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词基础:如何控制输出长度(字数、段落、步骤)
在使用 AI 工具生成内容时,输出长度往往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有时候,我们需要简短的回答来快速获取信息;有时候,又需要详细的内容来深入了解某个主题。掌握通过提示词控制输出长度的方法,能让 AI 生成的内容更贴合我们的需求。下面就从字数、段落、步骤三个方面,详细介绍如何控制输出长度。
一、为什么要控制输出长度
1.1 提升信息获取效率
在快速浏览或急需核心信息的场景下,过长的输出会淹没关键内容,让人花费更多时间筛选。比如,在查询某个概念的定义时,一个简洁的解释比长篇大论更能提高效率。通过控制输出长度,能让 AI 直接给出核心内容,减少信息筛选的时间成本。
1.2 满足不同场景需求
不同的场景对内容长度有不同的要求。例如,社交媒体上的帖子需要简短精悍;而学术报告或技术文档则需要详细全面。控制输出长度可以让 AI 生成的内容适应各种场景,避免因长度不合适而无法使用的情况。
1.3 避免信息冗余
AI 在生成内容时,有时会重复表述或加入无关信息。控制输出长度能在一定程度上约束 AI 的表达,减少冗余内容,让生成的内容更精炼、更有价值。
二、控制输出字数的方法
2.1 直接指定字数范围
2.1.1 明确最低字数要求
当需要一定长度的内容来充分说明某个问题时,可以在提示词中明确最低字数。例如:“请解释什么是人工智能,至少 300 字。” 这样 AI 会确保生成的内容不低于指定字数,能较为详细地展开说明。
2.1.2 明确最高字数限制
在需要简洁回答的场景中,可以设定最高字数。比如:“用不超过 50 字说明云计算的优势。” 这种方式能让 AI 聚焦核心信息,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
2.1.3 设定字数区间
对于有一定弹性的需求,可以设定字数区间。例如:“介绍 Python 编程语言的特点,字数在 150-200 字之间。” 这样 AI 生成的内容会在指定范围内,既不会太短导致信息不足,也不会太长显得冗余。
2.2 用描述性语言暗示字数
如果不想生硬地指定字数,可以用描述性的语言暗示期望的长度。
2.2.1 要求 “简短”“简要”
使用 “简短说明”“简要介绍” 等词汇,AI 会倾向于生成较短的内容。例如:“简短说明区块链的应用场景。” 生成的内容通常会在百字以内,提炼出主要应用场景。
2.2.2 要求 “详细”“全面”
当需要详细内容时,用 “详细阐述”“全面分析” 等表述。比如:“详细阐述大数据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AI 会生成较长的内容,从多个角度展开分析,字数可能在数百字甚至更多。
2.2.3 结合具体场景描述
结合具体场景描述也能暗示字数。例如:“作为微博文案,介绍一款新手机的功能。” 微博文案通常较短,AI 会据此生成适合长度的内容;而 “作为产品说明书,介绍一款新手机的功能”,则会生成更详细、字数更多的内容。
2.3 案例:不同字数控制的输出效果
2.3.1 控制在 50 字以内
提示词:“用不超过 50 字说明什么是机器学习。”
输出: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分支,让计算机从数据中学习,自动改进算法,无需 explicit 编程即可完成任务。
2.3.2 控制在 200-300 字
提示词:“介绍数据结构,字数在 200-300 字之间。”
