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SP
文章平均质量分 90
以实战为线索,逐步深入eNSP开发各个环节,掌握前常用性能体验优化思路,打造完整网络工作流,提升工程化设计能力和思维能力。
渣渣盟
愿以吾辈之青春,佑我盛世之中华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学院校园网三层架构详解配置实战:从拓扑到策略全解析
本文详细介绍了太原学院校园网的网络架构设计与部署方案。该系统采用经典三层架构:核心层(S1)运行OSPF动态路由,汇聚层(S2/S3)实现VLAN划分,接入层(S4-S7)完成终端接入。网络部署了6个功能VLAN(含教学区与宿舍区)、DHCP自动分配、NAT地址转换及ACL访问控制策略。重点配置包括:出口路由器R1的OSPF路由与NAT映射、核心交换机S1的VLAN间路由、汇聚层交换机的DHCP服务,以及基于ACL的FTP访问控制。通过功能验证表明,系统实现了跨VLAN通信、内外网访问及安全隔离等需求,为校原创 2025-06-02 08:00:00 · 1239 阅读 · 0 评论 -
链路聚合:带宽翻倍与高可用方案
链路聚合(Link Aggregation)是一种将多条物理链路捆绑为单一逻辑链路的技术,可提升网络带宽、可靠性和负载均衡能力。文章介绍了两种实现模式:手工模式直接配置端口绑定;LACP模式通过协议动态协商,支持故障自动切换。通过eNSP实验演示了两种模式的详细配置流程,并验证了故障转移功能。关键点包括:成员接口参数需一致、LACP优先级设置影响主设备选举、最大活跃链路数控制负载分配。该技术能有效优化网络性能,当单链路故障时可无缝切换至备用链路,保障业务连续性。实验结果表明链路聚合在提升带宽利用率的同时增强原创 2025-05-29 08:00:00 · 767 阅读 · 0 评论 -
ESNP之NAPT:网络地址转换的未来趋势
ESNP NAPT(Enhanced Source Network Port Network Address Port Translation)是一种增强型网络地址端口转换技术。它在传统 NAPT(Network Address Port Translation)的基础上,增加了对源端口和会话的动态管理,支持更复杂的网络场景,如负载均衡、会话保持和多租户隔离。原创 2025-05-25 07:00:00 · 890 阅读 · 0 评论 -
ESNP NAT 原理概述以及实战演练疑问搞懂NAT无忧
ESNP NAT 概述ESNP NAT(Enhanced Source Network Port NAT)是一种增强型源网络端口网络地址转换技术。它主要用于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通过修改数据包的源IP地址和端口号,来实现网络地址的转换和优化。ESNP NAT 通常用于负载均衡、流量管理、网络安全等场景。原创 2025-05-25 07:00:00 · 931 阅读 · 0 评论 -
华为高级ACL配置全攻略
高级 ACL(Advanced Access Control List)是比基本 ACL 更灵活的访问控制技术,它可以基于源 IP 地址、目的 IP 地址、协议类型、端口号等多维度条件对数据包进行过滤或控制。在华为 ENSP(Enterprise Network Simulation Platform)中,高级 ACL 的配置是网络管理的重要技能之一。原创 2025-05-20 08:00:00 · 958 阅读 · 0 评论 -
ENSP关于路由器与交换机ACL基础配置
ACL(Access Control List,访问控制列表)是网络设备中用于控制数据包转发的一种技术。通过 ACL,可以基于源 IP 地址、目的 IP 地址、协议类型、端口号等条件对数据包进行过滤或控制。在华为 ENSP(Enterprise Network Simulation Platform)中,ACL 的配置是网络管理的基础技能之一。原创 2025-05-21 08:00:00 · 1088 阅读 · 0 评论 -
MSTP:网络负载均衡与环路防护的利器
MSTP(多生成树协议)是IEEE 802.1s标准的一部分,用于防止网络环路并实现负载均衡。它扩展了STP和RSTP的功能,允许创建多个生成树实例(MSTI),每个实例独立管理一部分VLAN的流量,从而实现流量的负载均衡和网络资源的优化。MSTP通过划分MST区域、配置生成树实例和选举根桥来工作,具有快速收敛和扩展性强的优点。在ENSP中,可以通过配置MSTP区域、生成树实例和根桥来实现MSTP,并通过验证步骤确保配置的正确性和网络的连通性。原创 2025-05-22 08:00:00 · 1169 阅读 · 0 评论 -
ENSP路由器配置DHCP中继 一文搞懂 十分速通 满分答卷
本次实验旨在配置两台路由器,其中一台作为DHCP服务器,另一台作为DHCP中继代理,以实现跨子网的IP地址分配。实验拓扑包括三个子网,分别连接到路由器R1和R2。实验步骤包括配置交换机的VLAN、设置R1为DHCP服务器并创建地址池、配置R2为DHCP中继代理并指向R1的IP地址。验证步骤中,通过PC1、PC2和PC3获取IP地址并测试网络连通性,最终确认了DHCP服务和网络配置的正确性。实验成功展示了DHCP服务器和中继代理在不同子网中的协同工作。原创 2025-05-13 08:00:00 · 1043 阅读 · 0 评论 -
ENSP三层交换机以及路由器配置DHCP一文搞懂
本次实验旨在配置三层交换机和路由器作为DHCP服务器,为不同VLAN和子网中的客户端自动分配IP地址。实验首先在路由器上配置了接口IP地址并开启DHCP功能,创建了DHCP地址池,设置了网关和DNS,并启用了OSPF协议以实现不同网段间的访问。接着,在三层交换机上配置了VLAN接口IP地址,并设置了DHCP服务器,同样启用了OSPF协议。最后,通过PC设备验证了IP地址的自动获取和网络的连通性。实验结果表明,三层交换机和路由器成功作为DHCP服务器,为不同VLAN和子网中的客户端提供了有效的IP地址分配服务原创 2025-05-14 07:45:00 · 953 阅读 · 0 评论 -
网络工程实验(背景知识篇)
用户可以配置用户级别,实现对不同用户访问设备权限的限制,增加设备管理的安全性。缺省情况下,对交互式输入的密码进行复杂度检查,若检查不通过,则配置不成功。用户的级别和命令的级别是相对应的,即用户只能使用等于或低于自己级别的命令。业务配置命令,包括路由、各个网络层次的命令,向用户提供 直接网络服务。进入设备后,用户可以键入命令,对设备进行配置,需要帮助可以随时键入“如果用户输入的密码与设。也称不认证,登录时不需要输入任何认证信息,可直接登录设备。参数时,将采用交互方式输入显式密码,输入的密码不会在终端。原创 2025-05-07 08:30:00 · 542 阅读 · 0 评论 -
eNSP单臂路由实现
当带有双层 VLAN 标签(外层和内层)的报文进入此子接口时,若内层 VLAN ID 为 10,设备就会把内层 VLAN 标签剥除,仅保留外层 VLAN 标签,之后依据外层 VLAN 标签进行转发。开启 ARP 广播功能后,子接口会发送和接收 ARP 广播报文,从而让处于该 VLAN 内的设备能够通过 ARP 协议获取网关(即子接口)的 MAC 地址,进而实现和网关的通信。在网络设备里,一个物理接口能够划分成多个子接口,各个子接口可拥有不同的配置,这在实现 VLAN 间路由或者 QinQ 功能时非常实用。原创 2025-04-29 08:45:00 · 1289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