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QT移植到RK3568开发板

前言

在这里使用的是韦东山老师的RK3568开发板,接下来我将演示如何移植QT程序到该开发板。

我们需要先搭建开发环境,编译 rk3568 Linux SDK资源包。SDK包含了开发rk3568平台所需的各种软件组件、源代码、工具、库、文档以及示例代码等。这些资源旨在帮助开发人员基于rk3568芯片进行高效的软件开发、系统定制以及应用程序开发。下面将进行的操作皆在 Ubuntu20.04 上执行。

一、获取SDK

1. 安装依赖

编译 rk3568 Linux SDK包需要一些依赖,下面将进行安装依赖操作。

安装依赖之前,最好执行以下指令更新软件包:

sudo apt update

安装依赖:

sudo apt-get install curl python2 git ssh make gcc libssl-dev liblz4-tool expect \
g++ patchelf chrpath gawk texinfo chrpath diffstat binfmt-support qemu-user-static live-build bison \
flex fakeroot cmake gcc-multilib g++-multilib unzip device-tree-compiler python3-pip \
libncurses-dev python3-pyelftools vim mtd-utils

确保所有依赖安装完成。

编译sdk需要用到python3版本,执行以下指令切换python版本:

#将python链接到python3
sudo ln -sf /usr/bin/python3 /usr/bin/python
#查看默认Python版本
python -V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获取SDK资源包

执行以下指令获取百问网公司放在远程仓库上的SDK:

git clone https://e.coding.net/weidongshan/dshanpi-r1/rockchip-sdk.git
cd rockchip-sdk/
git clone https://e.coding.net/weidongshan/dshanpi-r1/external.git
git clone https://e.coding.net/weidongshan/dshanpi-r1/kernel.git
git clone https://e.coding.net/weidongshan/dshanpi-r1/u-boot.git
git clone https://e.coding.net/weidongshan/dshanpi-r1/buildroot.gi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DK稍微有点大,需要等待一会时间。

3. SDK工程目录介绍

拉取后,可以在当前路径下查看,目录结构如下:

.
├── app         #存放上层应用 app,包括 Qt 应用程序,以及其它的 C/C++应用程序。													
├── buildroot   #基于 Buildroot(2021)开发的根⽂件系统
├── build.sh -> device/rockchip/common/scripts/build.sh
├── device
├── envsetup.sh -> buildroot/build/envsetup.sh
├── external    #存放所需的第三方库,包括音频、视频、网络、recovery 等。
├── kernel      #Linux 5.10 版本内核源码。
├── Makefile -> device/rockchip/common/Makefile
├── output      #存放编译输出固件
├── prebuilts   #存放交叉编译工具链。
├── rkbin       #存放 Rockchip 相关的 Binary 和工具。
├── rkflash.sh -> device/rockchip/common/scripts/rkflash.sh
├── rockdev -> output/firmware  #编译SDK后才会出现		
├── tools       #存放常用的工具,包括镜像烧录工具、SD 卡升级启动制作工具、批量烧录工具等
└── u-boot      #基于 v2017.09 版本进行开发的 uboot 源码。

4. 获取补丁包

基于 100ask-rk3568 开发板,百问网提供了一个扩展补丁包,执行以下指令,获取扩展支持仓库,然后加以应用。

cd ~/
git clone https://e.coding.net/weidongshan/dshanpi-r1/RK3568-DshanPI-R1_SDK.git
cd RK3568-DshanPI-R1_SDK
cp ./* -rfvd ~/rockchip-sdk/

复制的时候,这里需要注意 rockchip-sdk 路径的位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编译固件

1. 选择板级配置文件

进入 SDK 包根目录,执行以下指令:

./build.sh lunch

选择 100ask_rk3568_defconfig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编译

在当前目录下,执行编译所有:

./build.sh

这个过程耗时较长,具体多久,根据电脑性能决定。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编译过程,可能你会遇到一下界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里需要选择相应的电压,根据以下电压设置进行选择:

&pmu_io_domains {
        status = "okay";
        pmuio2-supply = <&vcc3v3_pmu>;
        vccio1-supply = <&vccio_acodec>; /*3v3*/
        vccio3-supply = <&vccio_sd>;     /*3v3*/
        vccio4-supply = <&vcc_1v8>;
        vccio5-supply = <&vcc_3v3>;
        vccio6-supply = <&vcc_1v8>;
        vccio7-supply = <&vcc_3v3>;
};

