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考研计算机组成原理
文章平均质量分 89
为了前进而后退,为了走直路而走弯路
https://darling-123456.github.io/个人博客网站,欢迎访问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26考研 | 王道 | 计算机组成原理 | 七、输入输出系统
在配有通道的计算机系统中,用户需要输入输出时,引起的中断是 访管中断 (因为这时调用的是系统提供的接口,要去请求操作系统服务,此时会使得访管中断)原创 2025-06-13 22:45:01 · 944 阅读 · 0 评论 -
26考研 | 王道 | 计算机组成原理 | 六、总线
计算机使用总线结构便于增减外设,同时减少信息传输线的条数总线简图总线的物理实现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部件发送信息,但是各个部件可以同时从总线接收数据在总线上,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主设备控制总线传输操作总线的特性1.机械特性:尺寸、形状、管脚数、排列顺序2.电气特性:传输方向和有效的电平范围3.功能特性:每根传输线的功能(地址、数据、控制)4.时间特性:信号的时序关系串行总线抗干扰能力比较强。并行总线与串行总线并不一定谁就比谁快,并行总线工作频率高的时候会有严重干扰,所以频率不能太高。原创 2025-06-13 22:44:10 · 608 阅读 · 0 评论 -
26考研 | 王道 | 计算机组成原理 | 五、中央处理器
在ALU的输出端加一个暂存寄存器,等R0送到总线上的信号稳定之后,ALU把运算的结果放到暂存寄存器中,在ALU的输出稳定之后,让三态门导通,把运算结果送到内部总线上,给R0的输入端加上有效的电信号,就会把运算的结果输入到R0寄存器中。ALU,通用寄存器,状态寄存器,Cache,MMU,浮点运算逻辑,异常和中断处理逻辑等都是指令执行过程中数据流经的部件,都属于数据通路的一部分。4.外中断:和你自己没关系,旁边来了个妹妹,打断了你的学习,你看了十分钟又灰溜溜的做题,这就是外中断,和你自己(CPU)没关系。原创 2025-06-13 22:42:45 · 913 阅读 · 0 评论 -
单周期cpu和多周期cpu、单周期数据通路和多周期数据通路与总线结构数据通路和专用数据通路的关系
单周期CPU:控制信号静态、部件一次性使用 →简单但低效。多周期CPU:控制信号动态、部件可复用 → 复杂但高效。这种差异正是多周期CPU能突破单周期性能瓶颈的关键。原创 2025-06-06 16:14:36 · 1004 阅读 · 0 评论 -
26考研 | 王道 | 计算机组成原理 | 四、指令系统
接下来四句指令都是给下层函数add传递参数,需要倒腾一遍,先把temp1放到寄存器,再从寄存器放回主存的对应地址(不从主存直接写到主存是因为汇编的源操作数和目的操作数不可以同时是主存)等到取指令取完第M+3条指令之后,PC值就会变为M+4,而不是M+3,所以相对寻址(跳转指令)就得按照PC=M+4来算,也就是补码表示的-4。有的复杂指令用硬件实现困难,那就把组成复杂指令的一些简单的指令存储起来(微程序),完成这个复杂指令。图中的指令字长是变化的,不是右边的16bit,所以才会每次读入一个字。原创 2025-06-05 22:50:15 · 1248 阅读 · 0 评论 -
26考研 | 王道 | 计算机组成原理 | 三、存储系统
相同容量:在两者容量相同的地方,还是双通道,但是在低容量没有了的地方,而高容量内存条还有内存的地方,那其实就相当于单通道了。用游戏来说的话,如果正好放在了低地址的地方,即双通道的地方,那运行速度就快,但是如果不巧被放到了高地址的地方,那就还是单通道,性能会很不稳定。就是RAID0是一个逻辑盘,是通过磁盘1和磁盘2映射而来,比如RAID0的第一个存储单元的数据存放在磁盘1的第一个单元和磁盘2第一个单元,那我们读取逻辑盘的时候就相当于有两个磁盘同时为我们工作,可以实现并行访问,提高速度。原创 2025-06-05 20:17:02 · 1062 阅读 · 0 评论 -
26考研 | 王道 | 计算机组成原理 | 一、计算机系统概述
计算机组成原理中的“存储程序”工作方式是由冯·诺依曼于1945年提出的核心设计思想,其核心是将程序和数据以二进制形式预先存储到计算机内存中,由控制器自动按顺序执行指令,实现自动化运算。往主存中写就是在MAR写地址,MDR写数据,表明CPU想把MDR的数据存在哪里,然后存储器根据MAR地址把MDR存在相应的位置。以存储器为中心,输入的数据直接交给存储器,输出的时候也由存储器直接给输出设备,更多的解放运算器的运算时间。:注意与存储器的容量或者文件的大小中的K、M、G、T的区别。原创 2025-05-15 15:52:20 · 1662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