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定义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发布的《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定义: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
区块
区块是一种记录交易的数据块。区块由区块头和区块主体组成,区块主体记录前一段时间内的所有交易信息,区块链的组成部分。
区块链
区块链以区块为单位组织数据。全网所有的交易都以交易记录的形式存储在全网唯一的区块链中。
私钥
私钥是一串数据,它是允许您访问特定钱包中的令牌。用来对交易进行签名,持有者私有,不可公开,不然别人就可以冒用你的身份。
公钥
是和私钥成对出现的,用于签名验证。公钥可以算出币的地址,因此可以作为拥有这个币地址的凭证。
哈希
哈希(Hash)也称为散列,就是把任意长度的输入,通过散列算法,变换成固定长度的输出,这个输出值就是散列值。哈希算法有:SHA1,SHA256,SHA384,SHA512,MACTripleDES,MD5,RIPEMD160。比特币采用的是SHA256算法,将任何一串数据输入到SHA256将得到一个256位(16进制即64位)的Hash值。
数字签名
数字签名,是在原文后面加上一段签名数据(该签名数据是通过对原文进行摘要计算(MD5/SHA1/2),对得到的摘要数据进行私钥加密),接收者收到带签名的数据(原文+数据签名),使用签名私钥对应的公钥对签名数据进行解密(非对称加/解密),得到原文的摘要,同时再次计算收到的原文摘要,与解密的摘要进行对比,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该原文未被篡改,不一致,证明原文已被修改(即使多一个空格)
时间戳
时间戳是指1970年01月01日格林尼治时间00:00:00(北京时间1970年01月01日08:00:00)到现在的总秒数。
共识机制
共识:在点对点网络中,互不信任的节点通过遵循预设机制最终达到数据的一致性。共识机制是区块链系统中实现不同节点之间建立信任、获取权益的数学算法。区块量常见的共识机制有:工作量证明PoW、股权证明PoS、授权股权证明DPoS授权股权证明
工作量证明POW
工作量证明机制(Proof of work ):通过完成一定工作量来获得记账权,工作量越大,就越有可能获得此次记账机会,作为奖励,记账者也将获得一定数量的币。即劳动报酬。
权益证明POS
权益证明机制(Proof of Stake),以节点持有币的数量和时间来获得记账权。即将POW中的计算力改成了权益。类似利息收益 ,最后成为有钱人的游戏。
授权股权证明DPoS
授权股权证明(Delegated Proof of Stake),持币者投出一定数量的节点 (董事)。代表按照既定时间表,轮流产生区块,如果代表没能很好的行使权力(比如产生区块),他们会被除名,网络会选出新的超级节点来取代他们。
双花
双花,即二重支付,指付款者同时将同一笔电子货币重复支付不同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