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缓存穿透
什么是缓存穿透
当用户去请求查询一个不存在的数据时,到redis缓存中查询不到,所以都去数据库中查询,数据库也没有这个数据,一直查询,数据库压力过大,导致数据库崩溃。
解决方法
① 空值缓存:对于不存在的数据,依然对它进行缓存,但是设置短一些的过期时间,会有额外的内存消耗。
② 布隆过滤器:布隆过滤器是一种数据结构,对所有可能查询的参数以hash形式存储,在控制层先进行校验,不符合则丢弃,从而避免了对底层存储系统的查询压力。
具体是这样做的:把所有可能存在的请求的值都存放在布隆过滤器中,当用户请求过来,先判断用户发来的请求的值是否存在于布隆过滤器中。不存在的话,直接返回请求参数错误信息给客户端,存在的话才会走下面的流程。
二、缓存击穿
什么是缓存击穿
当大量的用户访问同一个数据的时候,该数据在缓存中过期,导致大量的请求直接去数据库中,导致数据库压力过大,造成数据库宕机。
缓存穿透与缓存击穿有些相似之处,但不同的是:
缓存击穿侧重于热点数据的过期,数据存在,但是缓存中过期。
缓存穿透侧重于请求大量的不存在的数据。
解决方法
① 热点数据永不过期:从缓存层面来看,没有设置过期时间,所以不会出现热点key过期后产生的问题。
② 分布式锁:使用分布式锁,保证对于每个key同时只有一个线程去查询后端服务,其他线程没有获得分布式锁的权限,因此只需要等待即可。这种方式将高并发的压力转移到了分布式锁,因此对分布式锁的考验很大。
三、缓存雪崩
什么是缓存雪崩
缓存在同一时间大面积的失效,后面的请求都直接落到了数据库上,造成数据库短时间内承受大量请求。 这就好比雪崩一样,摧枯拉朽之势,数据库的压力可想而知,可能直接就被这么多请求弄宕机了。
解决方法
① 采用 Redis 集群,避免单机出现问题整个缓存服务都没办法使用。
② 设置不同的失效时间比如随机设置缓存的失效时间。
好了,这次的文章就到这里,喜欢的同学可以点赞收藏,遇到问题,可以评论,或者留言,我一定会第一时间给到回馈,感谢观看!!
注:本文为本人学习时心得分享,有讲错或者需要改正的地方,请指正,我会虚心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