输出:数据结构是计算机中组织和存储数据的方式,它决定了数据的访问效率和处理速度。常见的有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图等。数组是连续存储的元素集合,访问快但插入删除慢;链表通过指针连接节点,插入删除灵活但访问需遍历。栈遵循 “后进先出” 原则,队列是 “先进先出”,树和图则用于表示更复杂的关系,如层次结构和多对多关系。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能显著提升程序性能,是编程的基础。
2.3.3 要求至少 500 字
提示词:“详细介绍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至少 500 字。”
输出: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可大致分为几个阶段。20 世纪 50 年代是萌芽期,1956 年达特茅斯会议正式提出 “人工智能” 概念,此后研究者们乐观地认为很快能实现目标。但到了 60 年代末,受限于计算能力和算法,早期的机器翻译等项目失败,进入 “第一次 AI 寒冬”, funding 减少,研究陷入低谷。
70 年代,专家系统的出现带来转机,它能模拟专家的决策过程,在医疗、化学等领域取得成功,AI 迎来短暂春天。然而,专家系统维护成本高、适用范围窄,到 80 年代末,随着硬件成本上升和市场预期落空,“第二次 AI 寒冬” 来临。
90 年代后,机器学习算法兴起,支持向量机、贝叶斯方法等得到发展。21 世纪初,大数据和算力的提升推动深度学习爆发,2012 年 AlexNet 在图像识别上的突破,让深度学习成为主流。如今,AI 在语音识别、自动驾驶、推荐系统等领域广泛应用,不断迈向新高度。
三、控制输出段落的方法
3.1 直接指定段落数量
3.1.1 设定固定段落数
在提示词中明确要求生成特定数量的段落。例如:“用 3 个段落介绍城市绿化的好处。” AI 会将内容分为 3 个段落,每个段落围绕一个方面展开,结构清晰。
3.1.2 设定段落数量范围
对于有一定灵活性的需求,可以设定段落数量范围。比如:“介绍健康饮食的要点,用 2-4 个段落。” 这样 AI 会根据内容的丰富程度,在 2 到 4 个段落内完成表述。
3.2 按内容模块划分段落
3.2.1 按主题划分
提示词中明确每个段落的主题,从而控制段落数量和内容。例如:“介绍旅行准备工作,第一段讲证件准备,第二段讲衣物打包,第三段讲物品清单。” AI 会按照指定的主题生成 3 个段落,每个段落聚焦一个主题。
3.2.2 按逻辑顺序划分
根据内容的逻辑顺序,要求 AI 分段落表述。比如:“说明煮面条的过程,按准备食材、煮面、调味的顺序分段落介绍。” 生成的内容会按照这三个步骤分成 3 个段落,条理清晰。
3.3 用格式要求控制段落
3.3.1 要求每段空行
在提示词中要求 “每段之间空一行”,虽然不直接指定段落数量,但能让段落结构更清晰,间接影响 AI 对段落划分的判断。例如:“介绍几种常见的运动方式,每段之间空一行。” AI 会根据内容自然划分段落,且段落间有明显间隔。
3.3.2 要求段落简短
提示词中加入 “每个段落尽量简短” 的要求,AI 会将内容分成更多的短段落,适合快速阅读。比如:“介绍办公室护眼小技巧,每个段落尽量简短。” 生成的内容可能会有多个短段落,每个段落讲一个小技巧。
3.4 案例:不同段落控制的输出效果
3.4.1 固定为 2 个段落
提示词:“用 2 个段落介绍阅读的好处。”
输出:阅读能拓宽知识面,让我们不出门就能了解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和科学知识。通过书籍、文章等载体,我们可以接触到不同领域的信息,丰富自己的认知,提升综合素质。
同时,阅读有助于培养思维能力。在阅读过程中,我们需要理解文字含义、梳理逻辑关系、分析作者观点,这个过程能锻炼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想象力,让头脑更加灵活。
