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来自CSDN专业开发者社区,点击蓝字进入官网
教程目录
1.pop()基本语法
2.两种pop()解析
3.pop()注意事项
list(列表)在Python各个题型中频频出现,这种题目需要一些积累语句的基础,并且要把语句适当的应用到题目中的环境里。需要删除指定项一般出现在排除法解题时,今天小编带大家看一下如何巧妙地玩转pop()语句。
Ⅰ pop()基本语法
pop([i])
从数组中移除序号为 i 的项并将其返回。 可选参数值默认为 -1
,因此默认将移除并返回末尾项。
Python官方文档告诉我们,pop()填入的参数是删除项目的索引,而非内容,这里是因为列表中可能有重复项,而索引不会重复。如果填入-1,则移除末尾项。两种方法都会自动返回移除的项。还要注意,pop()必须在要进行移除操作的列表后面打点,再写上pop(),才可以进行移除操作。
Ⅱ 两种pop()解析
第一种pop()是带有参数的,也就是在调用list中内置函数pop()时,相当于给函数传入一个实参,告诉它删除它前面列表的某一项。如:
emm = [520,99.99,"Yoshi",[None,18+2==21],True]
emm.pop(2) # 移除"Yoshi",返回"Yoshi"
这种pop()应用领域更广,常用于有关列表的循环中。
第二种pop()没有参数,或传入-1,调用pop()函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