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归因是什么
广告归因(Ad Attribution),其实是指广告主投放的广告如应用类广告的转化(如点击、激活、注册、订阅、付费等等)到底是由哪个广告或者渠道带来的一套逻辑和规则。这里的转化其实和结算方式有关,如 CPC、CPM、CPA、CPI(CPA的一种)、CPS等等,后面有激活会单独讲讲这些结算方式。
二 常见的归因模型
一个广告可能投放在头条、广点通、快手等多个媒体,若一个用户都在几个媒体点击这个广告且最后下载安装了这个游戏。那大家想想这个用户应该算谁的? 带着这个问题接着看。
如用户A:
click1 > | click2 > | click3 > | |
快手 > | 广点通 > | 头条 > | 安装游戏 |
2.1 首次归因
多个点击时,认为是第一个点击的功劳。理由是第一个触点给用户建立了认知,与用户形成了连接。
2.2 末次归因
多个点击时,认为最后一个的功劳。下面会主要讲这个,目前大多数应用类广告都采用这种归因模型。
2.3 线性归因
多个点击时,认为每个“待归因事件”平均分配此次功劳。
2.4 位置归因
多个点击时,认为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各占 40% 功劳,其余平分剩余的 20% 功劳。
常见的归因模型就是上面几个了,其他的有兴趣查查即可。其实我们常用的是 末次归因(last click) ,即认为用户是来之最后一个点击。当然了我这处理这块逻辑时候不仅仅简单的归因到最后一个点击,这里的最后一个点击还是有条件的。
三 归因依据
这篇文章主要还是说国内买量归因,故需要分平台、代理商能力等等展开细说。
我们先假定只有广告主和媒体两个角色。其他无非就是中间有什么代理商、网盟了,就不再讨论了。
点击归因步骤大致分为下面四步:
- 广告主在建广告计划时候会提供一个URL 点击监测链接,上面通常有一些约定好的宏,如idfa、mac、ip、ua 、imei、oaid等等。作用是当用户点击了投放在媒体的广告时候,媒体会把URL上的宏替换为用户真实的值。然后请求这条URL,广告主收到媒体发送的用户点击数据并保存下来。
- 若用户下载游戏并激活应用,这时候广告主在应用中的 SDK 会上报idfa、mac、ip、ua、imei、oaid等等数据到自己服务。
- 广告主用收集到媒体点击中的设备信息和自家 SDK 上报的匹配,就能知道改用户来自谁了。
- URL中也会带上媒体的回调地址,当归因成功后。安装约定回调给媒体。这样一个流程就走完了。
当然了上面的流程是一个理想化的。点击归因最根本的依据是设备信息,所有如何减少因设备问题导致不能正确归因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
通常能用于点击归因的设备需要满足几点要求:
- 唯一性:即用户ID全局唯一,标识符永远不会与其他应用冲突,即使在其他设备/应用上也是如此。这个ID信息可以唯一的定义某个用户。
- 持久性:表示无论手机的操作系统版本或者是不同的APP,其获取到的用户ID信息应该也是一致的,不会应该升级了系统变更或者换了一个APP就导致不同。
- 易取性:能否获取、获取是否方便。
3.1 安卓方式
得益于国内安卓隐私宽松,国内安卓买量归因异常的轻松。在安卓买量中有一种分包(也可以叫渠道包),这些包在打包时候就把一个唯一标示打到里面,用户所有行为发生SDK上报到广告主侧时候。就知道这个分包是投放于那个媒体的具体广告上了。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量都是直接投媒体,会进过一些代理商代投。技术能力好的还好说,技术不好的还是需要使用类似iOS归因的逻辑。具体看下面的iOS部分。
安卓设备也受约束,可选的如下:
可选设备 | 含义 | 唯一性 | 持久性 | 易取性 |
---|---|---|---|---|
IMEI | 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 | 符合 | 符合 | Android 10及以上禁止获取;v6 以下可直接获取;v6~9需要用户授权 |
Android ID | 设备初次激活时,系统分配。重置手机后会重置 | 符合 | 不符合,不同应用间不一致 | 可直接调用系统API获取 |
MAC | 网卡地址 | 符合 | 符合 | Android 10及以上禁止获取;v6 以下可直接获取;v6~9需要使用漏洞获取 |
UUID | 通用唯一识别码 | 符合 | 不符合 | 不同应用间不一样且重装应用后也会重置 |
CAID | Google定义的 | 符合 | 符合, 但用户可以关闭或重置,类似iOS idfa | 国内不能用 |
IP、UA | ip、ua | 不符合 | 不符合 | 可直接调用系统API获取 |
OAID | 匿名设备标识符。中信院联合OV华等硬核厂商制定的 | 符合 | 符合 | 符合,接入即可。 |
上面是广告主这边归因逻辑,广告投放平台还是会有自己的归因逻辑。sdk也会上报数据到他们系统也还是需要配合点击进行归因。这块等我有机会能去媒体滑滑水再来细聊。
3.2 IOS方式
苹果有着严格的隐私控制,在不同的iOS版本还有这不同的特性。
所以满足上面三点的可选设备如下:
可选设备 | 含义 | 唯一性 | 持久性 | 易取性 |
---|---|---|---|---|
IDFA | iOS广告标示符 | 符合 | 符合 但是当用户系统重重或用户还原广告标示符后不符合 | iOS14下默认可取,14及以上会需要用户同意。 |
IDFV | 应用开发商标示符 | 不符合 相同开发商的app中是符合的 | 同一开发商符合 | 直接调用系统API获取 |
UDID、OpenUDID、MAC | 唯一设备标示符、 OpenUDID 为 UDID 一种替代方案、网卡设备物理地址 | 符合 | 符合 | UDID 在iOS5后被禁止、OpenUDID和mac 在iOS7后被禁止 |
CAID | 中广协联合腾讯搞得第三方用户标识 | 符合 | 符合 | 通过多种设备信息确定一个唯一的ID,易取。 |
四 总结
4.1 安卓
- 渠道包归因(首选)。
- 点击归因。设备优先级 IMEI > OAID> AndoridID > IP&UA
4.2 IOS
- 点击归因。设备优先级 IDFA > CAID > IP&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