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orchlight8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17、基于优化的五连杆平面双足机器人行走神经控制器设计
本文研究了基于优化的五连杆平面双足机器人行走神经控制器设计,通过中央模式发生器(CPG)与反馈网络结合,实现对欠驱动双足机器人的稳定控制。文章采用混合动力模型,包括单支撑阶段和无摩擦碰撞模型,并通过遗传算法优化CPG网络的突触权重,以实现稳定且鲁棒的行走。仿真结果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并展示了机器人在受到外部干扰时的恢复能力。原创 2025-08-08 12:03:51 · 10 阅读 · 0 评论 -
16、机器人辅助学习与r-Learning服务探索
本文探讨了机器人辅助学习(r-Learning)及其服务框架,分析了教育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影响。文章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的教育机器人(如自主型、远程操作型、转换型机器人)的特点及面临的挑战,并结合小学和幼儿园的案例研究,总结了r-Learning服务的优势和实际效果。同时,文章提出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包括技术创新、教师培训、伦理规范和国际合作等,展望了机器人辅助学习对教育变革的深远影响。原创 2025-08-07 15:52:16 · 7 阅读 · 0 评论 -
15、捕捉与训练运动技能:多模态接口的创新应用
本文探讨了多模态人机界面在运动技能捕捉与训练中的创新应用,包括手势识别、实时反馈和技能转移技术。通过整合视听触觉反馈,系统能够有效提升用户的动作准确性,应用于印度舞蹈和太极拳训练中。文章还分析了系统的技术优势、潜在应用场景及未来发展方向。原创 2025-08-06 15:25:42 · 7 阅读 · 0 评论 -
14、人机协作在工业机器人中的安全应用及技术解析
本文探讨了人机协作在工业机器人中的安全应用及相关技术解析。重点介绍了人类跟踪系统和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实现方式,其中人类跟踪系统结合了惯性运动捕捉和超宽带(UWB)定位技术,并通过卡尔曼滤波算法实现数据融合,从而实现高精度实时定位。机器人控制系统基于视觉伺服技术,采用时间无关的路径跟踪方法,提高了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适应性和安全性。此外,文章还提出了基于三级边界体积层次结构的距离计算算法和安全策略,确保人机协作过程中的安全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实际工业任务(如冰箱拆卸)中表现优异,具备较高的精度和效率。未来原创 2025-08-05 12:07:34 · 5 阅读 · 0 评论 -
13、通过界面演进改善人机交互
本文探讨了通过界面演进改善远程机器人操作中的人机交互。重点分析了态势感知(SA)在远程机器人任务中的重要性,并介绍了从版本1到版本4的界面迭代设计过程。每个版本通过用户测试评估其在任务时间和碰撞次数方面的性能,最终开发出一个能够有效提升环境感知能力的距离面板。文章还展望了未来对多触摸交互技术的优化,以实现更直观和高效的机器人控制界面。原创 2025-08-04 12:27:54 · 6 阅读 · 0 评论 -
12、基于金字塔Lucas - Kanade算法的实时面部特征点跟踪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金字塔Lucas-Kanade算法的实时面部特征点跟踪技术,结合Haar-like特征和级联分类器实现面部检测,利用几何面部模型和Shi和Thomasi方法进行特征提取和优化,以提升面部表情识别系统的实时性与准确性。原创 2025-08-03 13:16:36 · 6 阅读 · 0 评论 -
11、基于无迹卡尔曼滤波器和多视点相机的视觉手部姿态预测跟踪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无迹卡尔曼滤波器(UKF)和多视点相机的视觉手部姿态预测跟踪方法。该方法结合了基于模型和基于视觉观测的技术,利用UKF递归估计手部的全局(旋转和平移)和局部(手指关节角度)姿态参数,解决了手部高自由度带来的跟踪难题。通过多个相机捕捉手部轮廓并转换为体素数据,UKF用于最小化模型与观测数据之间的误差,从而实现动态手部运动的精确跟踪。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模型拟合方法相比,该方法在估计精度和误差恢复能力方面表现更优。未来的工作包括在真实系统中实施该方法,并进一步优化其计算速度和稳定性。原创 2025-08-02 15:39:05 · 6 阅读 · 0 评论 -
10、远程存在中电触觉与力反馈显示的集成探索
本文探讨了远程存在技术中电触觉与力反馈显示的集成应用。通过结合电触觉显示的空间分布触觉反馈和力反馈的稳定性优势,开发了一种适合灵巧操作的触觉显示系统。实验验证了电触觉反馈在形状识别中的高效性,并构建了单指系统和多指机器人手系统(触觉远程存在)进行性能评估和实际应用展示。结果显示,电触觉与力反馈的集成显著提升了物体形状感知和操作效率,为未来远程交互技术在工业、医疗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支持。原创 2025-08-01 16:48:54 · 5 阅读 · 0 评论 -
9、基于神经信号的计算机接口开发与性能评估
本文探讨了一种基于表面肌电图(sEMG)信号的计算机接口开发及其性能评估。该接口通过捕捉手腕运动相关的肌肉活动,实现光标控制和点击操作,为运动障碍者提供了一种新的计算机交互方式。研究使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模式识别,分类准确率超过96%。通过菲茨定律评估接口的效率,结果显示其性能指数(IP)为1.299 bps,虽然低于鼠标的7.733 bps,但优于现有的部分商业辅助设备。文章还讨论了接口的改进方向,如光标速度自适应控制和运动方向预测,并展望了其在仿生机器人、远程操作等领域的应用潜力。原创 2025-07-31 09:16:53 · 6 阅读 · 0 评论 -
