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ango框架学习周报

一、本周学习内容总览

在本周对Django框架的学习过程中,主要深入了解了Django框架的基础知识、基本组件的运用、数据库集成以及项目构建过程中的一些关键功能的实现。

(一)学习资源与环境搭建

  • 学习资源获取:开始学习时,按照之前学习新框架的经验,首先去论坛(如CSDN、博客、知乎)查找学习资料,这一步骤非常重要。这些平台上有许多开发者分享的学习心得、教程以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等。例如,在CSDN上就有很多关于Django框架从入门到进阶的详细教程,为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方向 13
  • 环境搭建:了解到Django是一个基于Python的Web框架,所以需要先确保安装了合适版本的Python。Django 3.x通常需要Python 3.6到3.10之间的版本。然后使用virtualenv或venv创建一个虚拟环境,在虚拟环境中通过pip安装Django。例如,在命令行中执行pip install Django命令来安装Django框架。安装完成后,可以通过django - admin startproject project_name命令创建一个Django项目,这会创建一个包含基本文件和目录结构的项目目录,如包含settings.py (项目配置文件)、urls.py (URL声明文件)等重要文件的目录结构 7

(二)Django框架基础组件学习

  • MVT模式理解
    • 模型(Model):Django采用MVT(模型 - 视图 - 模板)的软件设计模式,其中模型是负责数据处理的部分。它定义了数据结构以及数据库的操作,例如创建数据库表、进行数据的增删改查等操作。通过Django的ORM(对象关系映射),可以用Python类的方式来操作数据库,而不需要编写大量的SQL语句。比如定义一个简单的用户模型类,可以在models.py 文件中编写如下代码:
      from django.db  import models
       
      class User(models.Model): 
          username = models.CharField(max_length = 50)
          password = models.CharField(max_length = 50)
    • 这个类就对应数据库中的一张表,类中的属性对应表中的字段。而且通过ORM,可以方便地对这个模型类进行数据操作,如User.objects.create(username = 'test', password = '123456')就可以创建一个新的用户记录 12。 - 视图(View):视图主要处理用户请求并返回响应。可以是函数视图或者类视图。在views.py 文件中编写视图函数或类,例如一个简单的视图函数:
      from django.http  import HttpResponse
       
      def hello_world(request): 
          return HttpResponse('Hello, World!')

      这个视图函数接收一个request对象,当用户访问对应的URL时,这个函数就会被调用,并返回一个包含Hello, World!HttpResponse对象给用户。视图函数还可以接收URL中的参数,根据不同的参数返回不同的结果。同时,类视图提供了一种更面向对象的方式来处理视图逻辑,它可以继承自Django提供的一些基类,如View类,并重写其中的方法(如getpost方法等)来处理不同类型的HTTP请求 12。 - 模板(Template):模板用于呈现HTML内容。Django使用一种称为DTL(Django Template Language)的模板语言。在templates目录下创建HTML模板文件,在模板中可以使用变量(通过{{ variable_name }}来引用视图传递过来的变量)、标签(如{% if %} {% endif %}用于条件判断,{% for %} {% endfor %}用于循环等)以及过滤器(用于对变量进行格式化等操作)。例如,在一个模板文件中显示一个变量:

      <!DOCTYPE html>
      <html>
      <head>
          <title>My Page</title>
      </head>
      <body>
          <p>Hello, {{ username }}!</p>
      </body>
      </html>

      视图可以将数据传递给模板,模板根据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渲染,然后将渲染后的HTML页面返回给用户。模板还支持继承和包含,可以实现页面的复用,减少代码的冗余 4

      (三)数据库集成与操作

    • 与MySQL的集成:学习了如何在Django项目中使用MySQL数据库。首先需要在settings.py 文件中配置数据库连接信息,如数据库名称、用户名、密码、主机地址和端口等。例如:
      DATABASES = {
          'default': {
              'ENGINE': 'django.db.backends.mysql',  
              'NAME': 'your_database_name', 
              'USER': 'your_username', 
              'PASSWORD': 'your_password', 
              'HOST': '127.0.0.1', 
              'PORT': '3306', 
          }
      }

      配置好数据库连接后,就可以使用Django的ORM对数据库进行操作。比如之前定义的用户模型类User,可以使用User.objects.all() 来查询所有用户记录,User.objects.filter(username = 'test')来查询用户名是test的用户记录等。并且可以通过模型类的save方法来保存新的记录或者更新已有的记录,如user = User(username = 'new_user', password = 'new_password'); user.save() 14

    • ORM原理与操作深入学习:深入理解了ORM(对象关系映射)的原理,它是一种将对象和关系数据库之间进行映射的技术。在Django中,模型类和数据库表之间建立了映射关系,模型类的实例对应表中的一条记录,模型类的属性对应表中的字段。除了基本的增删改查操作,还学习了模型类的多表联查操作。例如,如果有两个模型类AuthorBook,它们之间存在一对多的关系(一个作者可以有多本书),可以通过related_name属性来定义反向查询关系,然后在查询时可以方便地从一个模型关联到另一个模型进行查询。比如查询某个作者的所有书籍:
      class Author(models.Model): 
          name = models.CharField(max_length = 50)
       
      class Book(models.Model): 
          title = models.CharField(max_length = 50)
          author = models.ForeignKey(Author, on_delete = models.CASCADE, related_name = 'books')
       
      author = Author.objects.get(name  = 'Author Name')
      books = author.books.all() 

