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博客皮肤VIP专享

*博客头图:

格式为PNG、JPG,宽度*高度大于1920*100像素,不超过2MB,主视觉建议放在右侧,请参照线上博客头图

请上传大于1920*100像素的图片!

博客底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不超过1MB,可上下左右平铺至整个背景

栏目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图片宽度*高度为300*38像素,不超过0.5MB

主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Hover:

RGB颜色,例如:#AFAFAF

副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自定义博客皮肤

-+

-曾牛的博客

希望我的博客,能帮上你解决学习中、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

  • 博客(111)
  • 资源 (25)
  • 收藏
  • 关注

原创 深度理解反弹 Shell:概念、建立流程、实战实现与安全防御指南

反弹shell(reverse shell),就是控制端监听某TCP/UDP端口,被控端发起请求到该端口,并将其命令行的输入输出转发到控制端。反弹shell与telnet,ssh等标准shell对应,本质上是网络概念上的客户端与服务端的角色反转。个人对反弹shell的理解是:用户可以通过在shell上键入命令来达到操作主机的目的。正常情况下shell只能由主机的用户使用,但是反弹shell的目的则是将自己的shell反弹给别的主机,让别的主机可以通过shell来控制自己。

2025-09-09 01:11:14 365

原创 反弹Shell的27种实现方法(附详细代码与原理)

原理:根据目标机的特殊环境(如仅有Go、Rust环境,或有自定义限制),编写针对性的反弹Shell脚本。示例:Go语言反弹脚本(reverse_shell.go)import ("net""os/exec""io"// 连接攻击者if err!= nil {return// 执行Shell(Windows替换为"cmd.exe", "/c")// 重定向标准流// 启动Shellcmd.Run()

2025-09-06 15:34:29 879

原创 【漏洞复现】CVE-2025-8088|WinRAR 路径穿越漏洞:从原理到蓝屏攻击全流程

WinRAR 作为 Windows 平台最常用的压缩管理工具之一,几乎是每台电脑的 “标配软件”。但在 2025 年 8 月,一款影响范围覆盖的高危漏洞(CVE-2025-8088)被披露 —— 这是一个典型的,攻击者可利用 Windows NTFS 文件系统的 “备用数据流(ADS)” 特性,制作恶意压缩包,绕过 WinRAR 的路径限制,将恶意文件静默解压到系统关键目录(如启动项、系统配置目录),进而实现远程控制、数据窃取,甚至触发系统蓝屏循环。

2025-09-06 01:03:33 1047

原创 创作1024天:在代码与实验里记录我的技术成长路

摘要:作者分享了自己坚持1024天技术博客创作的历程。最初写博客是为了记录学习中的难点和解决方案,如《空心数字金字塔》和《Upload-Labs靶场通关攻略》等文章意外帮助到许多同学。创作带来了数据外的收获:结识技术伙伴、深化知识理解,并成为学习闭环的一部分。文章展示了微信小程序WebSocket通信的核心代码,解决了实时通信和断线重连等难题。未来计划继续完善技术系列,探索更轻量的分享形式,希望这些积累能成为未来的"技术简历"。(149字)

2025-09-04 15:13:26 719

原创 Upload-Labs靶场全20关通关攻略(含原理+实操+环境配置)

校验位置错误:仅前端校验,后端无校验;校验逻辑缺陷:依赖MIME、文件名等易篡改的字段,未校验文件内容;配置不当:Apache/Nginx解析规则宽松(如.php5解析)、.htaccess.user.ini可上传;逻辑漏洞:条件竞争、路径截断、数组绕过等;第三方漏洞:图片处理库二次渲染不彻底、文件包含漏洞辅助解析。

2025-09-03 21:29:44 1153 2

原创 PHP+MySQL 实战:从零搭建员工管理系统 CRUD 全流程详解

本文介绍了使用PHP和MySQL构建员工管理系统的完整流程。从数据库设计开始,创建了包含员工基本信息的employees表。通过config.php配置文件建立安全的数据库连接,支持UTF-8编码和异常处理。系统实现了CRUD核心功能:首页展示员工列表并提供操作入口,使用Bootstrap和Font Awesome优化界面,采用预处理语句防止SQL注入,包含数据验证等安全措施。文章详细讲解了从环境配置到功能实现的各个步骤,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可直接复用的PHP+MySQL应用开发模板,特别适合需要快速构建数据

2025-08-04 11:00:15 1056

原创 PHP 与 MySQL 详解实战入门(2)

本文介绍了PHP操作MySQL数据库的核心知识,重点讲解了数据读取(CRUD中的R操作)。内容涵盖三种连接方式:过程式MySQLi、面向对象MySQLi和PDO,均通过示例代码展示如何安全地连接数据库并执行SELECT查询。文章强调使用显式指定列名替代SELECT *、设置字符集为utf8mb4、异常处理等最佳实践。同时简要提及WHERE子句的作用,为后续数据筛选做铺垫。这些基础操作是构建安全可靠的数据交互层的必备技能。

2025-08-02 09:59:17 823

原创 Markdown 从零到精通:核心语法全解析与实战技巧指南(3)

Markdown高级技巧全解析 本文深入探讨Markdown的进阶应用技巧,包括HTML元素扩展、转义字符使用、数学公式编写和图表绘制四大核心功能。HTML标签可补充原生语法不足,转义字符能精确控制特殊符号显示,数学公式支持复杂表达式渲染,而Mermaid/Flow语法则能直接绘制专业图表(流程图、时序图、甘特图等)。这些高级功能使Markdown突破基础文本限制,成为科研写作、技术文档和项目管理中的强大工具。文章通过大量实例演示各类语法,并给出跨平台兼容性建议,帮助用户根据实际需求选择KaTeX或Math

2025-08-02 09:41:01 1118

原创 Markdown 从零到精通:核心语法全解析与实战技巧指南(2)

代码、链接、图片、表格 —— 这四大元素构成了 Markdown 技术写作的 “骨架”。掌握它们的核心语法,不仅能让你的文档从 “能看懂” 升级为 “易读懂”,更能在技术分享、项目协作中传递专业感与严谨性。本文详解的代码高亮技巧让代码片段一目了然,链接与锚点让长文档导航自如,图片处理技巧兼顾美观与性能,表格排版则让数据对比清晰直观。这些看似基础的功能,实则是提升技术写作效率的 “隐形工具”:减少格式调试时间,让精力聚焦于内容本身;通过规范的格式增强可读性,让读者更快捕捉核心信息。

2025-08-01 13:58:55 1282

原创 Markdown 从零到精通:核心语法全解析与实战技巧指南(1)

从技术文档到日常笔记,从博客创作到团队协作,Markdown 用极简的语法解决了 “内容与格式平衡” 的核心问题。它不追求复杂的排版特效,却能通过清晰的结构标记,让纯文本也能展现专业的层次与逻辑;它不依赖特定工具,却能在几乎所有平台无缝迁移,真正实现 “一次创作,多端适配”。本文覆盖的标题规范、列表嵌套、引用技巧等内容,既是 Markdown 的基础,也是提升效率的关键。但语法只是工具,真正的价值在于通过它让表达更精准、记录更高效。

