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企业新质生产力数据(2015-2023年)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paofuluolijiang/91137956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paofuluolijiang/91137956
该数据集覆盖2015至2023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指标,聚焦创新驱动、要素配置与产业升级三大维度。新质生产力作为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先进生产力形态,其核心指标包括企业研发投入(如研发费用、人员占比)、资产效能(如总资产周转率、无形资产净值)及智能化转型表现(如固定资产智能化改造)等。数据显示,2018—2023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年均增速达10.1%,高技术制造业研发投入增速更高(14.4%),印证了新质生产力在制造业中的加速渗透。
数据集涵盖以下字段: 证券代码、证券简称、权益乘数、总资产周转率、无形资产-净额、资产总计、营业收入、固定资产-净额、研发费用-工资薪酬、研发费用-折旧摊销、研发费用-租赁费、研发费用-直接投入、员工总数、研发人员数量占比、博士人数占比、硕士人数占比、本科人数占比
数据主要来源于上市公司公开财报及国家统计部门的经济普查报告,部分字段通过企业调研补充,确保覆盖制造业全链条代表性企业。
该数据为研究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实证支撑:
政策制定:可量化评估区域或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例如东部地区高技术制造业企业占比达70.2%,提示政策需向中西部倾斜以平衡区域差异;
企业决策:通过分析研发投入与营收增长的关联性(如装备制造业营收增速高于工业均值8.6个百分点),企业可优化创新资源配置;
学术研究:为“新质生产力驱动机制”等理论提供数据基础,如验证技术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应。此外,数据中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的高增长字段(如无形资产净值增幅超60%),可为产业链投资提供方向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