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微储能系统与双向电子转换器拓扑解析
1. 常见储能技术介绍
1.1 高温电池
- 钠硫(NaS)电池 :电极包含熔融硫和熔融钠,采用固体β - 氧化铝陶瓷电解质。需将温度保持在300 - 350°C,这需要额外热源,会降低电池性能。其优点是日自放电几乎为零、额定容量高(可达200 MWh)、能量密度相对较高(150 - 300 Wh/l)。
- 钠 - 氯化镍(ZEBRA)电池 :是高温电池的一种变体,用氯化镍代替硫,运行温度略低,安全性更好,电池电压更高。目前主要用于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以及电力系统应用领域。
1.2 金属 - 空气电池
阳极由纯金属制成,阴极与空气供应相连,反应为金属氧化,常需更换物质。理论比能量高是其显著优势,目前常用阳极金属有锂、锌,铝也逐渐成为有吸引力的选择。
- 锂 - 空气电池 :锂与空气和湿度反应性高,存在安全风险。
- 锌 - 空气电池 :在助听器和医疗设备领域已较为成熟。
- 铝 - 空气电池 :可在超100小时的长时间放电中提供约400 Wh/kg的能量,相比锂离子电池(100 - 150 Wh/kg)有明显提升。
1.3 液流电池
使用两个独立储存的电解质,充放电时通过离子选择性膜将电解质泵入电池堆不同隔室。其额定功率取决于电极尺寸和形状,能量容量与电解质数量和浓度有关,二者相互独立,设计灵活性高,但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