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struct 中的member variable 的offset的宏定义

本文详细解析了C语言中的offsetof宏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场景。通过对宏定义的逐步拆解,帮助读者理解如何通过offsetof宏获取结构体成员相对于结构体起始位置的偏移量。此外,还提供了具体的代码示例来演示宏的实际运用。

转自:

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3-01/78004.htm


1.offset宏讲解

#defineoffsetof(TYPE, MEMBER) ((size_t) &((TYPE*)0)->MEMBER)

对这个宏的讲解我们大致可以分为以下4步进行讲解:

1>((TYPE *)0 )  将0地址当作是一个TYPE类型的实例对象的地址强制 "转换" TYPE结构类型的指针;

2>((TYPE*)0)->MEMBER 访问TYPE类型实例对象中的MEMBER数据成员;

3>&(( (TYPE *)0 )->MEMBER)取出TYPE类型实例对象中的数据成员MEMBER的地址;

4>(size_t)(&(((TYPE*)0)->MEMBER))结果转换为size_t类型。

宏offsetof的巧妙之处在于将0地址强制转换为TYPE结构类型的指针,TYPE结构以内存空间首地址0作为起始地址,则成员地址自然为偏移地址。可能有的读者会想是不是非要用0呢?当然不是,我们仅仅是为了计算的简便。也可以使用是他的值,只是算出来的结果还要再减去该数值才是偏移地址。来看看如下的代码:

 #include<stdio.h>

 #defineoffsetof(TYPE, MEMBER) ((size_t) &((TYPE *)4)->MEMBER)

  structtest_struct {

         int num;

         char ch;

         float f1;

  };

 int main(void)

  {

   printf("offsetof (struct test_struct,num)=%d\n",offsetof(structtest_struct,num)-4);

   printf("offsetof (structtest_struct,ch) =%d\n",offsetof(structtest_struct,ch)-4);

   printf("offsetof (struct test_struct,f1)=%d\n",offsetof(structtest_struct,f1)-4);

         return 0;

  }

运行结果为:

jibo@jibo-VirtualBox:~/cv_work/work/list/offset$ ./main

offsetof (structtest_struct,num) =0

offsetof (structtest_struct,ch) =4

offsetof (structtest_struct,f1) =8

为了让大家加深印象,我们在代码中没有使用0,而是使用的4,所以在最终计算出的结果部分减去了一个4才是偏移地址,当然实际使用中我们都是用的是0。

二.举例体会offsetof宏的使用:

 #include<stdio.h>

 #defineoffsetof(TYPE, MEMBER) ((size_t) &((TYPE *)0)->MEMBER)

  structtest_struct {

         int num;

         char ch;

         float f1;

  };

 int main(void)

  {

     printf("offsetof(struct test_struct,num) =%d\n",offsetof(structtest_struct,num));

   printf("offsetof (structtest_struct,ch) =%d\n",offsetof(structtest_struct,ch));

   printf("offsetof (struct test_struct,f1)=%d\n",offsetof(structtest_struct,f1));

         return 0;

  }

执行结果为:

jibo@jibo-VirtualBox:~/cv_work/work/list/offset$ ./main

offsetof (structtest_struct,num) =0

offsetof (structtest_struct,ch) =4

offsetof (structtest_struct,f1) =8

进行编码规范: 1、标准变量类型 禁止使用C语言的标准变量类型。 请使用共通头文件“aip_common.h”中定义了标准类型,如下: #ifndef AIP_COMMON_H #define AIP_COMMON_H typedef unsigned char U1; typedef unsigned short U2; typedef unsigned int U4; typedef long unsigned int U8; typedef signed char S1; typedef signed short S2; typedef signed long S4; typedef signed long long S8; typedef U1* U1P; typedef U2* U2P; typedef U4* U4P; typedef U8* U8P; typedef S1* S1P; typedef S2* S2P; typedef S4* S4P; typedef S8* S8P; typedef void* VDP; #define U1_MAX 0xFFU #define U1_MIN 0x00U #define S1_MAX 0x7F #define S1_MIN 0x80 #define U2_MAX 0xFFFFU #define U2_MIN 0x0000U #define S2_MAX 0x7FFF #define S2_MIN 0x8000 #define U4_MAX 0xFFFFFFFFUL #define U4_MIN 0x00000000UL #define S4_MAX 0x7FFFFFFFL #define S4_MIN 0x80000000L #define U8_MAX 0xFFFFFFFFFFFFFFFFULL #define U8_MIN 0x0000000000000000ULL #define S8_MAX 0x7FFFFFFFFFFFFFFFLL #define S8_MIN 0x8000000000000000LL #define TRUE 1 #define FALSE 0 #define ST struct #define EN enum #endif /* AIP_COMMON_H */ 2、变量: Format type [dt][s][a][module][variable]; Length of Identifier 最多32个字符 [dt]变量类型 标准类型 u1, u2, u4, u8, s1, s2, s4, s8 结构体类型 st 枚举类型 en 共用体类型 MISRA-C中禁止使用 函数指针类型 fp 变量指针类型 u1p, u2p, u4p, s1p, s2p, s4p, s8p, stp 空指针类型 vdp [s]作用域 ※ 函数域内的自动变量 t 函数阈内的参数变量 a 文件阈内的static变量 s 文件域内外的extern变量 g [a]数组 ※ 维数=0 无修饰字符 维数=1 p 维数=n p[n] [module]模块名 [variable]变量名 有const修饰 只能使用大写字母 无const修饰 只能使用小写字母 3、函数 Format type [dt][s]_[module]function; Length of Identifier 最多32个字节 [dt]返回值类型 标准类型 u1, u2, u4, u8, s1, s2, s4, s8 结构体类型 st 枚举类型 en 共用体类型 MISRA-C中禁止使用 变量指针类型 u1p, u2p, u4p, s1p, s2p, s4p, s8p, stp 空指针类型 vdp [s]作用域 static函数仅在文件内 s extern函数在文件内外 g [module]模块名 [function]函数名 大小写字母均可使用 [parameter]形参名 3.3. 命名规则:遵从定义变量的命名格式 ※:函数原型声明时,必须定义形参。 ※函数内不会修改的参数,必须加上“const”修饰符。 4、注释必须是英文,不要使用“//”注释,不要跨行使用注释。在每一行,分别使用“/”和“/”来注释“/”后面和“/”的前面,插入空格 每个函数前面都要加注释,形如: /===================================================================================================================================/ /* Function Name: v_g_SYMBOL_saveFile / / --------------------------------------------------------------------------------------------------------------------------------- / / Description: Saves user-defined symbol pairs to Symbol.txt file after validation / / Arguments: const U2 *u2p_g_FILE_folder_path_p : Folder path / / const U2 u2p_a_SYMBOL_user_input : User input symbols / / Return: void / /===================================================================================================================================/ 5、{每个左大括号都要另起一行 6、所有判断语句,if while等只能是判断语句,不能嵌套函数 7、每个函数最多一个出口 8、返回值是一个变量,或者直接写一个值,不要写公式 9、结构体: Format typedef struct{ [member] … }ST_[module]_[variable]; Length of Identifier 最多32个字符 [module]模块名 [variable]变量名 只能使用大写字母 [member] 成员名称需要按照3.3. 变量的规定。 禁止使用位域类型定义。 不过,Micro Controller Vendor提供的Micro-Controller的控制寄存器定义除外。 10、不要用常数,用魔法数字,如果是全是常数的公式,可以在宏里面定义 分模块,分别给出每个文件的具体代码
最新发布
09-03
<think>首先,用户的问题是关于宏定义和结构体的。用户问:“我想将宏定义的配置信息转换为结构体 请问宏定义的配置信息是否可以替换为使用struct结构体实现”。我需要基于系统级指令和提供的引用来回答。 系统级指令: - 所有行内数学表达式必须使用$...$格式。 - 独立公式使用$$...$$格式。 - LaTeX语法正确。 - 使用中文回答。 - 生成相关问题。 - 回答中引用的段落末尾自然地添加引用标识。 - 回答结构清晰,帮助用户逐步解决问题。 - 保证回答真实可靠。 参考的引用内容: - [^1]:在C和C++中,宏定义不能放在结构体中,因为语法不支持,会引发问题。宏定义是预处理阶段文本替换,而结构体是数据类型。正确做法是将宏定义放在结构体定义之前或头文件中。 - [^2]:宏定义的作用域是文件范围,放在结构体中不会限制作用域,只是为了代码直观。 - [^3]:提到了offsetof宏和#pragma修改。 - [^4]:展示了使用宏来定义结构体的代码示例。 用户的问题:用户想将宏定义的配置信息转换为结构体,询问是否可以用struct结构体实现。 关键点: - 宏定义通常用于定义常量、配置参数等。 - 结构体用于组织数据。 - 根据引用[^1],宏定义不能直接放在结构体中,但可以将宏定义的配置信息转换为结构体的成员变量。 我的回答应该: 1. 确认是否可行:是的,宏定义的配置信息可以转换为结构体。 2. 解释为什么和如何做。 3. 提供示例或步骤。 4. 引用相关引用。 5. 生成相关问题。 结构化回答: - **引言**:直接回答用户问题,确认可以替换。 - **解释原因**:基于引用,说明宏和结构体的区别,以及为什么转换是可行的。 - **如何实现**:给出具体步骤或示例。 - **注意事项**:提到潜在问题,如作用域、初始化等。 - **生成相关问题**:在末尾添加相关问题。 语言:全程使用中文。 数学表达式:用户问题中没有涉及数学,但如果需要,我会用$...$格式。例如,如果提到偏移量计算,可以用$offsetof$。 引用标识:在回答中自然地添加引用,如[^1]。 示例代码:如果提供代码,使用代码块格式。 相关问题:生成2-3个相关问题。 大纲: 1. **回答用户问题**:是的,宏定义的配置信息可以替换为struct结构体实现。这可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2. **解释**: - 宏定义是预处理指令,用于文本替换;结构体是数据类型,用于封装数据。 - 根据引用[^1],宏定义不能放在结构体内部,但可以定义结构体来包含这些配置信息。 - 例如,如果宏定义如`#define MAX_SIZE 100`,可以改为结构体成员`int max_size;`。 3. **实现步骤**: - 定义结构体,成员变量对应宏定义的配置。 - 初始化结构体实例。 - 使用结构体成员代替宏。 - 参考引用[^4],使用宏来简化结构体定义和初始化,但这不是必须的。 4. **优点**: - 更好的作用域控制。 - 类型安全。 - 易于修改和扩展。 5. **注意事项**: - 宏定义的作用域是全局的,而结构体实例的作用域可以限制。 - 如果配置是常量,可以考虑使用const变量或枚举。 6. **生成相关问题**:在末尾添加相关问题。 相关问题想法: 1. 如何将宏定义的常量转换为结构体成员? 2. 使用结构体代替宏定义配置有什么优缺点? 3. 在C语言中,如何动态修改结构体中的配置信息? 最终回答结构: - 开头:直接回答。 - 主体:逐步解释。 - 结尾:相关问题。</think>### 宏定义的配置信息是否可以替换为struct结构体实现? 