如果电压值选择不正确,会提示编译错误。

3. 打包固件

编译时长较久,等待编译完成后,SDK 会自动把用于烧录的镜像 update.img 打包到 output/update/Image/ 下,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 配置 Qt5 支持

在 Buildroot 环境下通过 make menuconfig 配置 Qt5 支持。

首先我们进到rockchip-sdk/buildroot/output/rockchip_rk3568_100ask目录,输入make menuconfig: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配置 QT 支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配置完后保存并退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执行:

make savedefconfig

然后重新回到刚刚的~/rockchip-sdk目录编译固件,等待编译完成即可。
编译时长较久,等待编译完成后,SDK 会自动把用于烧录的镜像 update.img 打包到 output/update/Image/ 下,跟刚刚一样。

5. 烧写镜像

我们可以把镜像移动到 PC 端,烧写镜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开发板上电运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Linux中下载QT

1. 安装 Qtcreator

QtCreator 下载网址:https://download.qt.io/official_releases/qtcreator/

这里我使用的 qtcreator 版本为 5.12.9:

此安装过程类似 Windows 下应用的安装方法,一路点击下一步即可。

chmod +x qt-opensource-linux-x64-5.12.9.run
sudo ./qt-opensource-linux-x64-5.12.9.run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安装成功后打开QT,可以直接打开,也可以通过命令打开,命令如下:

./qtcreator.sh &

这里的“&”符号代表后台运行, 不占用控制命令终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创建第一个程序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

测试成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配置 QtCreator 开发环境

在这里我们配置 QtCreator 开发环境主要是为了方便将测试程序移植到Linux开发板上。

(1)打开选项界面

在 QtCreator 界面中,依次点击 tools -> option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选择编译器

在出现的选项对话框中,在左边点击 Kits,右边选择 Compilers 标签,并点击 Add 选择 Custom->C++ 和 C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设置编译器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填写以下内容: Compiler path , Make path 和 ABI; 填写完成后,点击 Apply 进行保存。

同理,也设置Custom->C然后保存,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添加 QT 版本

假设你已经按照上面编译出了 QT 的 SDK。 以 RK3568 为例,可以在 /home/ubuntu/rockchip-sdk/buildroot 下执行这个命令找到 qmake,记住它的目录:

find -name qmak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添加qmake路径:在 QT 设置界面中,选择 Qt Version 标签,在右侧点击“Add…”,会弹出对话框,切换目录到选择 qmake 文件后,点击 open 按钮,设置完成之后,点击 Apply 按钮保存。

注意:qmake 文件是 buildroot 编译根文件系统后生成的,文件在 buildroot 目录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配置 kit 标签

继续选择上边的Kits标签,点击右侧 Add,填写相应内容:

① Name:输入rk3568

② Sysroot:输入交叉编译工具链的目录

③ compiler:c和c++这两个选择框里,都选择Custom

④ Qtversio:选择上图中配置的“Qt5.15.8 (host) ”

配置完成后点击apply,点击OK。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四、移植第一个QT程序到RK3568开发板

1. 创建第一个移植程序

第1步 新建项目:

运行QtCreator后,在菜单栏选择 File -> New File or Project

选择项目类型:

在打开的对话框中,依次选择 Application -> Qt Widgets Application ,点击 Choose… , 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2步 输入项目名字、设置保存位置:

在弹出的Qt Widgets Application对话框中,设置项目名称为01_test,Create in一栏填写项目的存储路径,点击Next。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3步 设置构建系统,然后点击 Next 进入下一步,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4步 选择基类:

当前的的应用继承自哪种Widget,默认选择QMainWindow,然后点击 Next 进入下一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5步 默认none,继续点击nex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6步 选择之前添加好的 Kits,继续点击nex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7步 完成项目创建:

以上信息填写完后,点击Finish,完成01_test项目的创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编译QT程序

第1步 修改界面:

双击左侧的 Forms 里的 mainwindow.ui 文件,打开 Design 视图。

然后如下图所示,从左侧Display Widgets 栏目下,拖动 Label 和 PushPutton到中间的区域。

最后双击中间区域的Label还有Push Button 修改内容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2步 添加测试代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3步 构建:

点击左下角绿色按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4步 查看构建结果:

01_test 项目构建成功后,可以使用 file 命令查看该 APP 是否被编译为 ARM 架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五、在开发板上运行QT程序