2025-08-01 13:30:58 739

原创 PHP 与 MySQL 详解实战入门(1)

本文详细介绍了PHP 8+环境下连接MySQL数据库的两种主要方式:MySQLi(过程式和面向对象)和PDO。MySQLi专为MySQL优化,推荐用于MySQL项目,而PDO支持多种数据库,适合跨数据库场景。文章提供了三种连接方式的代码示例,包括参数设置、错误处理和字符集配置(推荐utf8mb4),并比较了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同时讲解了如何正确关闭数据库连接,强调生产环境的安全实践,如避免使用空密码和root账户。适合从入门到进阶的开发者学习PHP与MySQL交互的核心技术。

2025-07-31 23:58:42 929 1

原创 PHP 核心特性全解析:从实战技巧到高级应用(2)

本文系统解析了PHP 8+的核心特性,重点介绍了mail()函数的邮件发送技巧和表单安全处理方案。mail()函数支持纯文本和HTML格式邮件发送,PHP 8+新增了关联数组格式的邮件头参数,提高了代码可读性。文章详细说明了函数参数配置、服务器要求、安全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解决方案。在表单处理方面,强调通过初始化变量、POST请求验证、输出转义等措施构建安全表单,并提供了完整的联系表单示例代码。这些内容既适合PHP初学者入门学习,也能帮助有经验的开发者提升代码质量和安全性。

2025-07-31 15:36:17 1398

原创 PHP 核心特性全解析:从实战技巧到高级应用(1)

本文深入解析PHP 8+的高级语法特性,重点聚焦日期时间处理、文件操作和状态管理等核心开发场景。文章详细介绍了PHP 8+在日期处理方面的改进,包括时间戳机制、date()函数增强、面向对象的DateTime/DateTimeImmutable类使用,以及DateInterval时间间隔计算等关键技术点。通过大量实战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利用PHP 8+新特性如match表达式、空安全操作符等编写更健壮、更安全的代码。同时强调时区管理、微秒级精度处理等最佳实践,为开发者从PHP 7迁移到8+或夯实高级语法基础

2025-07-30 22:18:32 936

原创 全网最全最新 -- PHP教程(PHP 8+)

函数内部的静态变量属于局部变量,其作用域局限于函数内部。类中的静态属性属于类变量,其作用域是整个类。除了内置函数,PHP还允许定义自己的函数。这是创建执行特定任务的可重用代码包的一种方法,并且可以与主程序分开保存和维护。函数减少了程序中代码的重复- 函数允许您将常用的代码块提取到单个组件中。现在,您可以通过在脚本中的任何位置调用此函数来执行相同的任务,而不必反复复制和粘贴相同的代码块。函数使代码的维护更加容易。

2025-07-30 14:46:02 1330

原创 AAA 与 FTP:网络认证授权及文件传输的原理与实践

AAA是Authentication(认证)、Authorization(授权)和Accounting(计费)的简称,它提供了认证、授权、计费三种安全功能。AAA可以通过多种协议
来实现,目前华为设备支持基于RADIUS(RemoteAuthenticationDial-InUser
Service)协议或HWTACACS( Huawei Terminal Access Controller Access
ControlSystem)协议来实现AAA。不计费:完全不记录资源使用,适用于内部信任网络。

2025-07-29 09:57:06 747

原创 路由器路由协议详解:从 RIP 到 OSPF 的技术演进

本文系统梳理了RIP和OSPF两种经典内部网关路由协议的技术演进。RIP作为基于距离向量的早期协议,因收敛慢、易产生环路等问题逐渐被淘汰。OSPF则采用链路状态算法,通过LSA泛洪实现全网拓扑同步,结合SPF算法计算最短路径,具有无环路、收敛快、扩展性好等优势。文章详细解析了OSPF的核心机制:包括Hello报文建立邻居关系、DR/BDR选举减少冗余交互、LSA泛洪规则确保拓扑一致性,以及三张关键数据表(邻居表、LSDB、路由表)的作用流程。通过对比RIP与OSPF的技术特性

2025-07-29 08:54:19 1068

原创 DHCP原理与配置(基于华为eNSP)

摘要: 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通过自动分配IP地址等网络参数,简化大型网络管理。其工作流程包含发现(DISCOVER)、提供(OFFER)、选择(REQUEST)、确认(ACK)四个阶段,支持广播/单播通信。地址池分为全局和接口两种类型,提供手工/自动/动态三种分配策略。关键机制包括租期管理(50%/87.5%时段续约)、冲突检测和状态跟踪(空闲/已用/过期/冲突)。该协议显著减少人工配置工作量,有效避免IP地址冲突问题。

2025-07-28 10:50:32 955

原创 ACL 访问控制列表全解析:从规则语法到实战配置

语法元素说明示例创建ACL列表,为编号acl 2000(创建基本ACL,编号2000)定义单条规则,<rule-id>为规则编号(需唯一,设备按编号从小到大依次匹配规则)rule 5(创建编号为5的规则)<action>规则动作: -permit:允许匹配的流量 -deny:拒绝匹配的流量deny(拒绝流量)、permit(允许流量)匹配源IP地址: -:源IP(单个IP或网段) -:反掩码(0表示严格匹配该位,255表示任意)(匹配网段)控制逻辑:通过源/目的IP地址和协议类型。

2025-07-28 09:30:58 1453

原创 VLAN的划分(基于华为eNSP)

摘要: VLAN(虚拟局域网)技术通过在交换机上逻辑划分多个广播域,实现同VLAN内二层互访与不同VLAN间二层隔离,从而隔离广播域并提升安全性。VLAN帧格式包含标签信息,链路类型分为Access(主机接入)、Trunk(交换机互联)和Hybrid(混合模式)。PVID(端口VLAN ID)为端口提供默认VLAN规则,处理Untagged数据帧时自动添加对应VLAN标签。配置时可通过Hybrid端口灵活控制VLAN流量(Tagged保留标签转发,Untagged剥离标签),结合PVID调整实现网络区域划分

2025-07-26 13:58:41 1231

原创 国内主流SRC、众测平台及安全投稿平台汇总(2025最新整理)

以上平台均为国内安全领域活跃的正规渠道,涵盖漏洞提交、众测项目及技术分享。由于平台链接可能随时间调整,访问时若遇失效,可通过企业官网查询最新地址。安全研究需遵守法律法规,通过合法渠道提交漏洞,共同维护网络安全生态!