8、助力机器人:虚拟群组步行支持与主动助行器系统
本文介绍了两种助力机器人系统:虚拟群组步行支持系统和主动助行器系统。前者通过共享虚拟空间,为用户提供动态图像、脚步声和伙伴互动,有效提升锻炼动力;后者结合站立辅助和主动助行功能,通过身体稳定性控制和座位位置调整辅助,为老年人提供连续、安全的日常活动支持。两种系统分别在提升锻炼趣味性和保障老年人活动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并探讨了它们的结合与拓展方向。原创 2025-07-30 16:40:15 · 6 阅读 · 0 评论 -
7、日常交互风格下屏幕代理与机器人代理的比较及优化策略
本文探讨了在日常交互风格下屏幕代理与机器人代理对用户行为的影响,并比较了两者在用户接受度和互动性方面的差异。通过两个实验研究,发现机器人代理比屏幕代理更容易被用户接受并进行互动,而赋予屏幕代理有吸引力的角色可以提升其互动效果,但需要结合机器人代理的前期体验。文章提出了将机器人代理与屏幕代理结合使用的优化策略,以在实际应用中提升用户体验。原创 2025-07-29 14:12:03 · 6 阅读 · 0 评论 -
6、基于遗传算法的动态架构部署方法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动态架构部署方法,旨在解决多计算单元环境下组件部署的优化问题。通过将部署问题建模为多背包多维背包问题,利用遗传算法高效搜索接近最优的部署实例。文章详细分析了资源管理、染色体编码、交叉与变异操作、适应度评估等关键技术,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在效率和准确性方面的优势。此外,文章还探讨了方法的潜在改进方向,如维度扩展和并行执行,为未来研究提供了方向。原创 2025-07-28 10:34:47 · 6 阅读 · 0 评论 -
5、手动编程任务程序在人机服务机器人交互中的处理
本文探讨了手动编程任务程序在人机服务机器人交互中的应用与挑战。针对手动编程中可能出现的语法错误、遗漏行为及语义错误问题,提出了基于脚本的解决方案,并引入POA算法和最重捆绑算法生成脚本变体及评估脚本的代表性。通过实际案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在提高服务机器人任务执行效率和适应性方面的有效性。研究为未来开发更智能、更便捷的交互系统提供了思路。原创 2025-07-27 11:50:30 · 7 阅读 · 0 评论 -
4、多机器人搜索中同步与异步视频的缩放效果
本文探讨了多机器人搜索任务中同步流式视频与异步全景图技术的性能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通过实验分析了不同视角(如沉浸式视角、第三人称视角、外部视角等)对操作效率和准确性的影响,并比较了在不同机器人规模下两种控制模式的表现。结果表明,在带宽充足的情况下,流式视频略占优势,而在带宽有限或存在通信延迟的场景中,异步全景图是一种有效的替代方案。文章还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包括优化任务分配、增强机器人自主性、探索新的人机交互方式以及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搜索效率。原创 2025-07-26 14:29:46 · 5 阅读 · 0 评论 -
3、Probo:用于儿童人机交互研究的智能可拥抱机器人
本文介绍了Probo——一种专为儿童人机交互(HRI)研究而设计的智能可拥抱机器人。文章详细阐述了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Probo项目背景、设计特点及其作为机器人用户界面的功能。Probo不仅具备丰富的面部表情和情感表达能力,还结合了安全设计和多种传感设备,旨在改善住院儿童的生活条件,提供情感支持与互动娱乐。文章还展望了Probo在未来增强手势表达能力的发展方向,并总结了其在多学科研究领域的潜力与意义。原创 2025-07-25 09:48:54 · 5 阅读 · 0 评论 -
2、拟人化对象与人类的交互研究
本文探讨了展示机器人这一拟人化代理系统,旨在通过类人化设计提升用户与物体交互的直观性和友好性。研究涉及展示机器人的系统设计、眼状和臂状部件的实现,以及用户对拟人化物体的接受程度评估。实验结果显示,展示机器人在不同性别和年龄群体中获得了不同程度的认可,女性用户和30岁以上人群表现出更高的社交性价值评价。研究还分析了用户对观看和召唤动作的积极与消极印象,并提出了设备性能、场景设计及用户体验的改进方向。未来,计划进一步探索虚拟身体形象的创建机制、多样化交互形式以及跨领域应用潜力。原创 2025-07-24 16:09:54 · 6 阅读 · 0 评论 -
1、人机交互中活动与意图理解的探索
本文探讨了人机交互中活动与意图理解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了一种结合视觉跟踪、上下文感知和交互识别的移动机器人意图识别方法。文章介绍了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HMM)的低级活动识别模型,以及如何利用上下文信息提升意图识别的准确性。同时,文章还提出了一种基于词汇有向图的上下文建模方法,用于从自然语言中提取对象可供性信息,并引入交互空间抽象概念以提高系统在复杂场景下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多种场景中能够有效识别意图,并通过上下文信息显著提升系统性能。最后,文章讨论了当前系统的优缺点,并展望了未来在动态环境中的意图识原创 2025-07-23 10:02:02 · 5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