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内容
1.1、背景
科技公司网络准备使用ospf协议来进行路由信息的传递,为了应对网络规模日益增大的问题,决定使用ospf的多区域模式来规划网络。
1.2、分析
根据公司网络环境的分析,AR1与AR2规划在骨干区域area 0,而AR3规划在其它区域area 1。详细规划如下图1-1拓扑所示:
1.3、搭建拓扑图
按照拓扑图1-1所示,搭建实验拓扑图。
图1-1 拓扑图
二、实验目的
- 掌握配置多区域ospf基本的命令。
- 掌握ospf认证配置命令。
- 掌握ospf进程下路由引入命令。
- 理解ospf广播网络上选举DR与BDR的过程。
三、实验步骤
1、搭建图1-1 拓扑图。
2、基本配置:按照图1-1 拓扑图中的网段配置设备接口IP地址。
3、根据拓扑图1-1,配置ospf多区域(AR1是ABR设备)。
4、观察DR和BDR的选举,抓包查看并附上相关分析。
5、配置认证(接口、区域):密码都为huawei。
接口认证:串口上配置(认证方式为simple);区域认证:区域1上配置(认证方式为MD5)。
6、抓包查看认证信息。
7、在OSPF进程下引入直连路由,查看ospf的LSDB及IP路由表,分析network网段与路由引入有什么区别。
四、实验配置过程及结果
4.1、路由器的基础配置
- 路由器的基础配置(设备名称、接口IP地址及环回口地址等等)。根据图1-1拓扑图里标注,配置IP地址,这里不特例讲了,省略。不清楚可以看4.7
- 配置完了IP地址,用ping命令测试查看AR2与AR1、AR3之间的直连链路的连通性。如图1-2所示:
图1-2 AR2上测试链路连通性
从图1-2上可以看到AR1与AR2、AR3之间直连链路可以ping通,没有问题。
4.2配置ospf多区域
为了保证ospf的router id稳定,采用手动指定路由器的router id(有两种方法):
- 第一种是在系统视图下使用router id 1.1.1.1 (该视图下指定的router id,除了ospf协议可以使用,其它(bgp)协议也可以使用;
- 第二种是在协议进程下配置,ospf 1 router-id 1.1.1.1,该协议进程下的router id只能该协议使用;
- 两者都配置了,优先选择协议进程下的配置。
手工指定运行OSPF协议的Router ID,用环回口做设备的Router id,环回口精准宣告该地址,接口IP地址网段的宣告整个网段。
这里以AR1为例, AR2、AR3跟AR1的配置类似,省略,不清楚的可以看4.7(同时在AR1的两个接口上抓包)。
[AR1]ospf 1 router-id 10.0.1.1 //进入ospf进程1下并指定router id为10.0.1.1 [AR1-ospf-1] area 0 //进去区域0 [AR1-ospf-1-area-0.0.0.0] network 10.0.12.0 0.0.0.255 //宣告10.0.12.0网段 [AR1-ospf-1-area-0.0.0.0] area 1 //进入区域1 [AR1-ospf-1-area-0.0.0.1] network 10.0.1.1 0.0.0.0 //精准宣告该地址10.0.1.1 [AR1-ospf-1-area-0.0.0.1] network 10.0.13.0 0.0.0.255 //宣告10.0.13.0网段 [AR1-ospf-1-area-0.0.0.1] qu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