2025-07-23 09:41:29 2084

原创 交换机的六种常见连接方式配置(基于华为eNSP)

本文介绍了华为eNSP中交换机的六种常见连接方式配置方法。重点包括:1)基础直连配置,要求同网段主机IP;2)交换机接口配置,涉及链路类型(access/trunk/hybrid)和VLAN划分;3)主机通过交换机通信的配置流程,包括创建VLAN、配置vlanif网关和接口设置;4)不同交换机互联方案。同时详细讲解了二层/三层交换机区别、VLAN作用、子网划分、网关概念等网络基础知识,并涉及堆叠、层级结构等扩展内容。

2025-07-23 09:31:22 1585

原创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全解析:从协议模型到通信实践》

定义:共享信道中,多个设备同时发送数据可能引发信号冲突的区域。冲突会导致数据出错、重传,降低网络效率(如早期集线器组网,所有端口共享一个冲突域)。解决:使用交换机隔离冲突域——交换机每个端口对应独立冲突域,设备仅在自身端口“竞争”,大幅减少冲突,提升网络并发能力。“先听后发,边发边听,冲突停发,随机延迟后重发”,本质是共享网络的“竞争信道规则”。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多层协作的复杂系统,从物理层的信号传输到应用层的服务交互,每一层都有其核心协议与机制。

2025-07-22 11:04:45 605

原创 Linux防火墙详解:firewalld与iptables实用指南

富规则用于配置复杂策略(如基于IP、端口的精细化控制),支持accept(允许)、reject(拒绝并回应)、drop(静默丢弃)动作。示例1:拒绝特定IP的所有流量# 临时拒绝192.168.0.11的IPv4流量 firewall-cmd --zone = public --add-rich-rule 'rule family="ipv4" source address="192.168.0.11" reject'示例2:允许特定IP访问80端口。

2025-07-22 10:12:37 868

原创 在Windows Server 2012 R2中安装与配置IIS服务并部署mssql靶机教程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在Windows Server 2012 R2中安装与配置IIS服务的完整流程。内容涵盖IIS 8.0的核心功能与版本适配关系,通过服务器管理器添加角色的分步指南,包括关键组件如ASP和.NET Framework的选择。文章还提供了80端口检查方法、网站创建与路径配置技巧,以及解决主机名访问问题的方案。最后以Web靶场部署为例,演示了SQL Server配置和防火墙端口放行的实际操作。适用于需要快速搭建Web服务的企业用户和技术人员,帮助实现内网服务发布和测试环境搭建。

2025-07-21 19:43:28 1212 2

原创 Windows防火墙配置详解

本文详细介绍了Windows防火墙的基础概念与配置方法,重点讲解了命令行工具netsh advfirewall的实战应用。文章首先区分了防火墙的分类(软件/硬件、主机/网络)和规则方向(入站/出站),然后深入解析了netsh advfirewall firewall命令的核心功能,包括添加、删除、修改和查看规则。通过多个实用示例(如允许远程桌面端口3389、限制特定IP访问HTTP服务等),展示了如何高效配置防火墙规则。文中还提供了规则查询方法和高级参数说明,强调管理员权限要求和规则优先级问题。

2025-07-21 19:20:16 1051

原创 Windows DOS命令大全:从入门到精通

本文介绍了Windows系统中常用的DOS命令,分为网络配置和用户管理两大类。网络命令包括ipconfig(IP配置查询)、arp(IP-MAC映射)、ping(网络连通测试)和netstat(连接统计),适用于网络诊断与故障排查。用户管理命令则涵盖net user(用户管理)、net localgroup(组管理)和whoami(当前用户信息),用于账户权限控制。这些命令通过CMD或PowerShell执行,是系统管理员必备的实用工具,能有效提升Windows系统管理效率。

2025-07-18 11:55:46 1015

原创 Linux搭建LAMP环境(CentOS 7 与 Ubuntu 双系统教程)

LAMP环境搭建指南 LAMP(Linux+Apache+MySQL+PHP)是构建动态网站的主流开源解决方案。本文详解了LAMP环境的四大组件及其协同关系:Linux作为操作系统层,Apache处理HTTP请求,MySQL管理数据存储,PHP实现动态内容生成。 文章提供了在CentOS 7上的详细搭建步骤,包括: 安装并配置Apache服务 部署MySQL(MariaDB)数据库环境 安装PHP及相关扩展 防火墙规则配置 测试验证方法 通过各组件协同工作,LAMP环境能够高效处理用户请求、业务逻辑和数据

2025-07-17 11:20:02 1366

原创 Linux 软件安装的四种方式详解

本文详细介绍了Linux软件的四种安装方式:源代码安装、RPM安装、YUM安装和Docker安装。YUM基于RPM,能自动解决依赖,适合日常快速安装;RPM需手动处理依赖,适用于离线或需精确控版场景;源代码安装可定制版本和功能,但操作复杂、依赖需手动处理;Docker通过容器化实现环境隔离,便于快速部署和迁移。文中还对比了四种方式的复杂度、依赖处理、侵入性等,帮助用户根据场景选择,如日常用YUM,微服务用Docker等。

2025-07-17 09:08:50 762

原创 Linux权限管理详解:从查看权限到修改权限的实战指南

本文详细介绍了Linux系统中的权限管理机制,包括权限基本概念、查看和修改方法。Linux权限分为所有者、所属组和其他用户三类,通过读(r)、写(w)、执行(x)三种权限控制访问。使用ls -l命令可查看权限信息,chmod命令通过字母或数字表示法修改权限(如755、644等)。chown命令用于修改所有者和所属组,umask设置默认权限。文章还提供了实战示例和作业练习,帮助读者掌握权限设置的实际应用(如设置敏感文件仅所有者可访问)。正确配置权限是保障Linux系统安全的关键技能。

2025-07-16 10:29:43 1245

原创 Linux用户与用户组管理命令(含实战示例)

Linux用户与组管理命令摘要 本文介绍Linux系统中用户与用户组管理的关键命令及实战应用: 用户管理命令: useradd:创建用户(-m创建家目录,-s指定shell,-u设置UID) userdel:删除用户(-r同时删除家目录,-f强制删除) usermod:修改用户属性(-g改主组,-aG追加附加组,-d修改家目录) passwd:密码管理(-l锁定账户,-u解锁,-e强制修改密码) 用户组管理命令: groupadd:创建新组 groupdel:删除组 groupmod:修改组属性 gpass

2025-07-16 10:26:59 724

原创 Linux用户与用户组管理:从概念到实战

本文全面介绍了Linux系统中用户与用户组管理的核心知识。首先阐述了用户(UID)和用户组(GID)的基本概念及其关系特点,随后详细解析了四个关键配置文件:/etc/passwd(用户信息)、/etc/shadow(密码及安全属性)、/etc/group(组信息)和/etc/gshadow(组密码)。每个配置文件的字段格式和含义都通过示例进行了说明。文章还涵盖了用户密码管理命令的使用方法,包括passwd等实用工具,为系统管理员和开发者提供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指导,是掌握Linux权限管理基础的重要参考。

2025-07-16 09:39:58 976

原创 Linux 文本处理与系统查询进阶命令详解(3)

本文介绍的命令涵盖了 Linux 文本处理、系统查询和高级操作的核心工具。more和tail -f适合处理大文件和实时日志,grep是文本搜索的利器,tar用于高效打包压缩,find解决文件定位问题,结合逻辑运算符可实现复杂的命令组合。掌握这些命令不仅能提高日常操作效率,更能为后续学习 Shell 脚本和系统运维打下坚实基础。实践是掌握的关键,建议结合具体场景多练习,逐步熟悉各命令的灵活运用。# Linux 文本处理与系统查询进阶命令详解。

2025-07-15 09:51:12 738

原创 Linux 基础命令详解:文件与目录操作篇(2)

