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前言
在工作中,随着项目规模的扩大,对存储空间的需求就变的很高,甚至有时候会遇到磁盘容量不够用的情况,这时候我们是选择换内存更大的还是怎么办呢?其实可以利用一种存储机制,即磁盘阵列(RAID)。
一、RAID磁盘阵列
-
RAID是英文 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的缩写,中文简称为独立冗余磁盘阵列
-
简单的来说就是把多块独立的物理硬盘按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硬盘组(逻辑硬盘),从而提供比单个硬盘更高的存储性能和提供数据备份技术
-
组成磁盘阵列的不同方式称为RAID级别(RAID Levels)
-
常用的RAID级别:
RAID 0,RAID 1,RAID 5,RAID 6,RAID 1 0等
1. RAID 0 (条带化存储)
- RAID 0连续以位或字节为单位分隔数据,并行读/写于多个磁盘上,因此有很高的数据传输率,但没有数据冗余
- RAID 0只是单纯地提高性能,并没有为数据的可靠性提供保证,而且其中的一个磁盘失效将影响到所有数据
- RAID 0不能应用于数据安全性要求高的场合
2.RAID 1 (镜像存储)
- 通过磁盘数据镜像实现数据冗余,在成对的独立磁盘上产生互为备份的数据
- 当原始数据繁忙时,可直接从镜像拷贝中读取数据,因此RAID 1可以提高读取性能
- RAID1是磁盘阵列中单位成本最高的,但提供了很高的数据安全性和可用性。
- 当一个磁盘失效时,系统可以自动切换到镜像磁盘上读写,而不需要重组失效的数据
3.RAID 5
- N(N≥3)块盘组成阵列,一份数据产生N-1个条带,同时还有1份校验数据,共N份数据在N块盘上循环均衡存储
- N块盘同时读写,读性能很高,但由于有校验机制的问题,写性能相对不高
- 磁盘利用率为(N-1)/N,可靠性高,允许坏1块盘,不影响所有数据
4.RAID 6
- RAID 6由N(N≥4)块盘组成阵列,磁盘利用率为(N-2)/N
- RAID 6采用双重校验技术,在RAID 5的技术上增加了第二个独立的奇偶校验信息块,两个独立的奇偶系统使用不同的算法使得数据的可靠性非常高
- 相对于RAID 5有更大的“写损失”,因此写性能较差
5. RAID 1+0
-
RAID 1+0顾名思义是RAID 1和RAID 0 的组合
-
兼顾了RAID 1的容错能力和RAID 0的条带化读写数据的优点,性能好,可靠性高,属于混合型RAID
-
N(偶数,N≥4)块硬盘两两镜像后,再组合成一个RAID 0 ,最多允许所有磁盘基组中的磁盘各损坏一个,不允许同一基组中的磁盘同时损坏
-
磁盘利用率为N/2 ,N/2快块盘同时写入数据,N块盘同时读取数据
-
类似的混合RAID 还有RAID 0+1 ,二个在读写性能上差别不大,但是在安全性上RAID 1+0要比后者更好
6.RAID之间对比表
RAID级别 | 硬盘数量 | 磁盘利用率 | 是否有校验 | 保护能力 | 写性能 |
---|---|---|---|---|---|
RAID 0 | N | N | 无 | 无 | 单个硬盘的N倍 |
RAID1 | N(偶数) | N/2. | 无 | 允许一个设备故障 | 需写两对存储设备,互为主备 |
RAID 5 | N≥3 | (N-1) /N | 有 | 允许一个设备故障 | 需写计算校验 |
RAID 6 | N≥4 | (N-2) /N | 有 | 允许两个设备故障 | 需双重写计算校验 |
RAID 1+0 | N≥4(偶数) | N/2 | 无 | 允许两个基组中各坏一个 | N/2块盘同时写入 |
二、阵列卡
1.阵列卡介绍
- 阵列卡全称磁盘阵列卡,是用来实现RAID功能的板卡
- 通常是由I/O处理器、硬盘控制器、硬盘连接器和缓存等一系列组件构成的
- 不同的RAID卡支持的RAID功能不同,比如支持RAIDO、RAID1、RAID5、RAID10等
2.接口类型
RAID卡的接口指的是支持的接口,目前有IDE接口、SCSI接口、SATA接口和SAS接口。
3.阵列卡的缓存
- 缓存(Cache)是RAID卡与外部总线交换数据的场所,工作过程中RAID卡先将数据传送到缓存,再由缓存和外边数据总线进行数据交换
- 缓存的大小与速度是直接关系到RAID卡的实际传输速度的重要因素
- 不同的RAID卡出厂时配备的内存容量不同,一般为几兆到数百兆容量不等
三、RAID 5 配置
1.添加硬盘
在虚拟机中添加四块硬盘,每块大小60GB 。
添加完成后查看是否添加成功
[root@localhost ~]#echo "- - -"> /sys/class/scsi_host/host0/scan #刷新(也可以选择重启)
[root@localhost ~]#lsblk #查看是否添加成功
NAME MAJ:MIN RM SIZE RO TYPE MOUNTPOINT
sda 8:0 0 60G 0 disk
├─sda1 8:1 0 500M 0 part /boot
└─sda2 8:2 0 59.5G 0 part
├─centos-root 253:0 0 55.5G 0 lvm /
└─centos-swap 253:1 0 4G 0 lvm [SWAP]
sdb 8:16 0 60G 0 disk
sdc 8:32 0 60G 0 disk
sdd 8:48 0 60G 0 disk
sde 8:64 0 60G 0 disk
sr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