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抑制剂设计的多种策略与方法
1. 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抑制剂的发现与发展
1.1 DHFR 抑制剂的作用机制与应用
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在脱氧胸苷的生物合成中催化关键步骤。抑制该酶会阻碍 DNA 复制,进而抑制细胞生长和增殖。因此,DHFR 抑制剂在控制癌症中异常细胞生长以及作为控制细菌生长的抗生素方面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
早期寻找该酶抑制剂的尝试是基于合成底物二氢叶酸的类似物。如图所示,二氢叶酸和两类 DHFR 抑制剂,即蝶啶类(以甲氨蝶呤为代表)和 5 - 取代 - 2,4 - 二氨基嘧啶类。甲氨蝶呤因其与底物二氢叶酸显著的结构相似性,被确定为 DHFR 的强效抑制剂。
1.2 关键药效团的确定与新抑制剂的开发
通过合成甲氨蝶呤的各种结构类似物,研究人员确定了对 DHFR 抑制起关键作用的部分,即关键药效团为 2,4 - 二氨基嘧啶环系统。这一发现促使了第二类抑制剂 5 - 取代 - 2,4 - 二氨基嘧啶类的开发,其中甲氧苄啶是一个著名的例子。甲氨蝶呤如今是治疗人类癌症和某些免疫性疾病的处方药,而甲氧苄啶则用于控制细菌感染。
1.3 抑制剂的物种选择性
研究发现,蝶啶类如甲氨蝶呤对哺乳动物和细菌的 DHFR 都是强效抑制剂,而甲氧苄啶及其类似物对细菌酶的抑制效果要好得多。例如,甲氧苄啶对大肠杆菌和人类淋巴母细胞 DHFR 的 $K_i$ 值分别为 1.35 nM 和 170,000 nM,对细菌酶的选择性约为 126,000 倍。直到哺乳动物和细菌 DHFR 的晶体结构被解析,这种显著的物种选择性的原因才得以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