本文介绍了 Linux 系统中常用的文件与目录操作命令,包括查看(ls)、创建(mkdir)、删除(rmdir/rm)、写入(echo)、创建/修改时间(touch)、复制(cp)和移动/重命名(mv)等。每个命令都详细说明了基本用法、常用选项和实用示例,帮助用户高效管理文件和目录。特别强调了rm命令的危险性,提醒谨慎操作。通过掌握这些基础命令,用户可以提升Linux环境下的工作效率。文章适合Linux新手学习参考,也适合有经验的用户巩固基础知识。

2025-07-15 09:45:10 978

原创 Linux 基础命令详解:从入门到实践(1)

本文详细介绍了Linux系统的基础命令操作,从命令结构解析到常用命令实践。主要内容包括:命令的基本结构(命令+选项+参数)、用户角色切换方法(sudo/su)、目录操作命令(cd/pwd/ls)、文件权限系统解析(rwx数字表示法)、目录创建命令(mkdir)以及命令帮助查看(--help)。文章通过具体示例演示了各命令的使用场景和常见选项,特别强调了ls命令中不同文件类型的颜色标识和长格式权限说明。掌握这些基础命令是Linux系统操作的第一步,为后续文件管理、文本处理等高级操作奠定基础。

2025-07-14 15:26:50 475

原创 使用Spring AI集成Perplexity AI实现智能对话(详细配置指南)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Spring AI集成Perplexity AI实现智能对话功能。主要内容包括:1) 申请API密钥和选择合适模型;2) 在Spring Boot项目中添加依赖和配置属性文件;3) 关键配置参数详解(连接参数、模型参数和重试机制);4) 代码实现示例(控制器层和动态参数)。文章还指出了功能限制和注意事项,帮助开发者快速构建具备实时搜索能力的对话应用。通过Spring AI复用OpenAI客户端的特性,开发者可以轻松将Perplexity AI集成到现有系统中。

2025-05-28 14:03:23 1096

原创 Spring Boot 深度集成 Ollama 指南:从聊天模型配置到生产级应用开发

摘要: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在Spring Boot中深度集成Ollama本地大语言模型(LLM),涵盖环境搭建、核心配置与高级开发。首先指导Ollama的安装、模型拉取及Spring AI依赖配置,接着解析聊天模型的关键参数(如随机性、上下文窗口等)及YAML配置示例。高级功能部分展示函数调用实现外部工具联动,以及多模态模型处理图像输入的方法(如LLaVA模型),通过代码示例说明文本与图像的协同处理。最终帮助开发者构建高效、可控的本地化智能应用。

2025-05-27 17:11:46 1462 1

原创 基于uni-app的微信短视频小程序开发实战

本文介绍了基于uni-app框架开发微信短视频小程序的完整流程,包括项目初始化、组件化开发和关键功能实现。主要内容有:1) 使用HBuilder X创建uni-app项目并配置全局设置;2) 开发可复用的公共头部组件;3) 实现横向滚动导航栏和轮播图组件;4) 完成视频列表展示功能。教程采用Vue 2语法,涵盖SCSS样式编写、数据请求绑定和页面交互逻辑,帮助开发者快速构建具备基本功能的短视频小程序。通过组件化开发思路和uni-app的跨平台特性,可高效实现小程序开发需求。

2025-05-27 11:31:15 834

原创 【Spring AI集成实战】基于NVIDIA LLM API构建智能聊天应用:从配置到函数调用全解析

本文介绍了如何通过Spring AI框架集成NVIDIA LLM API构建智能聊天应用。主要内容包括:注册NVIDIA账户并获取API密钥,配置Spring AI依赖和核心参数(如模型选择、最大token数),设置重试策略与生成参数调优。重点演示了函数调用功能,通过定义天气查询的Java Bean实现外部服务集成,并展示了REST控制器的创建方法。该方案利用NVIDIA高性能模型(如Llama-3.1-70b)和Spring AI的便捷集成能力,可快速开发支持自然语言交互的AI应用。

2025-05-26 22:48:19 941 2

原创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在线聊天功能实现:WebSocket通信实战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微信小程序结合WebSocket协议实现一个实时在线聊天功能。文章从项目环境搭建、界面布局设计、WebSocket连接管理与消息处理等方面进行了分步解析,并提供了完整的代码示例。前端使用微信小程序的WXML、WXSS和JavaScript进行开发,后端则通过Node.js和ws模块实现WebSocket服务。通过本文,开发者可以快速掌握即时通信的核心技术,包括消息的发送与接收、界面自动滚动、消息差异化展示等功能。文章适合新手开发者学习,帮助其从零构建一个具备实时交互能力的在线聊天系统。

2025-05-15 12:34:19 3440 4

原创 微信小程序用户登录全流程开发:从0到1实现完整登录体系

本文详细介绍了微信小程序用户登录的全流程开发,从项目准备到核心功能实现,再到登录状态管理和业务扩展。首先,通过微信开发者工具创建项目并配置基础环境,包括页面导航栏和样式导入。接着,实现微信自动登录功能,利用 wx.login() 获取临时凭证 code,并通过服务器接口换取自定义 token,同时将 token 存储在全局数据和本地缓存中。登录状态管理部分,通过 checkLogin 方法校验 token 的有效性,确保用户登录状态的持久化。最后,扩展了积分系统和用户信息采集功能,展示了如何在小程序中获取用

2025-05-15 11:57:49 2182

Linux常用命令学习指南:系统管理、操作实践、入门到进阶教程

**内容概要**: 本指南全面梳理Linux系统中100+常用命令,涵盖文件操作(如`ls`/`cp`/`rm`)、系统管理(如`top`/`ps`/`kill`)、网络配置(如`ifconfig`/`ping`)、用户权限(如`chmod`/`sudo`)等核心模块。每个命令配备语法解析、经典示例及注意事项,并附实操流程图和场景化案例(如日志分析、服务启停),帮助读者快速掌握命令逻辑与应用技巧。 **适用人群**: - 零基础Linux入门学习者(含运维、开发、云计算方向新人) - 需要提升命令行效率的程序员/系统管理员 - 备考Linux认证(如RHCSA/CCNA)的考生 **使用场景及目标**: - **日常办公**:快速完成文件管理、服务器监控、网络调试等基础操作; - **开发场景**:掌握Shell脚本编写、环境部署所需的核心命令,提升自动化运维能力; - **应试备考**:通过分类梳理和高频考点标注,高效记忆考试必备命令; - **进阶提升**:通过“拓展技巧”板块(如命令组合、管道符应用),培养复杂问题解决思路。 **其他说明**: - 采用“理论+实战”双轨结构,每章节附自测习题及参考答案; - 兼容CentOS/ Ubuntu等主流发行版,关键差异点特别标注; - 提供配套Shell脚本模板库,可直接复用至生产环境; - 建议配合虚拟机或Docker环境实操,附环境搭建快速指南。

2025-05-27

微信小程序-短视频源码

此资源为微信小程序短视频源码,包含完整的短视频播放、上传、点赞、评论等功能模块及前后端代码。适用于小程序开发者、前端技术爱好者以及想学习短视频应用开发的人群。可用于学习参考小程序开发技术、进行二次开发以搭建个性化短视频社交平台或娱乐类小程序项目。技术栈涉及 uniapp、vue.js 等,需搭配微信开发者工具使用,为开发者快速实现短视频小程序开发需求提供有力支持。

