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引言: 分析常见的传感器的电路原理、向大家提供一些ADC常见的滤波算法的实现, 介绍声、光、热、电、力、气和磁传感器的大致工作原理。
目录
一、常见传感器工作原理
1.声音传感器-动圈&电容咪头
参数:
1、灵敏度 : 单位应变所引起相应值的变化
2、频率响应
3、指向性
4、输出阻抗
5、动态范围
6、瞬态响应
动圈式传声器:
动圈式传声器和动圈扬声器类似,优点是使用简单,可靠,不需要前置放大器和极化电压,但瞬态响应特性和高频特性不如电容式传声器。声波驱动振膜振动,从而切割磁感线,在振
膜两侧产生感生电动势,进而产生电流,将声音转换为对应的电信号。效率一般较低。大致工作原理总结如下: 声波驱动振膜, 导致振膜发生震动,在震动的同时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 接着产生电流, 声音越大, 所产生的电流越大。
电容式传声器/静电传声器:
其拾音头(极头)是一个平板电容器。声波驱动振膜振动,改变两极板之间的距离,使得电容量发生变化,导致电回路中的电流 变化,从而产生一个交流变化的输出电压。 极头的电容C很小,输出阻抗很高,所以一般需要前置放大器电路,形成阻抗转换器,将高阻抗转变为低阻抗输出。
题外话: 什么是阻抗匹配
图片来源: 【什么是阻抗匹配?这样理解真的太简单了!】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Um4y1J7QGvd_source=c32ad168c898f4f780941817d2987885
阻抗匹配的概念: 阻抗匹配是指信号源, 传输线, 负载之间的一种搭配方式。
在低频电路中, 如图所示:
假如电源和内阻的大小是固定的, 当RL变大的时候, RL上的电压会增大, 电路上的整体电流就会减小,反之, 当RL变小的时候, 负载上的电压会减小, 电路中的电流会增大,聪明的伙伴会发现当负载和电源的内阻相等的时候, 负载可以会的最大的功率, 此时就是一种阻抗匹配。
而在高频电路中, 由于存在传输线效应, 当信号的频率很高的时候, 信号的波长就会很短, 波长 = 光速 / 频率。当信号的波长和信号线的长度可以比拟的时候, 就会存在信号的失真。
就是两个反射信号和电源信号二者叠加在一起, 就引起了信号的失真。在实际的电路中我们总是希望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阻抗处处相等, 这样就会让传输到负载的信号和反射的信号相互抵消。
反射系数为0, 消除干扰。
典型的声音传感器的测量电路
2.光传感器-光敏电阻
光敏电阻或光导管,常用的制作材料为硫化镉,另外还有硒、硫化铝、硫化铅和硫化铋等材料。这些制作材料具有在特定波长的光照射下,其阻值迅速减小的特性。这是由于光照产生的载流子都参与导电,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作漂移运动,电子奔向电源的正极,空穴奔向电源的负极,从而使光敏电阻器的阻值迅速下降
总结: 因为光敏电阻的材料特性, 当光强发生变化的时候, 其电阻值会发生变化。
题外话: 什么是零点漂移
对一个放大电路, 不叫信号输入的时候, 让其工作在静态工作点, 也就是只加直流电压, 输出端也就是Uce的电压会随着电源的波动、以及温度的影响而改变, 如果是直接耦合的多级放大电路,这种现象会被逐级放大, 导致得到的结果逐渐偏离预期。最简单的抑制方法就是使用差分电路抑制, 使用差分电路之后, 结果等于两个管子的输出电压相减, 因为两个管子都会受到温度的影响,二者相减消除掉不正确的结果。
光照强度的典型测量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