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入门:功能测试的流程梳理

本文详细介绍了功能测试从计划到执行的整个过程,包括所需的基础输入文档如需求规格说明书和设计文档,以及测试用例设计、评审和执行。测试用例编写需参考历史版本并遵循一定的规则。执行阶段强调了可接受性测试的重要性,缺陷管理和与客户的紧密沟通。测试计划和用例需经过多角色审核,确保测试质量。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进入公司后,如果项目分布范围比较广,一般会有测试分析师对不同项目做不同的测试策略。

功能测试阶段需要的基础输入文档有:《需求规格说明书》、《产品概要设计》《产品详细设计》《设计文档》、设计图、项目代码、构建版本等。

功能测试的输出物有:《测试内部草稿》(仅作为测试团队内部使用、成员协同编辑)《测试计划》《测试用例》《缺陷报告》《功能测试报告》《测试总结》《测试知识库》修订版(仅作为测试团队内部使用)等。

其中,功能测试计划可以参考《一份标准的测试计划包含哪些要素》中的关键内容元素;测试计划完成后需要由不同角色的负责人来审核,如测试架构师、开发人员、测试Leader、测试分析师等,审核通过后方可执行。

《测试用例》文档根据计划中分配好的模块及策略进行设计编写 ,编写设计用例时,一定要参考公司的历史用例版本,确定用例顺序、模块信息、编号规则、上传到版本控制平台前如何合并等,具体的用例编写规则另推文再详述。

测试用例完成后需要评审,参与人员有项目经理、产品人员、相关开发人员、测试人员,如果需求是运营人员发起的,则运营人员也需要参加。

执行阶段
测试人员接收到构建好的测试版本后,首先要进行可接受性测试(Acceptability Testing,之前在测试术语中有提及),验证通过后,才可以开始功能测试;否则如果有崩溃或阻碍核心流程的问题,则测试暂停或测试退回。

执行功能测试用例时发现的所有缺陷都需要记录在统一的缺陷管理工具,并及时跟踪。

另外,功能测试的执行流程需要依据项目的开发模式来确定,这点在上节中有提及,同时测试计划中有列出过。

执行过程中,一定要按照计划中定义好的进入与退出标准来严格执行,避免遗漏。同时在验收阶段中要与客户紧密联系,及时跟踪用户提出的问题。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