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三帖卷》 计《叔晦帖》,《李太师帖》,《张季明帖》,均纸本,行书。《三帖》合装一卷,为米芾行书中的精品。项元汴认为米芾此帖书风于王羲之相近。米芾的书法的确得力二王最多。但与二王父子书法又有不同,王羲之法度紧敛古质蕴藉内含;而王献之的笔致则是散朗妍妙,俊逸姿媚。米芾的天资个性于王献之较为相近,所以,米芾的结体,用笔中多可以见王献之的风骨。
一、米芾行书《张季明帖》 纸本。约元祐元年(1086年),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释文】
余收张季明帖。云秋气(衍字点去)深,不审气力复何如也,真行相间,长史世间第一帖也。其次"贺八帖"。余非合书。
二、米芾行书《叔晦帖》 纸本。约元祐元年(1086年),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释文】
余始兴公故为僚宦,仆与叔晦为代雅,以文艺同好,甚相得,于其别也。故以秘玩赠之,题以示两姓之子孙异日相值者。襄阳米芾、元章记。叔晦之子:道奴、德奴、庆奴。仆之子:鳌儿、洞阳、三雄。
三、米芾行书《李太师帖》 纸本。约元祐元年(1086年),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释文】
李太师收晋贤十四帖。武帝、王戎书若篆籀,谢安格在子敬上。真宜批帖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