1. 在ubuntu下使用ADB

ADB,全称为 Android Debug Bridge,是一个用于与安卓设备进行通信和调试的命令行工具,但现在不仅仅是安卓设备,在嵌入式开发中,很多 Linux 设备也同样支持 adb 调试,例如 Rockchip 平台。可以使用这个工具在Ubuntu上登录终端,也可以在Windows上登录终端。

在ubuntu使用ADB步骤如下:
1.打开VMware,进入ubuntu系统,点击虚拟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找到开发板的ADB端口,断开与主机(windows)的连接连接至ubuntu。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下载adb工具:

sudo apt update
sudo apt install adb

下载完成后,执行以下指令,查看是否下载成功:

ubuntu@ubuntu2004:~$ adb version
Android Debug Bridge version 1.0.39
Version 1:8.1.0+r23-5ubuntu2
Installed as /usr/lib/android-sdk/platform-tools/adb
ubuntu@ubuntu2004:~$ 

使用adb登录之前,执行以下指令,查看是否能列出开发板设备并且是否可用。

ubuntu@ubuntu2004:~$ adb devices
List of devices attached
cca7b8659f061daf	device

ubuntu@ubuntu2004:~$

2. 开发板测试

上电开发板,通过adb传输QT程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然后执行该文件:点击按钮然后显示文本 test OK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开发板显示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Ubuntu上的Qt程序交叉编译至RK3568开发板 #### 准备工作 为了成功完成Ubuntu系统的Qt应用程序向RK3568开发板移植,需先确认已安装必要的工具链以及配置好环境变量。这通常涉及下载并设置特定于目标硬件平台(即RK3568)的GCC交叉编译器,并将其路径加入到当前用户的PATH环境中[^1]。 #### 配置Qt构建环境 接下来,在Ubuntu主机上获取适用于嵌入式Linux设备的Qt源码包。对于版本控制,建议选用稳定版如Qt 5.x系列中的某个长期支持(LTS)版本。解压后进入源文件夹,通过指定`-extprefix`参数来定义外部安装位置,同时利用`configure`脚本来定制化编译选项,确保选择了正确的QPA(Quick Platform Abstraction)插件以适配ARM架构下的图形界面渲染需求[^2]。 ```bash ./configure -release -confirm-license \ -device linux-rk3568-g++ \ -device-option CROSS_COMPILE=arm-linux-gnueabihf- \ -sysroot /path/to/sysroot \ -prefix /usr/local/qt5pi \ -extprefix $HOME/raspberry_pi/qt5pi \ -hostprefix /opt/qt5 \ -no-use-gold-linker \ -reduce-relocations \ -nomake examples \ -nomake tests \ -skip qtwebengine ``` 上述命令片段展示了如何针对RK3568调整Qt框架的核心组件及其依赖库的编译过程。注意替换`/path/to/sysroot`为实际的目标根文件系统所在目录;而`CROSS_COMPILE`后的前缀应指向之前准备好的交叉编译工具链的位置[^3]。 #### 编写项目.pro文件 创建一个新的`.pro`工程描述文件用于管理项目的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这里可以添加额外的宏定义或链接标志以便更好地适应不同的部署场景: ```qmake QT += core gui widgets network multimedia multimediawidgets CONFIG += c++17 console TARGET = MyAppName TEMPLATE = app SOURCES += main.cpp \ widget.cpp HEADERS += widget.h LIBS += -L/path/to/additional/libraries -lmylibname INCLUDEPATH += /path/to/include/files ``` 此段代码说明了怎样在`.pro`文件中声明所需的Qt模块、编译模式以及其他可能影响最终可执行二进制文件特性的属性。特别是当涉及到多媒体功能时,记得包含相应的类目以充分利用底层硬件加速特性。 #### 执行交叉编译流程 一旦所有的前期准备工作都已完成,则可以通过调用先前生成的自定义`qmake`来进行具体的编译操作。假设已经按照前述指导完成了整个Qt套件的初次编译与安装,那么现在只需简单地导航到待处理的应用程序源码树顶端,接着输入如下指令即可启动正式的跨平台编译作业: ```bash $HOME/qt-everywhere-opensource-src-5.15.8/install/bin/qmake myproject.pro make ``` 以上步骤概括了一个典型的从Ubuntu桌面端到RK3568 ARM处理器驱动的嵌入式装置间的Qt应用迁移案例。当然,具体细节可能会因个人偏好或是特殊业务逻辑的要求有所不同,但总体思路保持一致。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热爱嵌入式的小佳同学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