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中心架构
文章平均质量分 64
my2005lb
有乐观的心态,性格沉稳,不事张扬(http://www.cdus.org)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虚拟化数据中心一般架构
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虚拟化数据中心做为支撑本单位下一步基础设施运营,这里给出通用型的虚拟化数据中心架构,这种模式应能够应用当前绝大多数用户场景(支撑100至2000虚拟主机)。 整个架构分为服务器、统一存储、数据中心网络、数据中心软件平台,下面分别介绍各自的实施原则: (1)服务器:由标准机架服务器组成计算节点,节点上安装虚拟化软件(ESX、XEN、KVM等),形成一个原创 2013-02-25 21:13:16 · 1419 阅读 · 1 评论 -
Libvirt库对虚拟化开发的价值
当前市面上多种虚拟化平台在支撑着各类用户的各种基础数据中心,有时候比较幸运用户统一虚拟化平台,如仅依赖于vmware,当然也面临其他用户同时混合多种虚拟化平台搭建自己的数据中心。不同的虚拟化平台存在对于用户来讲是福音,至少有了货比三家的机会;但对于开发者来讲,并不一定是好事,至少同样的功能针对不同的虚拟化平台要重新实现一遍。 当前流行的针对虚拟化的二次开发,要么是调用平台对外提供的原创 2013-03-09 22:27:28 · 2157 阅读 · 0 评论 -
C+libvirt获取KVM存储池信息
分享一段代码,可以获取指定虚拟化宿主机器上的存储池信息,如:存储池名称、存储池容量、存储池状态、存储池可用、总计以及已使用容量,代码如下: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virConnectPtr conn; conn = virConnectOpen("qemu:///system");原创 2013-03-09 22:33:26 · 1885 阅读 · 0 评论 -
Hadoop集群(三节点)安装与部署
1.2.1 环境准备环境由三台服务器组成,分别为目录节点,内容节点,服务器列表如下所示:表1 主机环境准备IP机器名称10.0.0.201m1.hadoop10.0.0.209s1.hadoop10.0.0.211s2.hadoop下原创 2013-03-03 20:37:46 · 2025 阅读 · 0 评论 -
渐进式Hadoop学习方案
近期为一些用户培训Hadoop技术,最近也有一些同事、网友开始向我咨询这一方面的问题,很多初学者很难理清Hadoop到底是什么,甚至Hadoop与虚拟化、云计算的关系。 这里给出一个渐进式的学习与进阶方案: (1)先搭建一个单节点的 Hadoop平台,先将那些疑问放一边,先去学习如何搭建这个平台; (2)尝试用Hadoop管理各类文件,尝试将数据存放于其非关系型数据库中,尝试原创 2013-03-02 21:58:55 · 834 阅读 · 0 评论 -
单节点Hadoop安装过程
1.1.1 环境准备本次由一台centos虚拟服务器搭建hadoop平台,机器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主机环境准备名称信息IP10.1.1.20hostnameMaster.hadoop 为方便使用,现给出主机环境方面需要修改的地方:原创 2013-03-02 22:05:08 · 1648 阅读 · 0 评论 -
中小型机构通用虚拟化架构
对于中小型机构,如:人数在200人之内,预算不太多,如何规划与实现私有云数据中心,这里给出一些建设性意见:一、需求分析: 通常这类机构所需要的计算资源在300-500虚拟主机之间,生产型存储约10T-50T之间,灾备型存储约为1:0.6,为6T至30T之间。网络压力通常在30-100M网络出口,内部在千兆网左右,应用集中在:内部业务系统、内部VDI系统、数据共享平台、公共门户及OA系统等原创 2013-05-28 22:06:32 · 966 阅读 · 0 评论 -
云点论坛
云点论坛成立于2010年3月1日,立足于云计算私有云数据中心领域,其主要目标是:面向各级各类数据中心运维同事,打造领先的云计算私有云数据中心技术交流互动社区。背景简介信息化已经进入了云计算、大数据时代,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的数据中心(信息中心、网络中心)均面临着由传统IT数据中心向云计算特别是私有云数据中心的演进。演进过程中需要大量诸如:架构技术、运维技术、运维管理等方面观点的碰撞、技术的交原创 2013-08-05 12:48:10 · 1125 阅读 · 0 评论 -
点评《云计算:从基础架构到最佳实践》
《云计算:从基础架构到最佳实践》一书在当前林林总总有关云计算的书籍中,该书有其独到之处,值得IT内人士以及广大云计算技术探究者们一读,特别是对有意规划和建设“私有云数据中心”一类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单位和专业技术人员,更是极具参考价值。 该书作者试图站在全局的高度,以开阔的视野介绍云计算的全貌及不断演进的历史轨迹,力图呈现一个脉络缜密、清晰的云转载 2013-08-28 20:15:27 · 1743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