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常用的加密与解密系列文章:
1、非对称加密简述
非对称加密(asymmetric cryptography),也称为公开密钥加密(public-key cryptography),是密码学中的一种重要算法。非对称加密使用一对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操作,这两个密钥分别是公开密钥(public key)和私有密钥(private key)。公开密钥可以公开给任何人使用,而私有密钥则必须保密,只有密钥的持有者才能访问。这两个密钥之间存在数学上的联系,但不能从一个推导出另一个。
1.1 工作原理
非对称加密的工作原理基于复杂的数学算法。当发送方想要加密信息时,它使用接收方的公开密钥对信息进行加密,得到一段不可读的密文。接收方收到密文后,使用自己的私有密钥进行解密,从而恢复出原始的明文信息。这个过程确保了只有持有私有密钥的人才能解密信息,从而保证了信息的安全性。
1.2 应用场景
非对称加密在多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
- 信息加密:收信者使用私钥解密,发信者使用公钥加密,保证了信息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 登录认证:客户端使用私钥加密认证标识,服务器使用公钥解密验证身份,保证了客户端的身份真实性。
- 数字签名:发送方使用私钥对信息摘要进行加密,生成数字签名。接收方使用发送方的公钥对数字签名进行解密,并验证数据的完整性。这可以确保发送方的身份不可否认,并且数据没有被篡改。
- 数字证书:第三方机构(如CA)使用私钥对公钥进行签名,生成数字证书。用户可以使用CA的公钥验证数字证书的合法性,从而确保公钥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 网络通信安全:在网络通信中,非对称加密可以用于加密敏感数据,如密码、银行账号、身份证号等。它可以在不直接传输密钥的情况下,安全地传输数据。
1.3 常见算法
非对称加密的常见算法包括:
- RSA:一种基于大数分解的非对称加密算法。它使用一对公钥和私钥来进行加密和解密操作,并广泛用于信息加密、数字签名和数字证书等场景。
- ECC:一种基于椭圆曲线数学理论的非对称加密算法。它使用更短的密钥来实现与RSA相当或更高的安全性,并在信息加密、数字签名和数字证书等领域得到应用。
- SM2:一种国产的椭圆曲线非对称加密算法。它与ECC类似,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标准化优势,可用于信息加密、数字签名和数字证书等场景。
常用的加密解密工具,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