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负载生成与性能评估:UniLoG的创新应用
1. 背景与动机
随着对计算机网络服务需求的用户数量持续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尤其是移动网络和互联网领域,每个用户产生的流量也在显著增加。据估计,到2016年底,全球互联网每年的IP流量将超过1ZB(= 1021字节)。同时,随着视频通信的日益普及以及用户对视频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数据传输所需的数据速率也变得越来越具有挑战性。
尽管网络组件的性能也在以惊人的速度提升,如计算机硬件(多核处理器)、交换节点(光交换机)以及数据传输介质和技术(光传输和无线电传输),但预计待传输流量的极快增长仍将导致即使在目前新兴的高速网络中也会出现众多瓶颈。因此,对通信系统和计算机网络进行性能评估显得尤为重要,需要能够分析计算机网络对特定背景负载或流量峰值的反应的方法和工具。
2. UniLoG的提出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一种名为UniLoG的通用负载(或流量)生成器应运而生。其目标是能够在计算机网络中生成高度逼真的流量。UniLoG的工作方式是:负载生成器产生请求序列(代表负载),这些请求以与真实服务用户在服务接口处向提供服务的组件提交请求相同的方式,在计算机网络内的服务接口处进行提交。请求执行后,会发起通过数据单元(如视频帧、TCP段、IP数据包或以太网帧)的通信,最终代表网络中的流量。
3. 主要贡献
3.1 形式化描述技术
UniLoG采用了一种形式化描述技术(LoadSpec),它允许基于一系列抽象请求以统一的方式描述负载,这些抽象请求独立于负载生成所基于的具体接口。
3.2 多种负载模型
涵盖了多种负载模型,如语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