是的,**宏定义的配置信息完全可以替换为使用struct结构体实现**。这种转换不仅能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还能避免宏定义带来的潜在问题(如作用域混淆和类型不安全)。下面我将逐步解释原因、实现方法及注意事项,确保回答真实可靠。 #### 1. **为什么可以替换?** - **宏定义的局限性**:宏定义(如`#define MAX_SIZE 100`)是预处理阶段的文本替换,不涉及数据类型或作用域规则。它全局有效,容易导致命名冲突和调试困难[^1]。 - **结构体的优势**:结构体(`struct`)是一种数据类型,能封装多个配置参数为成员变量(如`int max_size;`)。这提供了类型安全、作用域控制(如局部变量或指针传递),并支持运行时修改,比宏更灵活[^1][^4]。 - 根据引用[^1],宏定义不能直接放在结构体内部(语法错误),但配置信息本身可以迁移到结构体成员中,符合C/C++最佳实践。 #### 2. **如何实现替换?** 替换的核心步骤是将宏定义的常量或参数转换为结构体成员。以下是具体方法(以C语言为例): **步骤1: 定义结构体类型** 创建一个结构体,成员变量对应原宏定义的配置信息。例如: ```c // 原宏定义 #define MAX_SIZE 100 #define TIMEOUT 5 // 替换为结构体 typedef struct { int max_size; // 对应MAX_SIZE int timeout; // 对应TIMEOUT } Config; ``` **步骤2: 初始化结构体实例** 使用构造函数或初始化宏来设置默认值(参考引用[^4]的`INIT_PERSON`宏): ```c // 初始化宏(可选) #define INIT_CONFIG(cfg, size, time) do { \ (cfg).max_size = (size); \ (cfg).timeout = (time); \ } while(0) int main() { Config my_config; INIT_CONFIG(my_config, 100, 5); // 初始化 // 或者直接赋值:my_config.max_size = 100; } ``` **步骤3: 使用结构体成员代替宏** 在代码中访问成员变量而非宏: ```c // 原使用宏 int buffer[MAX_SIZE]; // 替换为结构体成员 int buffer[my_config.max_size]; ``` **完整示例**(基于引用[^4]的代码风格): ```c #include <stdio.h> // 定义配置结构体 typedef struct { int max_size; int timeout; } Config; // 初始化宏(简化版) #define INIT_CONFIG(cfg, size, time) do { \ (cfg).max_size = (size); \ (cfg).timeout = (time); \ } while(0) int main() { Config config; INIT_CONFIG(config, 100, 5); // 初始化 printf("Max size: %d, Timeout: %d\n", config.max_size, config.timeout); // 输出:Max size: 100, Timeout: 5 return 0; } ``` #### 3. **优点与注意事项** - **优点**: - **作用域控制**:结构体实例的作用域可限定(如函数内),避免宏的全局污染[^1][^2]。 - **类型安全**:成员变量有明确类型(如`int`),减少宏替换导致的隐式错误。 - **动态修改**:配置可在运行时调整(如`config.timeout = 10;`),而宏是编译时固定。 - **可维护性**:结构体集中管理配置,便于扩展(如添加新参数)[^4]。 - **注意事项**: - **性能影响**:结构体访问比宏替换稍慢(间接内存访问),但在多数场景可忽略。 - **常量处理**:如果配置是只读常量,建议使用`const`成员或枚举(如`const int max_size;`)。 - **宏的辅助作用**:结构体定义本身可用宏简化(如引用[^4]的`DEFINE_STRUCT`),但这不是必须的。 - **偏移量计算**:如果需获取成员内存偏移,可用`offsetof`宏(如`offsetof(Config, timeout)`)[^3]。 #### 4. **何时不建议替换?** - **简单常量**:如果配置是单个全局常量(如$\pi$值),宏可能更简洁。 - **平台特定代码**:宏常用于条件编译(如`#ifdef DEBUG`),结构体无法替代此功能。 - **性能敏感场景**:嵌入式系统中,宏的无开销替换可能更优。 总之,将宏定义的配置信息转换为结构体是**推荐的做法**,尤其在复杂项目中能显著提升代码质量。实践中,请根据引用[^1]和[^4]的建议,将宏定义放在结构体外部,仅将配置值作为成员封装[^1][^4]。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