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L 兼容开发过程框架解析
1. 软件开发工件概述
软件开发过程中会产生各种管理产品,这些产品被称为软件开发工件。例如,用例模型是一种软件开发工件类型,而一组具体的用例、参与者及其关系(由用例图表示)则是软件开发工件实例。
1.1 工件类型的方法
工件类型有两种方法:
- 构造器 :描述如何创建工件的方法。
- 质量保证方法 :如完整性和一致性检查。
1.2 工件的属性
工件具有特定于实例的属性,包括名称、版本、表示形式(通常包含图表、表格或文本)、状态(如草稿、完成、测试)、对其他软件开发和管理工件的引用,以及创建和修改工件的人员及时间等属性。此外,工件类型还具有特定于类型的属性,如目的、推荐的表示形式和工件类型的所有者。
2. 软件开发和管理工件的静态结构
2.1 不同视角和粒度级别
软件系统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和粒度级别进行表示。在每个视角和粒度级别上,一个 UML 兼容的系统可以由四个工件来描述:分类器之间的静态关系、分类器之间的动态交互、分类器的职责和分类器的生命周期。
2.2 视角示例
- 逻辑视图 :从子系统和类的角度描述产品的逻辑结构,包括它们的职责、关系和交互。
- 协作视图 :识别与系统参与者、子系统、类、组件和节点的协作类型。
- 部署视图 :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