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框架的第一个Pull Request(seata)

本文分享了在Seata分布式事务框架中的一次代码优化实践,通过将CountDownLatch替换为CompletableFuture,简化了代码并提高了处理效率。详细介绍了PullRequest流程,并对比了两种同步机制的特点。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seata是一个分布式事务框架。

 

Pull Request俗称PR,也就是给开源框架提交的代码更改请求,一般需要先fork开源代码到自己的GitHub仓库,然后进行下载,在开发分支的基础上新建分支进行开发,开发完成后直接push,然后打开对应的自己的GitHub仓库代码,这时就会有对应的那个分支的提交请求按钮,点击填写具体更改内容提交即可,这时在开源框架的Pull Request中就会出现你刚才提交的请求。

 

在学习的时候发现了一块可以优化的小地方,主要是用CompletableFuture替换CountDownLatch来实现监听结果,CountDownLatch这种同步方法比较繁琐,CompletableFuture使用简洁,在处理大量数据时表现更好,作为JDK1.8发布的异步特性,功能更加强大。下面图片红色背景为删除的行,绿色为增加的行。

 

等待获取结果,用get方法替换await方法

 

设置结果,用complete方法替换countDown方法

 

 

简化的属性,去掉结果属性以及CountDownLatch,增加CompletableFuture来实现同步操作和结果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