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量子物理学早期实验与理论探索

量子物理学早期实验与理论探索

1. 早期实验

在量子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众多早期实验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为后续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1.1 光电效应实验

光电效应实验装置中,光阴极和阳极置于抽成真空的玻璃外壳内。当光照射光阴极时,电子被发射出来,通过阳极收集并由电流表测量电流。阳极和光阴极之间的电位差是可变的,可为正或负。若阳极电压足够负,可排斥发射出的电子,阻止其被收集和检测。

在固定光强(I)的情况下,绘制阳极电压(V_A)与阳极电流(I_A)的关系图。从不同光强的假设数据可知,当(V_A)足够高时,阳极电流会饱和,但使电子折返的截止电压(V_A = -V_S)与光强无关。这明确表明电子的动能并非由光强决定。

爱因斯坦用光量子(光子)解释了这些数据。每个光子携带的能量符合(E = h\nu)((h)为普朗克常量,(\nu)为光的频率)。电子获得的动能(K_E)取决于每个光子的能量,而非每秒照射到光阴极的光子数量。爱因斯坦给出了光子能量(h\nu)、电子动能(K_E)和截止电压(V_S)之间的关系:
(K_E = h\nu - eV_S)
其中,(e)为电子电荷量。由于(W = eV_S)为逸出功(不同光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不同),上式可写成:
(K_E = h\nu - W)
这就是著名的爱因斯坦关系式。该解释清晰地表明光具有粒子特性,这在当时是具有革命性的,因为此前人们早已熟知光的波动特性。

1.2 弗兰克 - 赫兹实验

弗兰克 - 赫兹实验为原子能级的量子化提供了早期证据。实验装置由阴极(C)、阳极(A)和位于两者之间的栅极(G)组成,整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