3.4.2 按主题分 3 个段落
提示词:“介绍学习英语的方法,第一段讲词汇积累,第二段讲听力训练,第三段讲口语练习。”
输出:词汇积累是学习英语的基础。可以通过背单词 APP、阅读英文文章等方式,每天坚持记忆一定数量的单词,同时结合例句理解词义和用法,定期复习巩固,扩大词汇量。
听力训练需要多听多练。可以选择英文新闻、美剧、 podcasts 等素材,从慢速到快速,逐步提高听力水平。听的时候注意捕捉关键信息,尝试理解大意,还可以边听边做笔记,增强记忆。
口语练习要敢于开口。可以和同学、朋友进行英语对话,也可以对着镜子自言自语,或者参加英语角活动。在练习过程中,不要怕犯错,注重表达的流畅性,逐渐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四、控制输出步骤的方法
4.1 直接指定步骤数量
4.1.1 设定具体步骤数
在提示词中明确要求生成特定数量的步骤。例如:“用 5 个步骤说明如何注册电子邮件账号。” AI 会将注册过程分解为 5 个步骤,每个步骤清晰明了,便于按步骤操作。
4.1.2 设定步骤数量范围
对于步骤数量不固定的过程,可以设定范围。比如:“介绍种植多肉植物的步骤,步骤在 4-6 个之间。” AI 会根据种植的实际情况,在指定范围内划分步骤。
4.2 按过程阶段划分步骤
4.2.1 按时间顺序划分
很多过程具有时间先后顺序,提示词中可以要求按时间顺序划分步骤。例如:“按时间顺序说明做蛋糕的步骤。” AI 会从准备材料开始,到烘烤、装饰等,按时间先后分成多个步骤。
4.2.2 按操作阶段划分
对于复杂的过程,可以按操作阶段划分步骤。比如:“将电脑装机过程分为硬件安装和系统安装两个阶段,每个阶段再分步骤说明。” 生成的内容会先讲硬件安装的几个步骤,再讲系统安装的几个步骤,层次分明。
4.3 用步骤详细程度控制长度
4.3.1 要求步骤简洁
提示词中加入 “每个步骤尽量简洁” 的要求,AI 会用较少的文字描述每个步骤,整体步骤数量可能相对较多,但每个步骤的内容简短。例如:“简洁说明洗衣机的使用步骤。” 生成的步骤可能包括:1. 放入衣物;2. 加入洗衣液;3. 选择程序;4. 启动机器。
4.3.2 要求步骤详细
要求 “每个步骤详细说明”,AI 会在每个步骤中加入更多细节,步骤数量可能相对较少,但每个步骤的内容更丰富。比如:“详细说明骑自行车的步骤。” 每个步骤会包含身体姿势、脚蹬动作、平衡保持等细节。
4.4 案例:不同步骤控制的输出效果
4.4.1 固定为 4 个步骤
提示词:“用 4 个步骤说明如何使用打印机打印文件。”
输出:1. 连接设备:将打印机与电脑通过 USB 线连接,或确保两者处于同一无线网络,安装好打印机驱动。
2. 打开文件:在电脑上打开需要打印的文件,如 Word 文档、PDF 等,点击 “文件” 菜单中的 “打印” 选项。
3. 设置参数:在打印设置界面,选择对应的打印机,设置打印份数、纸张大小、打印范围(如全部、当前页)等参数。
4. 开始打印:确认设置无误后,点击 “打印” 按钮,打印机开始工作,等待打印完成后取走文件。
4.4.2 按阶段分步骤
提示词:“将煮米饭的过程分为准备阶段和烹饪阶段,每个阶段分步骤说明。”
输出:准备阶段:
- 取米:根据用餐人数,用量杯取出适量的大米。
- 淘米:将大米放入容器中,加入清水,用手轻轻搓洗,倒掉浑浊的水,重复 2-3 次至水变清澈。
- 加水:将淘好的米放入电饭煲内胆,加入适量清水,水面高出大米约 1-2 厘米(根据米的种类调整)。
烹饪阶段:
- 启动:将内胆放入电饭煲,盖好盖子,插上电源,选择 “煮饭” 功能键。
- 等待:电饭煲自动工作,煮好后会进入保温状态,此时不要立即开盖,焖 5-10 分钟。
- 完成:打开盖子,用饭勺将米饭拌匀即可食用。
五、综合控制输出长度的技巧
5.1 结合字数和段落控制
