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事务实现的方式及底层原理

本文探讨了Spring框架中的事务管理,包括编程式和声明式事务。声明式事务通常通过@Transactional注解实现,Spring利用AOP动态代理进行事务控制。当使用注解时,Spring会创建目标对象的代理,根据方法执行结果决定事务提交或回滚。Spring的动态代理分为JDK和CGLIB两种方式,前者针对实现了接口的目标对象,后者则为无接口的对象生成子类。文中还介绍了作者的个人背景和经验。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 spring事务的实现方式
    spring框架提供了两种事务实现方式:编程式事务、声明式事务
    编程式事务:在代码中进行事务控制。优点:精度高。缺点:代码耦合度高
    声明式事务:通过@Transactional注解实现事务控制
  2. spring事务的底层原理
    事务的操作本来应该由数据库进行控制,但是为了方便用户进行业务逻辑的控制,spring对事务功能进行了扩展实现。一般我们很少使用编程式事务,更多的是使用@Transactional注解实现。当使用了@Transactional注解后事务的自动功能就会关闭,由spring帮助实现事务的控制。
    Spring的事务管理是通过AOP代理实现的,对被代理对象的每个方法进行拦截,在方法执行前启动事务,在方法执行完成后根据是否有异常及异常的类型进行提交或回滚。
    Spring AOP动态代理机制:
    Spring在运行期间会为目标对象生成一个代理对象,并在代理对象中实现对目标对象的增强。
    SpringAOP通过两种动态代理机制,实现对目标对象执行横向植入的。
    代理技术 描述
    JDK 动态代理 Spring AOP 默认的动态代理方式,若目标对象实现了若干接口,Spring 使用 JDK 的 java.lang.reflect.Proxy 类进行代理。
    CGLIB 动态代理 若目标对象没有实现任何接口,Spring 则使用 CGLIB 库生成目标对象的子类,以实现对目标对象的代理。

原理:当在某个类或者方法上使用@Transactional注解后,spring会基于该类生成一个代理对象,并将这个代理对象作为bean。当调用这个代理对象的方法时,如果有事务处理,则会先关闭事务的自动功能,然后执行方法的具体业务逻辑,如果业务逻辑没有异常,那么代理逻辑就会直接提交,如果出现任何异常,那么直接进行回滚操作。当然我们也可以控制对哪些异常进行回滚操作。
底层原理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先自我介绍一下,小编13年上师交大毕业,曾经在小公司待过,去过华为OPPO等大厂,18年进入阿里,直到现在。深知大多数初中级java工程师,想要升技能,往往是需要自己摸索成长或是报班学习,但对于培训机构动则近万元的学费,着实压力不小。自己不成体系的自学效率很低又漫长,而且容易碰到天花板技术停止不前。因此我收集了一份《java开发全套学习资料》送给大家,初衷也很简单,就是希望帮助到想自学又不知道该从何学起的朋友,同时减轻大家的负担。添加下方名片,即可获取全套学习资料哦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