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连接网络中的任意播流量分配优化
1. 面向连接网络技术概述
在面向连接的网络中,信息(数据包、帧、比特)会沿着预先定义的连接从源端传输到目的端。也就是说,属于特定需求的所有数据都会在传输开始前确定并建立的一条路由路径上进行传输。电话网络可能是最早为通信而开发的面向连接网络。随着电话网络的部署,连接的概念被扩展并应用于许多网络技术中,以下为你介绍几种常见的技术:
- MPLS(多协议标签交换) :由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在标准RFC3013中提出。它旨在承载IP数据包,相较于传统IP网络,具有更高效的流量工程和QoS保证。MPLS网络由位于网络入口和出口点的标签边缘路由器(LER)和位于网络内部的标签交换路由器(LSR)组成。数据包沿着LER和LSR之间的标签交换路径(LSP)传输,每个数据包头部包含一个标签,用于指示特定的LSP。MPLS既可以是面向连接的技术,也可以在使用标签分发协议(LDP)进行信令时以无连接模式使用。
- ATM(异步传输模式) :于1987年由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门(ITU - T)标准化,是实现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 - ISDN)概念的首选解决方案。它基于标签交换的概念,与MPLS类似。然而,由于其相对较高的复杂性、昂贵的设备以及与传统IP网络的兼容性较差,其受欢迎程度一直在下降。
- WDM(波分复用) :一种光技术,通过使用不同波长(颜色)的激光在单根光纤上复用多个光信号。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WDM一直是骨干传输网络中最流行的技术。WDM网络由光交叉连接(OXC)通过光纤互连而成。它是一种面向连接的技术,但由于存在波长连续性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