2025-05-27

网络技术 - 华为 eNSP 2024 版网络仿真软件 - 设备配置学习与实验工具

本资源为华为 eNSP 2024 版本网络仿真软件,支持多型号网络设备虚拟仿真,内置丰富配置案例与操作指南,可实现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的组网配置模拟。适用于网络技术初学者、华为认证备考人员及网络工程师,可用于课程实践、认证考试准备、网络方案设计验证等场景,帮助用户在虚拟环境中掌握网络设备配置与故障排查技能。资源包含完整安装包及使用说明,兼容主流 Windows 系统,是网络技术学习与实战的实用工具。

2025-05-23

人工智能领域开源工具 Ollama 安装包最新版.zip(适用于本地部署大语言模型)

这是人工智能领域开源工具Ollama的最新版安装包。Ollama是用于模型管理的开源工具,能在本地运行和微调大型语言模型(LLMs),如LLaMA、Mistral等,可将LLM模型部署在本地机器,无需上传数据到云端,保障数据安全。其安装包提供多系统版本,适用于MacOS、Linux、Windows(通过WSL)等系统。 该资源尤其适用于对大语言模型感兴趣,希望在本地进行模型部署、测试、学习和研究的个人开发者,以及高校实验室用于相关课程教学和实验。也适用于企业快速构建原型应用,进行概念验证和业务探索。 使用场景丰富,在个人学习场景中,开发者可利用它在本地轻松下载和运行各种LLM模型,深入了解模型特性和工作机制,用于日常的代码编写辅助、文本生成练习等;在教育场景,高校实验室能借助其跨平台特性,在不同设备上部署模型开展课程教学,让学生直观感受大语言模型运行过程;在企业端,当有快速验证模型能力,探索业务与大语言模型结合可能性,开发小型内部应用等需求时,Ollama可作为轻量级本地化工具,快速搭建模型运行环境。 安装时,可在Ollama官网根据自身操作系统选择对应安装包下载。如MacOS和Linux用户还能通过命令行安装,Windows用户若使用WSL,也可在WSL中运行与Linux相同的安装命令。下载解压后,部分系统需按指引将相关应用移动到指定目录。安装完成后,在命令行执行特定命令可验证是否安装成功,如“ollama --version”。使用时,通过命令行输入对应指令可下载、运行模型,如“ollama run [模型名称]”。

2025-05-09

计算机网络知识领域 + 网络拓扑技术+ 校园网网络拓扑 + 用于校园网络规划与学习用途.zip

这份资源主要包含了校园网网络拓扑的相关内容,详细阐述了校园内不同区域网络节点的连接方式、布局结构等。其内容概要涵盖多种常见校园网拓扑图示例及对应的原理分析。适用人群为计算机网络相关专业的学生、校园网络管理人员以及对校园网络构建感兴趣的人员。使用场景及目标在于,学生可通过它深入学习校园网络架构知识,辅助课程学习与实践作业;校园网络管理人员能参考其进行网络优化、故障排查以及新网络的规划搭建。其他说明:资源以 zip 格式压缩,方便下载保存与解压使用,内部文件格式多样,包括详细的文档说明以及清晰的拓扑图文件,便于从不同角度了解校园网网络拓扑情况 。

2025-04-28

网络工程跨交换机VLAN配置实验:基于华为eNSP的VLAN划分与通信隔离实践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跨交换机VLAN配置实验的过程,旨在掌握复杂交换式以太网的设计流程,实现跨交换机VLAN划分,验证接入端口和主干端口的区别,以及IEEE802.1Q标准MAC帧格式。实验使用华为eNSP模拟软件,涉及设备连接、IP地址配置、默认VLAN通信验证、VLAN配置与隔离性测试、IEEE802.1Q帧格式观察等步骤。通过实验,加深了对网络设备配置、VLAN划分及跨VLAN通信原理的理解,提升了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适合人群:计算机网络相关专业的学生、网络管理员及对网络技术感兴趣的初学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学习如何设计和配置复杂交换式以太网;②掌握跨交换机VLAN的划分方法;③理解接入端口和主干端口的功能差异;④熟悉IEEE802.1Q标准MAC帧格式及其在网络中的应用。 其他说明: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捕获报文失败,可通过确认捕获功能是否正确启用、过滤器设置是否正确、端口配置是否准确等方式解决。实验不仅提供了具体的技术技能训练,还培养了细致规划和准确配置网络设备的能力。

2025-04-28

【网络技术实训】交换机以太网实验:验证连通性与MAC帧转发机制及应用通过实际操作验证

内容概要:本文档详细记录了一次实用网络技术实训中的交换机以太网实验。实验旨在验证交换式以太网的连通性、MAC表建立过程、MAC帧转发过程及其过滤功能、转发项与拓扑结构一致性、静态转发项控制终端接入及黑洞转发项限制终端接入。通过具体步骤,包括设备连接、IP地址配置、ping命令测试、MAC表查看和静态/黑洞转发项配置,逐步验证各项功能。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命令识别错误和MAC表项缺失,通过切换视图和手动添加静态MAC地址绑定得以解决。最终,实验成功展示了数据在网络中的流转轨迹,验证了交换机智能管理数据包的能力,并通过设置转发项掌握了控制网络访问的策略。 适合人群: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或对网络技术感兴趣的初学者,尤其是有志于深入理解交换机工作原理和技术细节的人群。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学习交换式以太网的工作原理和基本配置方法;②掌握MAC表建立、MAC帧转发及过滤机制;③理解静态转发项和黑洞转发项的应用场景及其对网络通信的影响;④提高网络故障排查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其他说明:实验过程中,通过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不仅提升了对网络通信的理解,还锻炼了逻辑思维和耐心。无论是面对网络布线还是人生规划,细致的策略布局和灵活的应变能力都是必不可少的。每一次成功的数据传输,都带来了满满的成就感。这次实验经历无疑是宝贵的,不仅丰富了网络知识,还培养了面对未知挑战的勇气和智慧。

2025-04-28

网络技术领域无中继DHCP配置实验:基于华为eNSP的路由器接口作用域与终端自动获取网络信息

内容概要:本文档详细介绍了无中继DHCP配置实验,旨在验证无中继DHCP的工作过程、路由器DHCP服务器功能的配置、终端通过DHCP自动获取网络信息的过程以及路由器接口建立的作用域与作用域作用的网络之间的关联。实验使用华为eNSP模拟环境,具体步骤包括:搭建网络拓扑结构,配置路由器AR1的接口IP地址和子网掩码,创建基于接口的作用域,配置本地域名服务器和Web服务器,使终端能够通过域名访问Web服务器。实验通过报文捕获分析进一步验证了DNS解析过程和ICMP ECHO请求的交互。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网络基础知识,特别是对DHCP、DNS等网络协议有一定了解的网络管理员或学生。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掌握无中继DHCP的工作原理和配置方法;②理解路由器接口与作用域的绑定关系;③学会配置本地域名服务器和Web服务器;④通过报文捕获分析,提高网络问题的监控和诊断能力。 阅读建议:本实验不仅关注实际配置操作,还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建议读者在实验过程中仔细观察每个步骤的执行结果,并结合报文捕获工具进行分析,以加深对网络协议的理解和应用。

