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用GPIO可以控制按健来,但要是实现按一次关灯,按一次开灯,可以使用中断。
在Linux内核设备驱动中,中断(Interrupt)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机制,它允许硬件设备在需要时异步地向CPU发送信号,以通知CPU发生了某个事件。CPU响应中断后,会暂停当前正在执行的程序,转而执行中断服务例程(Interrupt Service Routine, ISR),处理完中断后再返回原程序继续执行。这种方式可以大大提高系统对硬件事件的响应速度和效率。
一、中断的基本概念和流程
-
中断源:能够产生中断信号的硬件设备或软件条件。在嵌入式系统中,常见的中断源包括按键、定时器、串行通信接口等。
-
中断号:每个中断源都有一个唯一的中断号(IRQ号),用于标识不同的中断源。
-
中断向量表:中断向量表是一个包含中断服务例程入口地址的表。当CPU接收到中断信号时,会根据中断号在中断向量表中查找对应的中断服务例程地址,并跳转到该地址执行。
-
中断服务例程(ISR):中断服务例程是处理中断事件的函数。它执行必要的操作来处理中断源发出的请求,并在处理完成后返回。
-
中断响应:当CPU接收到中断信号并确认中断有效后,会保存当前执行环境的上下文(如寄存器值、程序计数器等),跳转到中断服务例程执行。
-
中断返回:中断服务例程执行完毕后,会恢复之前保存的上下文,并返回到被中断的程序继续执行。
二、相关函数
1、irq_handler
函数
irqreturn_t irq_handler(int num, void * arg)
这是中断服务例程(Interrupt Service Routine, ISR),它是当指定中断发生时由内核调用的函数。该函数有两个参数:
int num
:表示触发中断的中断号。void *arg
:通常是一个指向设备私有数据的指针,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的中断源或设备。在这个例子中,它被用作指向arg
全局变量的指针,但在中断处理中实际上并没有使用到这个值。
函数的主要任务包括:
- 使用
printk
打印中断号和传递的参数(尽管参数arg
并未被使用)。 - 设置
condition
标志为1,以通知等待的进程中断已经发生。 - 调用
wake_up_interruptible(&wq)
唤醒所有在等待队列wq
上睡眠且可以被信号中断的进程。 - 返回
IRQ_HANDLED
,表示中断已被处理。
2、request_irq
函数
int request_irq(unsigned int irq, irq_handler_t handler, unsigned long flags,
const char *name, void *dev_id);
这个函数用于注册一个中断处理函数。它的参数包括:
irq
:要注册的中断号。handler
:指向中断处理函数的指针。flags
:指定中断触发的类型(如上升沿、下降沿等)和中断的其他行为(如禁用中断自动重新启用)。name
:中断处理函数的名称,用于调试。dev
:指向设备私有数据的指针,该指针会被传递给中断处理函数。
如果注册成功,request_irq
返回0;如果失败,则返回错误码。
3、disable_irq
和 free_irq
函数
-
disable_irq(IRQ_EINT8);
:禁用指定的中断号(这里是IRQ_EINT8
)。这通常在卸载模块或不再需要中断服务时调用,以防止中断处理函数在设备已关闭或不可用时被意外调用。 -
free_irq(IRQ_EINT8, &arg);
:释放之前通过request_irq
请求的中断。它确保中断号不再与任何中断处理函数关联,并允许其他模块或驱动程序重新请求该中断号。第二个参数&arg
是与request_irq
调用中相同的dev
参数,用于标识中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