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梯形图语言编程的原则如下:

梯形图由多个梯级组成,每个线圈可构成一个梯级,每个梯级代表一个逻辑方程,每个梯级有多条支路。

在梯形图中,继电器、接点、线圈都不是物理实体,而是存储在PLC寄存器中的位。刚好我整理了一份资料包,放在视频结尾。

编程时,常开/常闭接点可无限次引用,但线圈输出只能进行一次。

梯形图中的流动是“概念电流”,仅能从左向右流动。

用户程序的运算是基于PLC输入/输出映象寄存器中的内容进行的,逻辑运算结果可以立即被后续程序使用。相关资料已整理至视频结尾。

PLC的内部继电器只能存放逻辑控制的中间状态,不能用于控制。

输出线圈不能直接驱动现场的执行元件,需要通过I/模块上的功率器件来驱动。

PLC的基本逻辑指令主要以位逻辑操作为主。在位逻辑指令中,除非有特殊说明,操作数的有效区域为:I、Q、M、SM、T、C、V、S、L,且数据类型为BOOL。触点和线圈指令分为标准指令、立即指令、取反指令、正(负)跳变指令。b19e5d0bb76ac29cfc017bd2118bdfcd.jpeg


刚好我这里有plc的资料需要的可以私我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顺序控制和梯形图是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常用的两种编程方式。顺序控制是一种基于时序逻辑的控制方法,而梯形图是一种图形化编程语言,类似于电气原理图。以下是PLC顺序控制和梯形图的转换原则: ### 顺序控制 顺序控制是指按照预定的时序步骤执行一系列操作。每个步骤通常由输入条件触发,并在完成后触发下一个步骤。顺序控制的优点是逻辑清晰、易于理解和维护。 ### 梯形图 梯形图是一种图形化编程语言,广泛应用于PLC编程。它通过类似于电气原理图的符号来表示逻辑关系。梯形图的基本元素包括常开触点、常闭触点、线圈和定时器等。 ### 转换原则 1. **输入和输出映射**: - 将顺序控制中的每个输入信号映射到梯形图中的相应触点。 - 将每个输出信号映射到梯形图中的相应线圈。 2. **逻辑关系转换**: - 将顺序控制中的逻辑关系(如与、或、非)转换为梯形图中的触点和线圈的组合。 - 使用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来表示逻辑条件。 3. **时序控制**: - 使用定时器来实现顺序控制中的时序控制。 - 将每个步骤的时序条件转换为梯形图中的定时器逻辑。 4. **状态转换**: - 将顺序控制中的每个状态转换为梯形图中的状态位。 - 使用状态位来控制各个步骤的转换。 ### 示例 假设有一个简单的顺序控制逻辑: 1. 当输入I1为真时,输出O1为真。 2. 当输出O1为真且输入I2为真时,输出O2为真。 对应的梯形图如下: ``` |--[ O1 ]----[ I2 ]----( O2 )---- ``` ### 优点 - **逻辑清晰**:梯形图类似于电气原理图,易于理解和维护。 - **可视化**:图形化编程使得逻辑关系更加直观。 - **灵活性**: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灵活调整和扩展。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