在提示词中同时指定字数和段落要求,能更精准地控制输出长度。例如:“用 2 个段落介绍智能手机的保养方法,总字数在 200 字左右。” AI 会在 2 个段落内,用约 200 字的内容完成介绍,兼顾段落结构和整体字数。
5.2 结合段落和步骤控制
对于既有段落又有步骤的内容,可以同时控制两者。比如:“用 3 个段落介绍制作手工贺卡的方法,其中第二个段落包含 5 个步骤,总字数不超过 300 字。” 这样生成的内容结构清晰,长度也符合要求。
5.3 逐步调整优化
如果第一次生成的内容长度不符合预期,可以根据结果调整提示词。例如,生成的内容太短,下次提示词可以增加字数要求或要求更详细;如果太长,则减少字数限制或要求更简洁。通过逐步调整,直到生成满意的内容。
5.4 案例:综合控制输出效果
提示词:“用 2 个段落介绍做早餐的简单方法,第一段说明准备工作(不超过 100 字),第二段包含 3 个步骤(每个步骤不超过 50 字)。”
输出:第一段:准备工作很简单,提前一晚将面包片、鸡蛋、牛奶等食材准备好,第二天早上拿出平底锅、锅铲和餐具,确保厨房台面干净,就可以开始做早餐了。
第二段:1. 煎蛋:平底锅小火加热,刷少许油,打入鸡蛋,煎至两面金黄,撒少许盐。
2. 烤面包:将面包片放入面包机,选择合适档位,烤至微微焦黄后取出。
3. 搭配:把煎蛋放在面包上,倒一杯热牛奶,简单的早餐就做好了。
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6.1 输出长度与预期差距大
如果生成的内容长度和预期差距较大,可能是提示词中的表述不够明确。解决方法是在提示词中更具体地说明长度要求,比如将 “简短说明” 改为 “不超过 80 字”,将 “详细介绍” 改为 “至少 300 字”。
6.2 段落划分不合理
有时 AI 生成的段落划分不符合逻辑,比如一个主题被分到多个段落,或多个主题挤在一个段落。这时候可以在提示词中明确每个段落的主题,或要求按特定逻辑划分段落,例如 “每个段落围绕一个核心观点展开”。
6.3 步骤不连贯或遗漏
生成的步骤可能出现不连贯,或遗漏关键步骤的情况。解决方法是在提示词中强调步骤的连贯性,或列出关键步骤作为提示,例如 “说明组装家具的步骤,确保包含安装框架、固定面板这两个关键步骤”。
6.4 不同 AI 模型的差异
不同的 AI 模型对提示词的理解和响应可能存在差异。如果在某个模型上控制长度效果不好,可以尝试调整提示词的表述方式,或换用其他模型。例如,有些模型对明确的数字更敏感,就多使用指定字数、段落数、步骤数的方式。
七、适合控制输出长度的场景举例
7.1 快速查询场景
在需要快速获取答案的场景,如手机上的即时查询,适合控制输出为简短的字数和段落。例如:“用 1 个段落、不超过 100 字说明什么是 5G。” 能快速得到核心信息。
7.2 内容创作场景
在写短文、社交媒体帖子时,需要控制字数和段落。比如:“写一篇介绍健身好处的微博文案,2-3 个段落,总字数不超过 200 字。” 生成的内容适合直接发布。
7.3 教程编写场景
编写操作教程时,需要控制步骤数量和详细程度。例如:“编写一个关于手机拍照技巧的教程,分 5 个步骤,每个步骤详细说明操作方法。” 生成的教程便于读者按步骤学习。
7.4 汇报总结场景
在做简短汇报或总结时,需要简洁的内容。比如:“用 3 个段落总结本周工作,每段不超过 150 字。” 生成的总结条理清晰,适合快速汇报。
八、新手控制输出长度的注意事项
8.1 从简单要求开始
新手刚开始练习时,先使用简单直接的方式控制长度,比如直接指定字数或段落数。例如:“用 100 字介绍猫的习性。” 熟悉后再尝试综合控制多种长度要素。
8.2 明确需求再设计提示词
在设计提示词前,先想清楚自己需要多长的内容,以及为什么需要这样的长度。明确的需求能让提示词更有针对性,生成的内容更符合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