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实验环境的设定
1.用图形设定网络
[root@localhost ~]# nmtui
2.设定软件仓库
[root@localhost ~]# dnf list all
2.系统延迟任务(一次性的)
在系统中我们的维护工作大多数时在服务器行对闲置时进行
我们需要用延迟任务来解决自动进行的一次性的维护
延迟任务时一次性的,不会重复执行
当延迟任务产生输出后,这些输出会以邮件的形式发送给延迟任务发起者
在RHEL9中默认系统中的所有普通用户都可以发起延时任务
# 查看延迟效果用到的监控命令
[root@xuxu ~]# touch /mnt/file{1..10}
[root@xuxu ~]# watch -n 1 ls /mnt/
# 删除
[root@xuxu ~]# rm -rf /mnt/*
3.延迟任务的发起
在系统中我们可以使用at命令来发起延迟任务
at命令执行是调用的是atd服务,即使系统最小化安装atd也会被安装到系统中
at 任务信息存放在系统中/var/spool/at目录中
at 任务的日志文件被存放到/var/log/cron中at 任务执行时如果遇到系统处于关闭状态,那么在开启时atd任务会检测未执行的任务并且立即执行
1.延迟任务发起方法如下:
[root@xuxu ~]# at 01:41
[root@xuxu ~]# at now+1min
2.任务查看
[root@xuxu ~]# at -l
3.查看任务详细内容
[root@xuxu ~]# at -c 2(任务号)
4.取消任务
[root@xuxu ~]# at -r 1
4.at密令的执行原理及执行限制
1.服务开启
2.普通用户和系统用户默认在系统中可以执行at
3.at命令黑名单限制
[root@xuxu ~]# ll /etc/at.deny
-rw-r--r--. 1 root root 1 Apr 4 2022 /etc/at.deny
4.at用户白名单
该名单不存在,一旦存在,只有白名单内的用户可以执行at(除超级用户以外)
[root@xuxu ~]# ls -l /etc/at.allow
ls: cannot access '/etc/at.allow':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 不存在
查看该名单
[root@xuxu ~]# man 5 at.deny
白名单和黑名单同时存在,白名单生效。
5.定时任务(永久性)
设定用户定时系统:
[root@localhost ~]# crontab -u root -e
前面的* 表示时间 ;后面的* 表示/mnt 里面的内容。
查看用户:
[root@localhost ~]# crontab -u root -l
清理所有定时任务:
[root@localhost ~]# crontab -u root -r
时间表示方式:
*表示每一个(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表示选择;-表示连续选择;/+数字表示
每个多少(*/3:每隔三分钟或三小时)
6.crontab执行原理及执行权限
首先,打开crontab,否则,拒绝执行。
crontab默认所有用户都能执行。
crontab的黑白名单,白名单不存在。
crontab黑名单:
将wh用户放进黑名单里。
清空黑名单:
[root@localhost ~]# > /etc/cron.deny
crontab白名单:
白名单出现,黑名单不生效。
7.系统级别的周期任务
指定时间执行,需要进入cron.d目录。
直接执行命令,设置系统级别任务
创建:[root@localhost cron.d]# touch /mnt/file{1..10}
查看:
用户级别的crontab:(只有超级用户可以做)
可以把一个目录作为crontab的执行目录,目录里面的脚本都可以定时执行。
新建目录,在里面写run-parts指定运行目录,可按照指定时间执行。
测试可以执行:
[root@localhost cron.d]# touch /mnt/file{1..5}
只有超级用户可以做,原因:只有超级用户可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