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NA学习笔记-以太网

本文介绍了以太网的基础知识,包括以太网卡的功能模块,以太网帧的结构和类型,以及以太网交换机的工作原理。重点讲解了MAC地址的全球唯一性及其在帧中的作用。最后,讨论了ARP协议如何通过IP地址获取MAC地址,以及其报文交互过程。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以太网卡

从逻辑上讲,网卡包含7个功能模块:CU(Control Unit,控制单元)、OB(Output Buffer,输出缓存)、IB(Input Buffer,输入缓存)、LC(Line Coder,线路编码器)、LD(Line Decoder,线路解码器)、TX(Transmitter,发射器)、Rx(Receiver,接收器)。
网卡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计算机的网卡是用来收发数据的,交换机的网卡是用来转发数据的。

2、以太网帧

凡是符合IEEE 802标准的网卡都必须要有一个MAC地址。但并不是所有网卡都有MAC地址,如SDH网卡就没有,因为它不遵从802标准。
一块网卡的MAC地址是具有全球唯一性的。网卡在生产之前需要向IEEE注册,以获得24bit的厂商代码,即OUI(Organizationally-Unique Identifier)。MAC地址固化在网卡的ROM中,其中前3个字节是OUI,后3个字节由网卡制造商自己确定。这种MAC地址是BIA地址(Burned-In Address,固化地址)。
MAC地址共分为3种:
(1)单播MAC地址:第一个字节最低位是0
单播MAC地址标识了一块特定的网卡
(2)组播MAC地址:第一个字节最低位是1
组播MAC地址标识了一组网卡
(3)广播MAC地址:每一位都是1
广播MAC地址标识了所有网卡

MAC地址的2种表示方法:
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

以太帧的格式:
以太网帧(Ethernet Frame)简称以太帧。以太帧的格式有两个标准:IEEE802.3格式 和 Ethernet Ⅱ格式(也称为DIX格式,它是由DEC、Intel、Xerox三家公司联合定义的)。Ethernet Ⅱ 格式的帧使用得更加广泛。

Ethernet II格式
目的MAC地址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qq_20751851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