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构建 Web 应用时,后端不仅需要处理业务逻辑,还需要将结果展示给前端用户。如果将所有内容混杂在视图函数中,代码将变得混乱、不易维护,尤其是在项目规模扩大后。模板的作用就是将“业务逻辑”与“展示内容”分离开来。模板文件中使用占位符表示动态内容,Flask 会在运行时将实际数据填充进去,生成最终展示给用户的页面。这样能提升代码的可读性和结构清晰度。
Flask 使用的是 Jinja2 模板引擎,它语法灵活,功能强大,能高效地处理变量输出、条件判断、循环等动态内容,非常适合 Web 项目开发中的页面渲染需求。
模板的作用与渲染
模板的核心目的是将后端处理的数据,渲染成用户最终看到的 HTML 页面。在 Flask 中,模板文件通常是 .html
文件,存放在项目的 templates
目录中。模板中通过变量占位符表示动态内容,Flask 使用 Jinja2 模板引擎将这些占位符替换为具体的数据,实现页面动态渲染。
在一个典型的 Flask 应用中,视图函数负责业务逻辑处理,比如数据库查询、数据计算等,而模板则专注于如何展示这些数据。这种职责划分有助于降低代码耦合度,提高项目的可维护性。
渲染过程的核心方法是 render_template()
。这个函数会接收模板文件名和若干参数,然后将这些参数填入模板中的变量位置,生成一个完整的 HTML 字符串,并作为响应返回给浏览器。这个过程称为“模板渲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