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ython错误:
1.1句法错误:
新手最容易犯的错误之一:如果这样写
while True
print("helloworld")
就会报错:
while True print('Hello world')
File "<stdin>", line 1
while True print('Hello world')
^
SyntaxError: invalid syntax
解析器会复现出现句法错误的代码行,并用小“箭头”指向行里检测到的第一个错误。错误是由箭头 上方 的 token 触发的(至少是在这里检测出的):本例中,在 print() 函数中检测到错误,因为,在它前面缺少冒号(':'
) 。错误信息还输出文件名与行号,在使用脚本文件时,就可以知道去哪里查错。
2.python异常
异常的结构:
BaseException
├── BaseExceptionGroup
├── GeneratorExit
├── KeyboardInterrupt
├── SystemExit
└── Exception
├── ArithmeticError
│ ├── FloatingPointError
│ ├── OverflowError
│ └── ZeroDivisionError
├── AssertionError
├── AttributeError
├── BufferError
├── EOFError
├── ExceptionGroup [BaseExceptionGroup]
├── ImportError
│ └── ModuleNotFoundError
├── LookupError
│ ├── IndexError
│ └── KeyError
├── MemoryError
├── NameError
│ └── UnboundLocalError
├── OSError
│ ├── BlockingIOError
│ ├── ChildProcessError
│ ├── ConnectionError
│ │ ├── BrokenPipeError
│ │ ├── ConnectionAbortedError
│ │ ├── ConnectionRefusedError
│ │ └── ConnectionResetError
│ ├── FileExistsError
│ ├── FileNotFoundError
│ ├── InterruptedError
│ ├── IsADirectoryError
│ ├── NotADirectoryError
│ ├── PermissionError
│ ├── ProcessLookupError
│ └── TimeoutError
├── ReferenceError
├── RuntimeError
│ ├── NotImplementedError
│ └── RecursionError
├── StopAsyncIteration
├── StopIteration
├── SyntaxError
│ └── IndentationError
│ └── TabError
├── SystemError
├── TypeError
├── ValueError
│ └── UnicodeError
│ ├── UnicodeDecodeError
│ ├── UnicodeEncodeError
│ └── UnicodeTranslateError
└── Warning
├── BytesWarning
├── DeprecationWarning
├── EncodingWarning
├── FutureWarning
├── ImportWarning
├── PendingDeprecationWarning
├── ResourceWarning
├── RuntimeWarning
├── SyntaxWarning
├── UnicodeWarning
└── UserWarning
2.1常见异常
即使语句或表达式使用了正确的语法,执行时仍可能触发错误。执行时检测到的错误称为 异常,异常不一定导致严重的后果:很快我们就能学会如何处理 Python 的异常。大多数异常不会被程序处理,而是显示下列错误信息:
10 * (1/0)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 File "<stdin>", line 1, in <module>
>>>ZeroDivisionError: division by zero
4 + spam*3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 File "<stdin>", line 1, in <module>
>>>NameError: name 'spam' is not defined
'2' + 2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 File "<stdin>", line 1, in <module>
>>>TypeError: can only concatenate str (not "int") to str
代码产生了ZeroDivisionError, NameError 和 TypeError异常。标准的异常类型是内置的标识符(不是保留关键字)。
此行其余部分根据异常类型,结合出错原因,说明错误细节。
错误信息开头用堆栈回溯形式展示发生异常的语境。一般会列出源代码行的堆栈回溯;但不会显示从标准输入读取的行。
2.2处理异常
如果担心代码会出现异常,可以让它自动处理异常。使用try...except..语句可以实现。
例如:
while True:
try:
#可能产生异常的代码
except ValueError:
#如果出现ValueError异常所执行的代码
try语句的工作原理如下:
1.首先,执行 try 子句 (try 和 except 关键字之间的(多行)语句)。
2.如果没有触发异常,则跳过 except 子句,try 语句执行完毕。
3.如果在执行 try 子句时发生了异常,则跳过该子句中剩下的部分。 如果异常的类型与 except 关键字后指定的异常相匹配,则会执行 except 子句,然后跳到 try/except 代码块之后继续执行。
4.如果发生的异常与 except 子句 中指定的异常不匹配,则它会被传递到外部的 try 语句中;如果没有找到处理程序,则它是一个 未处理异常 且执行将终止并输出如上所示的消息。
每一个try和except是一一对应的,如果想要一次性处理多个异常,可以是用圆括号
例如:
try:
print()
except (RuntimeError, TypeError, NameError):
print()
如果发生的异常与 except 子句中的类是同一个类或是它的基类时,则该类与该异常相兼容(反之则不成立 --- 列出派生类的 except 子句 与基类不兼容)。 例如,下面的代码将依次打印 B, C, D:
class B(Exception):
pass
class C(B):
pass
class D(C):
pass
for cls in [B, C, D]:
try:
raise cls()
except D:
print("D")
except C:
print("C")
except B:
print("B")
请注意如果颠倒 except 子句 的顺序(把 except B
放在最前),则会输出 B, B, B --- 即触发了第一个匹配的 except 子句。
发生异常时,它可能具有关联值,即异常 参数 。是否需要参数,以及参数的类型取决于异常的类型。
except 子句 可能会在异常名称后面指定一个变量。 这个变量将被绑定到异常实例,该实例通常会有一个存储参数的 args
属性。 为了方便起见,内置异常类型定义了 __str__() 来打印所有参数而不必显式地访问 .args
。
try ... except 语句具有可选的 else 子句,该子句如果存在,它必须放在所有 except 子句 之后。 它适用于 try 子句 没有引发异常但又必须要执行的代码。 例如:
for arg in sys.argv[1:]:
try:
f = open(arg, 'r')
except OSError:
print('cannot open', arg)
else:
print(arg, 'has', len(f.readlines()), 'lines')
f.close()
使用 else
子句比向 try 子句添加额外的代码要好,可以避免意外捕获非 try
... except
语句保护的代码触发的异常。
异常处理程序不仅会处理在 try 子句 中立刻发生的异常,还会处理在 try 子句 中调用(包括间接调用)的函数。 例如:
def this_fails():
x = 1/0
try:
this_fails()
except ZeroDivisionError as err:
print('Handling run-time error:', err)
2.3触发异常
raise 语句支持强制触发指定的异常。例如:
raise NameError('dmz')
即使raise后面的代码是正确的,但还是会强制产生一个NameError。
这样就有了:
try:
raise NameError('HiThere')
except:
print("dhsxs")
因为try后的代码强制产生了一个异常,被except捕获,输出dhsxs。
2.4用户自定义异常
程序可以通过创建新的异常类命名自己的异常(Python 类的内容详见 类)。不论是以直接还是间接的方式,异常都应从 Exception 类派生。
异常类可以被定义成能做其他类所能做的任何事,但通常应当保持简单,它往往只提供一些属性,允许相应的异常处理程序提取有关错误的信息。
大多数异常命名都以 “Error” 结尾,类似标准异常的命名。
许多标准模块定义了自己的异常,以报告他们定义的函数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用户自定义异常和if嵌套有点相似。
2.5定义清理操作
try 语句还有一个可选子句,用于定义在所有情况下都必须要执行的清理操作。例如:
try:
raise KeyboardInterrupt
finally:
print('Goodbye, world!')
KeyboardInterrupt
如果存在 finally 子句,则 finally
子句是 try 语句结束前执行的最后一项任务。不论 try
语句是否触发异常,都会执行 finally
子句。以下内容介绍了几种比较复杂的触发异常情景:
如果执行 try
子句期间触发了某个异常,则某个 except 子句应处理该异常。如果该异常没有 except
子句处理,在 finally
子句执行后会被重新触发。
-
except
或else
子句执行期间也会触发异常。 同样,该异常会在finally
子句执行之后被重新触发。 -
如果执行
try
语句时遇到 break,、continue 或 return 语句,则finally
子句在执行break
、continue
或return
语句之前执行。 -
如果
finally
子句中包含return
语句,则返回值来自finally
子句的某个return
语句的返回值,而不是来自try
子句的return
语句的返回值。例如:def bool_return(): try: return True finally: return False bool_return()
2.6给异常添加注释
try:
raise TypeError('bad type')
except Exception as e:
e.add_note('出错了')
e.add_note('出错了')
ra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