      (四)其他重要功能学习

    • admin后台管理系统:Django自带的admin后台管理系统非常强大,可以方便地对项目中的数据进行管理。通过在admin.py 文件中注册模型类,就可以在admin后台中对该模型对应的数据库表进行增删改查操作。例如,对于前面定义的User模型类,可以在admin.py 文件中进行如下注册:
      from django.contrib  import admin
      from.models  import User
       
      admin.site.register(User) 

      这样,在访问/admin/路径时,就可以看到User模型的管理界面,可以在这个界面中方便地对用户数据进行管理操作,如添加新用户、编辑用户信息、删除用户等。这对于快速开发项目中的后台管理功能非常有用,不需要再编写大量的后台管理界面代码 14

    • Cookie和Session的原理与使用:理解了Cookie和Session在Web开发中的作用。Cookie是存储在用户浏览器端的一小段文本信息,用于保存用户的一些状态信息,如用户的登录状态、偏好设置等。Django中可以通过request.COOKIES来获取Cookie的值,也可以通过HttpResponse对象的set_cookie方法来设置Cookie。例如:
      def set_cookie_view(request): 
          response = HttpResponse('Cookie set successfully!')
          response.set_cookie('user_id',  1)
          return response
       
      def get_cookie_view(request): 
          user_id = request.COOKIES.get('user_id') 
          return HttpResponse(f'User ID from cookie: {user_id}')

      而Session是存储在服务器端的用户会话信息,用于在多个请求之间保持用户的状态。Django默认使用数据库来存储Session信息,可以通过request.session 来操作Session。例如,可以在用户登录成功后设置Session信息:

      def login_view(request): 
          if request.method  == 'POST': 
              username = request.POST.get('username') 
              password = request.POST.get('password') 
              if username == 'test' and password == '123456': 
                  request.session['is_logged_in']  = True 
                  request.session['username']  = username 
                  return HttpResponse('Login successful!')
          return HttpResponse('Login failed!')

      在其他视图函数中,可以通过检查request.session.get('is_logged_in') 的值来判断用户是否登录。Cookie和Session的合理使用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交互体验,如实现购物车功能时,可以使用Session来保存用户购物车中的商品信息等 14

    • 中间件(Middleware)的使用:中间件是Django处理请求和响应的钩子框架。它可以在请求到达视图之前和响应返回给用户之前对请求和响应进行处理。例如,可以编写一个中间件来记录用户的访问日志,在中间件的process_request方法中记录请求的相关信息(如请求的URL、请求时间等),在process_response方法中记录响应的相关信息(如响应状态码、响应时间等)。要使用中间件,需要在settings.py 文件中的MIDDLEWARE列表中添加自定义中间件类的路径。中间件可以用于很多场景,如权限验证、跨站请求伪造(CSRF)保护等。例如,Django自带的CSRF中间件可以防止跨站请求伪造攻击,当一个视图函数需要接收POST请求时,默认会检查CSRF令牌,确保请求是合法的,这是通过中间件来实现的安全机制的一部分 14
    • 二、学习成果与收获

    • 项目构建能力提升:通过本周的学习,已经能够构建一个简单的包含多个功能的Web项目。例如,能够创建一个具有用户注册、登录功能(使用Django的内置认证系统结合数据库操作),并且具有后台管理功能(通过admin后台管理系统)的小型Web应用的基本框架。
    • 对Web开发流程理解加深:深刻理解了在使用Django框架进行Web开发时,从环境搭建、模型定义、视图编写、模板渲染到数据库操作以及一些安全和状态管理(如Cookie和Session)等各个环节的作用和相互之间的联系。这种理解有助于在后续的项目开发中更高效地进行开发,并且能够更好地规划项目的架构。
    • 三、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 数据库配置问题
      • 问题描述:在配置MySQL数据库连接时,遇到了数据库连接失败的问题,报错信息显示无法连接到数据库服务器。
      • 解决方案:首先检查了settings.py 文件中的数据库连接配置信息,确保数据库名称、用户名、密码、主机地址和端口等信息都是正确的。然后检查了MySQL服务器是否已经启动,并且确保网络连接正常。还需要检查是否安装了mysqlclient库(如果使用的是MySQL数据库),因为Django需要这个库来与MySQL进行交互。最终通过仔细检查和调整这些配置,成功解决了数据库连接问题。
    • ORM多表联查逻辑混淆
      • 问题描述:在进行模型类的多表联查操作时,对于关联关系的定义以及查询语法感到困惑,查询结果不符合预期。
      • 解决方案:重新复习了Django官方文档中关于ORM的部分,特别是关于外键(ForeignKey)关系的定义和使用,以及反向查询的相关知识。通过创建一些简单的测试模型类,并进行不同类型的查询测试,逐渐理解了多表联查的逻辑。例如,对于一对多关系的模型类,明确了如何从“一”方查询“多”方的数据,以及从“多”方查询“一”方的数据的正确语法。同时,参考了一些在线教程和论坛上的示例代码,如CSDN上的一些Django ORM教程,这些资源提供了很多实际的案例,有助于加深对多表联查的理解。
    • 代码复用与模块化思维加强:学习到了Django框架中的很多功能都体现了代码复用和模块化的思想,如模板的继承和包含、中间件的使用等。这使得在编写代码时更加注重代码的结构和可维护性,能够将不同的功能模块进行分离,提高代码的复用性,减少代码的冗余。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洋葱土豆和香菜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