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Matlab 图像的读写与显示(数字图像处理)

实验目的

掌握matlab的矩阵运算

掌握matlab的基本语法

掌握matlab中各种数字图像的读写与显示的函数和方法

实验内容

1.生成10*10的二维随机矩阵

实现矩阵的转置与裁剪

将矩阵中的第3到5行置为0,第5到7列置为0

设计思路

1. 生成一个随机的10*10的矩阵;
2. 显示原始矩阵;
3. 实现矩阵的转置;
4. 显示转置后的矩阵;
5. 实现矩阵的裁剪,将矩阵中的第3到5行和第5到7列置为0;
6. 显示裁剪后的矩阵。

代码及注释

% 生成一个随机的10*10的矩阵

A = randi(100,10,10);

% 显示原始矩阵

disp('Original Matrix:');

disp(A);

% 实现矩阵的转置

At = A'; % 使用 A' 进行转置

% 显示转置后的矩阵

disp('Transpose Matrix:');

disp(At);

% 实现矩阵的裁剪

% 将矩阵中的第3到5行和第5到7列置为0

A(3:5,:) = 0; % 将第3到5行置为0

A(:,5:7) = 0; % 将第5到7列置为0

% 显示裁剪后的矩阵

disp('Cropped Matrix:');

disp(A);

显示结果

结果分析

生成的随机矩阵每个元素的数值都是在 1 到 100 之间随机生成的,通过对比原始矩阵、转置后的矩阵、裁剪后的矩阵可以发现:
1. 转置操作会将原矩阵的行变成列,列变成行;
2. 裁剪操作会将矩阵中第3到5行和第5到7列全部置为0。

2. 冒泡法实现将10个元素的排序(不用自带函数)

设计思路

1.生成 10 个随机数,构成一个 10 阶向量;
2. 显示未排序的向量;
3. 使用 for 循环嵌套实现排序,每一次内循环比较相邻元素的大小,并交换位置,直到内循环结束;
4. 显示排序后的向量。

代码及注释

% 生成 10 个随机数

v = randi([1 100], 1, 10);

disp("未排序的向量:");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