为快排,是因为它在平均时间上说最快的,时间复杂度为nlog2n,而冒泡则是n2,主要原因是每趟快排需要指定一个基准(也就是中间值),一趟中涉及的所有比较都是与这个基准来进行比较的,所以效率会有所提高,当然快排的效率与分治法的思想也是密不可分的。
1、思路
- 快速排序采用了分治的思想,用递归实现。
- 通过寻找一个数(基准),并以此数为标准,使得基准左边的所有数字都小于它,右边的数字都大于它。
- 分别单独考虑基准左边和基准右边的待排序数组。
- 在基准左边的数组和基准右边的数组里分别选一个数字(基准)(它们都是待排序的数组),让他们在自己所在的区域里做到左边的数字小于自己,右边的数字大于自己。
- 直到所有数字的左边都小于自己,右边都大于自己。
2、示例
- 初始状态:
- 第一次排序之后:
- 第二次排序之前:
- 以此类推,其实就是分而治之,用递归实现,需要两个下标来确定待排序数组的左边界和右边界。
详情动画可以去这里------>数据结构和算法动态可视化
3、实现细节
1.定义所需变量
- 需要一个pivot(支点)用于指向当前序列的待排序元素。
- 需要一个left(左)用于指向当前待排序序列的最左元素。
- 需要一个right(右)用于指向当前待排序序列的最右元素。
- 需要一个index(索引、下标)用于指向小于pivot的元素要插入的位置,一般是插入到pivot后一个元素上,依次向后插入;实际上这并非插入,而是交换,同index上原本的元素进行交换,所以每次插入index要向后移动一次 。
2.设置排序结束条件
当life>=right
时,当前序列排序完成,跳出。
3.循环,交换
for (int i = left; i <= right; i++) {
if (array[pivot]>array[i]){
index++;
int temp = array[i];
array[i] = array[index];
array[index] = temp;
}
}
4.递归调用
quickSort(array,left,pivot - 1);
quickSort(array,pivot + 1, reight);
5.代码实现
package com.etime.enhance.sort;
import java.util.Arrays;
public class Test0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ay = {41,42,62,12,64,11,32};
new Test01().quickSort(array, 0, array.length - 1);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array));
}
//left,reight都是下标
public void quickSort(int[] array,int left,int reight){
if (left < reight){
//初始化
int pirvot = left;
int index = left;
for (int i = left; i <= reight; i++) {
if (array[i] < array[pirvot]){
index++;
int temp = array[i];
array[i] = array[index];
array[index] = temp;
}
}
int temp = array[index];
array[index] = array[pirvot];
array[pirvot] = temp;
pirvot = index;
//递归
//pirvot左边的部分
quickSort(array, left, pirvot - 1);
//pirvot右边的部分
quickSort(array, pirvot + 1, reigh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