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Boot Http响应

文章讨论了SpringBoot中使用@RestController和@ResponseBody注解处理Http响应的方法。@ResponseBody用于将方法返回值直接转化为JSON响应,而@RestController是@Controller和@ResponseBody的组合。为了统一前后端数据交互规范,建议使用自定义的Result类返回状态码、错误信息和数据对象。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相关注解

@ResponseBody

类型

方法注解、类注解

位置

Controller方法、类上

作用

将方法返回值直接响应,__如果返回类型是实体或集合对象,则将其转化为JSON格式响应 __。

@Controller
@ResponseBody
public class HelloController {
    @RequestMapping("/{path}")
    public Map<String,String> hello(@PathVariable String path){
        return new HashMap<String,String>(){{
            put("name","zoffy");
            put("writer","chen");
        }};
    }
}
{
    "name": "zoffy",
    "writer": "chen"
}

在这里,我使用了@ResponseBody这个注解,可以看到得到了一个Json类型的数据。

@RestController

  • 在我们日常使用SpringBoot时,似乎并没有手动使用过@ResponseBody这个注解,那么又是怎么返回响应的呢?

实际上,虽然我们似乎没在开发中敲过@ResponseBody这个注解,但我们经常使用@RestController这个注解

@Target({ElementType.TYPE})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RUNTIME)
@Documented
@Controller
@ResponseBody
public @interface RestController {
    @AliasFor(
        annotation = Controller.class
    )
    String value() default "";
}

我们查看它的源码可以发现,除了三个元注解外,@RestController还包含了@Controller和@ResponseBody注解这两个注解。

统一规范

问题

由上可以发现,使用@ResponseBody返回的数据有时是字符串,有时是JSON数据,在实际开发中,前端人员将难以对接后端的数据。因此,我们最好实现一个规范的结果类用于向前端返回数据。

@Data
@AllArgsConstructor
@NoArgsConstructor
public class Result {
    private Integer code;
    private String msg;
    private Object data;
    public static Result success(){
        return new Result(1,"success",null);
    }
    public static Result success(Object data){
        return new Result(1,"success",data);
    }
    public static Result error(String msg){
        return new Result(0,msg,null);
    }
}

我们创建这样一个结果类,code表示状态码,msg表示错误信息,用object对象data保存结果信息,这样,前端人员只需要按照需要从data中获取需要的信息即可,这样也更加规范。

在这里使用了lombok的三个注解,@Data,@AllArgsConstructor,@NoArgsConstructor分别实现了类的get、set方法和有参和无参构造方法。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辰宝IWZ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