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oEE的智能尘埃网络:安全与保障的新视角
1. 智能尘埃的通信与能耗
智能尘埃系统在通信和能耗方面有独特的设计。在通信方面,采用半导体激光器、光纤电缆和二极管接收器来生成、传输和检测光信号。这种方式具有一定优势,比如由于光收发器尺寸小,功耗较低,而且尘埃微粒本身无需光源。
光纤通信也有其优缺点:
- 优点 :
- 无需视线连接,通过光纤传输和接收光信号。
- 对人眼更安全,不涉及激光。
- 通信范围更广,能保证尘埃微粒与基站之间的通信。
- 缺点 :
- 光纤电缆限制了尘埃微粒的移动和机动性。
- 每个尘埃微粒都需与基站连接,导致基站设计复杂。
在能耗方面,智能尘埃设计的主要挑战是实现电路和微机电系统(MEMS)设备的最低能耗。如今,建筑和工业自动化中的大多数应用需要传感器具备数年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1 - 10年寿命的电池,以避免更换高功率电池的成本。例如,使用电量约为12000 J的AA电池时,一英寸大小的微粒平均每日功耗不能超过几焦耳或几十到几百微瓦。
为达到上述功耗要求,满足几十微安的电流消耗,需要深占空比。这意味着硬件要能快速在通电和断电状态之间切换,且漏电率低。在数字电路,尤其是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中,浅占空比时漏电功耗可能主导系统能耗。在深占空比环境下,除了漏电问题,采用无线电通信的多跳网状网络还面临其他重大挑战,这些挑战主要涉及算法和软件开发,此时最好有硬件支持,实现更多时间同步、快速无线电轮询以及低功耗射频能量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