2025-04-28

网络技术领域无状态分组过滤器配置实验:基于eNSP平台的访问控制策略实现与分析

内容概要:本文档详细记录了一次关于无状态分组过滤器配置的实验过程,旨在验证无状态分组过滤器的配置方法及其在实现访问控制策略中的应用。实验使用eNSP软件构建了一个包含路由器AR1、AR2、交换机LSW1、LSW2及多个客户端和服务器的网络拓扑结构,完成了各设备的基本配置,并确保不同网络间的客户端和服务器能够正常通信。在此基础上,通过配置过滤规则,实现了仅允许Client1通过HTTP访问Web服务器,Client3通过FTP访问FTP服务器,而禁止其他所有通信的目标。文档还分析了路由器AR1和AR2接口上的具体过滤规则及其作用机制,最后总结了实验心得,强调了实验对提升网络配置和管理技能的重要性。 适合人群:适用于有一定网络基础知识,特别是对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有初步了解的学生或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掌握eNSP软件的使用方法,包括网络拓扑搭建和设备配置;②理解并能配置无状态分组过滤器,以实现特定的访问控制策略;③熟悉TCP/IP协议栈的工作原理,尤其是HTTP和FTP协议的交互过程。 其他说明:本实验不仅有助于加深对网络技术的理解,还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也为后续学习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此外,文档中的心得部分分享了作者在实验中的体会,对于初学者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2025-04-28

网络工程技术中双绞线的制作与T568B线序应用实践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双绞线的制作过程及其原理,通过实训课程帮助读者掌握这一技能。首先介绍了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包括双绞线、水晶头和剪刀。接着逐步讲解了制作步骤:选择合适长度的双绞线,剥除外皮,按T568B标准排列线序(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修剪整齐后插入水晶头并压紧。文中还列举了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如水晶头正反面识别、线序排列错误、剥线时内部导线被剪断等问题的应对措施。最后,通过实验结果和心得分享,强调了细心和耐心的重要性,以及遇到问题时应如何参考之前步骤进行调整。 适合人群: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或对网络布线感兴趣的初学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用于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实际操作训练;②为从事网络工程相关工作的人员提供基础技能培训;③帮助爱好者了解并掌握双绞线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技术要点。 其他说明:实验过程中需注意细节处理,如剥线时避免损伤内部导线,严格按照T568B标准排列线序,确保水晶头压紧牢固。此外,在遇到困难时应及时回顾之前的步骤,以保证操作的准确性。

2025-04-28

网络实用技术实验:默认路由项配置与环路问题分析

内容概要:本文档详细记录了“默认路由项配置”实验的过程和结果,旨在帮助读者了解默认路由项的适配环境、配置步骤及其潜在问题。实验使用eNSP软件模拟网络环境,涉及AR1220路由器的配置,包括安装额外的4GEW-T接口模块、设置各接口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配置默认路由项等。实验发现,默认路由项适用于通往多个不连续网络且有相同下一跳的情况,但不当配置可能导致IP分组在路由器间形成环路,直至TTL字段值为零。通过调整路由器的路由表,可以有效避免这种环路问题。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网络基础知识,特别是对路由器配置有一定了解的技术人员或学生。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了解默认路由项的适用环境及配置方法;②掌握如何避免因默认路由项配置不当导致的IP分组传输环路问题;③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网络配置的理解,提升网络工程技术水平。 阅读建议:实验过程中,读者应重点关注默认路由项的配置细节及其可能导致的问题。建议结合实验中的图示和具体配置步骤进行实践操作,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此外,对于可能出现的环路问题,读者应特别注意路由器的选择和路由表的调整,以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025-04-28

网络工程基于eNSP的路由项聚合实验:掌握网络地址分配与静态路由配置方法记录了一次名为

内容概要:本文档《路由项聚合实验》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网络地址分配方法、路由项聚合过程及其好处。实验使用eNSP模拟软件,通过构建特定网络拓扑结构,详细介绍了设备的放置与连接、路由器接口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配置、静态路由项配置以及PC间的连通性验证。特别关注了环路问题的解决方法,即通过调整路由表避免IP分组在路由器间来回传输。此外,文档还深入探讨了CIDR(无类别域间路由)概念及路由项聚合的应用,展示了如何将多个网络地址合并为一个CIDR地址块,从而优化路由表并提升网络效率和稳定性。 适合人群:计算机网络相关专业学生、网络管理员及对网络技术感兴趣的初学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学习如何根据给定的网络拓扑结构进行设备配置;②掌握路由项聚合的方法及其在网络优化中的作用;③理解环路问题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④熟悉CIDR地址块的创建和使用。 阅读建议:本实验文档提供了详细的步骤和理论解释,读者应按部就班地跟随指导进行实际操作,并结合理论知识加深理解。同时,注意观察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以便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2025-04-28

【网络技术实训】静态路由项配置实验:掌握路由器配置与IP分组逐跳转发过程

内容概要:本文档详细介绍了静态路由项配置实验的过程和要点。实验目的是让读者掌握路由器静态路由项配置、IP分组逐跳转发过程及其路由表的作用。实验使用eNSP软件进行,具体步骤包括:按照给定的网络拓扑图放置和连接设备,配置各路由器接口的IP地址与子网掩码,生成直连路由项,配置静态路由项,设置终端设备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并最终验证不同子网间PC的通信情况。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直连路由项未自动生成,解决办法是确保接口状态为“UP”且正确配置IP地址或重启设备。通过此次实验,读者能深入了解企业级网络架构设计,掌握路由表构建和跨网段通信验证的方法。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的学生或初入职场的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适用于课堂教学或自学环境;②目标是使学习者能够独立完成静态路由配置,理解IP分组转发机制,熟悉路由表的工作原理。 阅读建议:本实验报告详细记录了从网络搭建到通信测试的完整流程,建议读者跟随文档逐步操作,注意观察每一步骤的结果,尤其是路由表的变化,以加深对静态路由配置的理解。同时,遇到问题时可参考提供的解决方案,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5-04-28

网络技术实训:集线器与交换机MAC帧处理及地址学习实验

内容概要:本文档详细记录了一次关于集线器和交换机工作原理的验证实验。实验目的是验证集线器广播MAC帧过程、交换机地址学习过程以及交换机在不同情况下(如转发、广播和丢弃MAC帧)的行为。同时,还涉及到了以太网端到端的数据传输过程,以及限制端口学习MAC地址数量和关闭端口学习功能的具体操作。整个实验基于华为eNSP平台搭建了一个由九台PC组成的局域网环境,并通过配置IP地址、执行ping命令等方式来触发网络通信,最终观察并分析了交换机MAC表的变化情况。实验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小问题,比如最初转发表的转发项不足和误输接口命令,但都得到了有效解决。通过对实验现象的深入探讨,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集线器与交换机的区别,即前者采用广播方式发送数据而后者可以智能地选择最优路径进行数据传输,从而提高网络性能和安全水平。 适合人群:计算机网络专业或对网络基础知识有一定了解的学生和技术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本实验适用于课堂教学或者个人自学,旨在帮助学习者掌握集线器和交换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但不限于MAC地址的学习机制、数据帧的处理规则等。通过动手实践,使学习者能够在真实环境中体验网络设备的操作流程,增强他们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 其他说明:此次实验不仅有助于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相关理论知识,而且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为未来可能涉及到的实际项目打下良好基础。此外,在遇到问题时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正确措施解决问题也是本次实验的重要收获之一。

