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中物流本体的供应链管理方法
1. 引言
物流涉及控制和执行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从源头到目的地的流动,在几乎所有行业中都至关重要。信息系统中的物流模型描述了相关流程和协调机制,例如 ERP 系统就包含了详细的物流数据和流程模型,并允许通过消息交换格式进行数据交换。然而,这些模型缺乏形式化语义,阻碍了跨组织边界的自动化数据集成,而且物流模型的多样性也增加了其概念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近年来,本体因其在解决信息系统集成问题方面的潜力,吸引了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关注。它能在一定程度上提供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共识定义,代表了用户可以遵循的统一知识体系。但目前物流本体的可见性和成熟度还不高,网络上可用的物流本体寥寥无几,相关研究也较少。
本文旨在推动物流本体的发展。与通过工程方法(包括需求分析)构建物流本体的其他尝试不同,我们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出发,复用了 SCOR 模型中的现有知识。SCOR 模型定义了全面的术语和一套半正式的组织间物流模型,因其广泛接受性可作为参考模型。我们的研究贡献在于:一是建议参考供应链管理对物流模型进行本体化;二是提供物流本体核心元素的定义。
本文的工作有助于定制化物流系统的研究框架。物流系统提供的服务能在位置、时间和数量方面对货物进行转换,该研究框架的目标是通过信息系统实现物流的大规模定制化。定制化是许多行业和市场的主要趋势,客户越来越需要根据其特定需求量身定制的商品和服务,这对物流系统提出了挑战。本文探讨了客户和供应商如何在信息系统中指定和表示物流系统,我们以 SCOR 模型为基础来描述物流活动、其属性和相互关系。
2. 相关工作
相关工作主要分为两个领域:物流本体和本体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