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7.1 子网掩码——32位二进制构成,必须由连续的0和连续的1构成
一、基础背景
1.什么是网络?
可以实现信息传递,资源共享,由节点和连线构成的图。
由路由器、交换器进行连接设备 双绞线(光纤、同轴电缆)
2.第一台计算机
首台电脑于1946年2月14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占地170平方米,重达30吨,耗电功率约150千瓦,每秒钟可进行5000次运算。被美国国防部用来进行弹道计算。
二、基础知识
1.网络类型:
按地理覆盖范围来划分为三类:
局域网(LAN):某一地理区域内有计算机,服务器以及各种网络设备组成的网络。(范围几千米内)
城域网(MAN):在一个城市范围内所建立的计算机通信网络
广域网(WAN):通常覆盖很大的地理范围,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连接多和城市及国家,并能提供远距离通信,形成国际性的大型网络。例如:Internet
2.网络拓扑:
用传输介质(双绞线、光纤等)互联各种设备(计算机终端、路由器、交换机等)所呈现的结构化布局。
网络拓扑按形态来划分:
直线型的拓扑结构(总线型)
环形拓扑结构
星型拓扑结构
网状拓扑结构
3.扩展网络
方式一:增加网络节点——集线器
集线器环境下的问题:
(1)安全问题
(2)延迟问题——垃圾信息
(3)地址问题——区别和标识不同的设备
唯一性 MAC地址——介质访问控制层
格式的统一 二进制构成——48位,由16进制表示 前24位二进制表示不同的厂商, 后24位二进制表示厂商生产的编号
(4)冲突问题——CSMA/CD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 —— 排队
方式二:传输距离的延长
中继器(放大器):太老了~~
缺点:导致信号衰减—电压下降,信号失真
4.交换机——网桥升级版
用其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一对一的单播、完全没有冲突、无限的传输距离——利用端口密度
交换机的转发原理:
当一个数据包来到交换机后,交换机首先会记录,记录接口和收到的数据包中的源MAC地址,之后在进行转发,转发过层中会查看数据包中的目标MAC地址,如果目标在MAC地址表中有记录则直接根据MAC地址表记录的信息进行转发,如果没有记录,则会洪范
4.洪范
从除了接收到的交换机接口以外,向其他所有接口均复杂转发一份
5.VRP
华为公司数据通信产品的通用操作系统平台。
ARP—网络地址解析协议(已知一种地址获取另外一种地址的协议)
正向ARP—以致目标的ip地址获取目标MAC地址
反向ARP—以致目标的MAC地址获取目标地址的IP地址
免费ARP—检测IP地址是否冲突
<HUAWEI>system-view
[Huawei]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0
[Huawei-GigabitEthernet0/0/1]quit —回退
[Huawei-GigabitEthernet0/0/1]ip address 192.168.2.2 24—这里24等价于 255.255.255.0
[Huawei]display ip interface brief —查看接口IP地址情况 网关—就是和PC相连的路由器的接口IP地址
6.路由器
隔离洪范范围,转发一单播的流量
7.IP地址
在网络中用于标识的一个节点———网络设备的接口
IPV4: 32位分为四份,每份8位用八位二进制来表示一个十进制数
最小: 所有可变的二进制为全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