2025-04-28

网络技术实验:中继DHCP配置与工作过程验证

内容概要:本文档详细记录了一次中继DHCP配置实验,旨在验证中继DHCP的工作过程及其相关配置。实验使用华为eNSP模拟环境,通过构建特定网络拓扑结构,配置路由器AR1和AR2的IP地址、子网掩码及RIP协议,创建多个作用域,并在路由器AR2上启用DHCP中继功能。实验过程中,PC3和PC4通过DHCP中继从路由器AR1获取网络信息,PC1和PC2则直接从基于路由器AR1接口的作用域中获取信息。通过捕获和分析报文,验证了DHCP消息的封装和转发过程,确保各终端能够成功通信。 适用人群:适用于有一定网络基础知识的学生或技术人员,特别是对DHCP协议和路由器配置感兴趣的读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学习如何在eNSP中搭建和配置网络拓扑;②掌握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命令,包括IP地址分配、子网掩码设置和RIP配置;③理解DHCP中继的工作原理及配置方法;④通过实际操作和报文分析,提高网络故障排查和诊断的能力。 其他说明:实验心得部分强调了动手实践的重要性,不仅提升了参与者的网络协议理解能力,还增强了实际操作技能。建议读者在学习过程中结合实验步骤进行实际操作,以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点。

2025-04-28

【网络技术实训】三层交换机IP接口实验:验证VLAN间通信及路由交换功能

内容概要:本文档详细记录了“网络技术实训”课程中关于三层交换机IP接口的实验过程。实验主要目的是验证三层交换机的路由和交换功能,以及VLAN间通信的实现。实验使用了eNSP仿真软件,在其中配置了三层交换机LSW1、多个VLAN及其对应的IP接口,并设置了路由器AR1的子接口。通过配置VLAN、IP接口和子网掩码,实现了同一VLAN内终端的二层交换通信和不同VLAN间终端的三层路由通信。实验还通过捕获报文展示了不同VLAN间通信时MAC地址的变化,进一步解释了三层交换机的工作原理。最后,实验总结了三层交换机在VLAN管理和路由转发中的重要作用,并强调了其在网络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适合人群:适合对网络技术有一定基础的学生或技术人员,特别是那些希望深入了解三层交换机工作原理及VLAN间通信机制的人群。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掌握三层交换机的配置方法,包括VLAN创建、IP接口设置和路由配置;②理解VLAN间通信的实现方式,尤其是二层交换和三层路由的区别;③通过实际操作和报文捕获,加深对网络协议和数据传输过程的理解。 阅读建议:此实验文档不仅提供了详细的配置步骤,还结合了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建议读者在学习过程中边做边思考,结合报文捕获结果深入理解三层交换机的功能和工作机制。

2025-04-28

pandoc-3.6.4

Pandoc 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开源文档转换工具,能够将文档从一种标记格式转换为另一种。它支持多种输入和输出格式,包括但不限于Markdown、HTML、LaTeX、Microsoft Word 的 DOCX、EPUB等。 关于 Pandoc 版本 3.6.4 的资源描述: 1. **版本**:3.6.4 2. **适用系统**: - Windows: 可以通过直接下载安装包(如 `pandoc-3.6.4-windows-x86_64.msi`)进行安装。 - Debian/Ubuntu Linux: 提供了 `.deb` 包(如 `pandoc_3.6.4_amd64.deb`),可以通过包管理器或直接双击安装。 3. **大小**: - 对于 Windows 版本,文件大小约为 70MB 左右。 - 对于 Debian/Ubuntu Linux 的 `.deb` 包,文件大小大约是 31 MiB。 4. **更新日期**:根据提供的资料,这个版本的发布日期在2025年3月18日之后。 5. **特性**:虽然没有具体列出 3.6.4 版本的新特性和改进,但可以预期的是,作为最新版本,它会包含之前版本的所有功能,并且可能会有性能优化以及新功能添加或者已知问题的修复。 如果你需要更详细的版本信息或新特性介绍,建议访问 Pandoc 的官方GitHub页面或其发布的变更日志(CHANGELOG)。这通常会提供最准确和详细的版本更新信息。

2025-04-21

【网络技术实训】多个三层交换机IP互联实验:基于eNSP平台的VLAN与RIP配置及跨VLAN通信实现加深对三层交换

内容概要:本文档是关于网络技术实训中多个三层交换机IP互联实验的详细记录。实验旨在加深对三层交换机路由功能的理解,验证三层交换机建立完整路由表的过程,配置RIP协议,以及实现多个三层交换机互连。实验环境基于eNSP平台,主要步骤包括搭建网络拓扑结构、创建VLAN并分配端口、定义VLAN对应的IP接口并配置IP地址、设置终端的IP参数、配置RIP协议并生成路由表,最后通过捕获ICMP报文观察通信过程。通过实验,不仅掌握了三层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方法,还增强了对MAC帧封装、解封装的理解和实践技能。 适合人群:计算机网络相关专业的学生或初学者,对三层交换机及RIP协议有一定兴趣的网络管理员和技术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学习如何创建VLAN、定义VLAN对应的IP接口并配置IP地址,掌握VLAN划分的方法;②理解三层交换机的路由功能和RIP协议的工作机制;③通过实际操作提高网络配置和故障排查能力;④观察ICMP报文的传输过程,增强对MAC帧封装和解封装的理解。 阅读建议:本实验文档内容详尽,涉及多个配置步骤和技术细节,建议读者在阅读时结合eNSP平台进行实际操作练习,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三层交换机的配置方法和网络通信原理。同时,注意观察实验过程中的报文捕获,以加深对通信流程的理解。

2025-04-15

【网络技术实训】点对点信道互联以太网实验:路由器配置与PPP链路建立及数据封装分析通过模拟环境e

内容概要:本文档主要介绍了点对点信道互联以太网实验的详细过程和关键步骤。实验旨在验证路由器串行接口配置、PPP链路建立、静态路由项配置、路由表与IP分组传输路径的关系、IP分组端到端传输过程以及不同传输网络的IP分组封装格式。通过模拟环境eNSP,实验涵盖了AR1220路由器的串行接口模块安装、设备连接、IP地址配置、PPP链路建立、静态路由配置、PC机配置、报文捕获等功能。实验过程中,重点在于理解PPP链路的建立与CHAP身份验证机制,以及IP分组在不同网络段间的数据封装与转换。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网络基础知识,特别是对路由器配置和网络协议有一定了解的学生或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学习路由器串行接口的安装与配置,理解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②掌握PPP链路的建立过程及其安全性机制(如CHAP认证);③熟悉静态路由配置,理解路由表与IP分组传输路径的关系;④通过报文捕获功能,观察并分析IP分组在不同网络段间的封装与解封装过程。 其他说明:实验通过eNSP模拟环境进行,提供了详细的配置步骤和操作指南。实验不仅强化了参与者的网络配置技能,还培养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对网络协议的理解和应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也被记录下来,为后续学习和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025-04-15

网络技术单交换机VLAN划分实验:验证VLAN配置及终端间通信过程的设计与实现

内容概要:本实验旨在通过华为eNSP模拟器验证交换机VLAN配置过程及其相关特性。主要内容包括:搭建网络拓扑并配置各终端的IP地址,通过ping操作验证同一VLAN内的通信和不同VLAN间的隔离效果,观察ARP请求的广播特性,创建VLAN并分配端口,验证转发项与VLAN的对应关系,以及处理跨VLAN通信的问题。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无法通信和捕获报文,通过建立静态ARP表项和清空MAC表得以解决。最终,实验展示了VLAN作为独立广播域的功能,加深了对ARP协议、VLAN划分和MAC表机制的理解。 适合人群: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或从事网络工程的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VLAN配置方法及其在网络中的应用;②掌握ARP协议的工作原理和报文捕获技巧;③熟悉交换机MAC表的动态更新机制;④学会解决跨VLAN通信问题的方法。 阅读建议:此实验报告详细记录了单交换机VLAN划分的具体步骤和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建议读者在实际操作中逐步跟随文档指导进行练习,同时结合理论知识加深理解。注意观察每次操作后的变化,尤其是MAC表和ARP表的变化,这对于理解VLAN的工作机制至关重要。

2025-04-15

网络工程单臂路由器互联VLAN实验:配置与验证VLAN间通信及IP分组传输机制

内容概要:本文档详细介绍了单臂路由器互联VLAN的实验过程,旨在验证单个路由器物理接口实现VLAN互联的机制、单臂路由器的配置过程、VLAN划分过程及VLAN间IP分组传输过程。实验通过eNSP模拟环境,首先创建并配置了三个交换机中的VLAN,分配相应端口。接着配置了路由器AR1的三个子接口,分别绑定到VLAN2、VLAN3和VLAN4,并为每个子接口配置了IP地址和子网掩码。实验过程中解决了PC1与PC8、PC4无法ping通的问题,通过检查发现是由于未正确分配共享端口所致。最后,通过捕获ICMP报文,观察到数据包在不同VLAN间传输时VLAN ID的变化,直观展示了VLAN标签在数据链路层的作用。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网络基础知识,尤其是对VLAN技术和路由器配置有一定了解的网络管理员或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生。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和掌握VLAN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网络中的应用;②掌握单臂路由器配置的具体步骤,包括子接口的创建和IP地址配置;③理解VLAN间通信的机制,特别是VLAN标签在数据链路层的作用;④提高故障排查能力,如解决VLAN配置错误导致的通信问题。 阅读建议:此实验文档不仅提供了详细的配置步骤,还包括了实际操作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建议读者在学习过程中,结合实验步骤进行实际操作,并注意观察配置细节,特别是VLAN标签的变化和子接口的配置,以加深对VLAN技术的理解。同时,通过动手实践,提高故障排查的能力。

2025-04-15

【网络技术实训】RIP配置实验:动态路由项创建与自适应性验证及直连路由关联分析

内容概要:本文档详细记录了在网络技术实训课程中关于RIP配置实验的具体步骤和实验结果。实验目的是验证RIP创建动态路由项的过程、直连路由项与RIP之间的关联、动态路由项和静态路由项的差别以及动态路由项的自适应性。实验使用eNSP作为仿真平台,通过构建特定网络拓扑结构,配置路由器接口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设置RIP相关信息,最终完成路由器的路由表配置。实验过程中还验证了PC1和PC2之间的连通性,并探讨了删除AR1与AR4之间物理链路后路由表的变化。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包括RIP配置错误和路由表更新不及时等。通过本次实验,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网络拓扑结构、路由器配置及RIP协议的工作原理。 适合人群:计算机网络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学生或初学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掌握eNSP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②理解直连路由项和RIP生成的动态路由项的区别及其优先级关系;③学会配置路由器接口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④熟悉RIP协议的配置过程,了解其动态调整路由的能力。 其他说明:实验报告中提到的心得体会强调了实际操作对于理论知识理解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了遇到问题时应采取的解决方案。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从事网络工程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5-04-15

【网络技术实训】基于eNSP的IP与网络互联实验:路由器接口配置及IP分组传输过程分析

内容概要:本文档详细介绍了“IP与网络互联实验”的过程和要点,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路由器接口配置、直连路由项自动生成、路由器逐跳转发、IPoE工作原理以及两个以太网节点间的IP分组传输过程。实验使用eNSP网络模拟软件,具体步骤包括:启动eNSP并按拓扑结构连接设备;配置路由器AR1的接口IP地址和子网掩码;设置各终端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观察路由器路由表自动生成的直连路由项;测试不同物理以太网上的终端间的通信;并通过捕获报文功能观察IP分组传输过程及其封装格式。 适合人群:计算机网络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学生或初学者,特别是对路由器配置及网络通信感兴趣的学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路由器接口配置及其在网络互联中的作用;②掌握直连路由项的生成机制;③熟悉路由器逐跳转发的工作流程;④了解IPoE的工作原理;⑤掌握连接在以太网上的两个节点之间IP分组传输的具体过程。 阅读建议:此实验文档不仅提供了详细的配置步骤,还强调了实际操作的重要性,因此读者应在阅读过程中跟随指导进行实践操作,同时注意观察配置效果,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及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

2025-04-15

软件测试练习软件 VU+VC 6.0

内容概要:本资源通过使用软件测试练习软件 VU+VC 6.0,带领读者深入了解软件测试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VU+VC 6.0 提供了丰富的功能来模拟真实世界中的软件缺陷,帮助用户掌握如何有效地发现和修复这些缺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将重点学习如何使用该软件进行单元测试、集成测试以及系统测试,同时也会涉及到测试用例的设计、执行和结果分析等关键环节。 适合人群:对软件测试感兴趣的初学者及希望提升测试技能的在职软件工程师。 能学到什么:①掌握软件测试的基本流程和方法;②学会设计和执行有效的测试用例;③了解如何利用工具进行自动化测试以提高测试效率;④提高问题定位和解决的能力。 阅读建议:为了更好地利用 VU+VC 6.0 进行学习,建议读者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多动手实践。尝试自己设计测试用例并执行它们,观察结果并进行分析总结。此外,也可以参考官方文档或在线教程获取更多高级功能的使用方法,以充分发挥该软件的教学价值。

2025-04-15

计算机组成原理-自动生成组合逻辑电路实验报告

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计算机专业类课程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 学  院: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 专  业:软件技术 利用logisim平台中组合电路逻辑分析功能,通过输入其逻辑表达式和真值表自动生成组合逻辑电路。

2023-05-13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

提示
确定要删除当前文章?
取消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