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outing Policies(路由策略)一句话顿悟
这不就是快递公司的“智能调度规则”吗?—— 根据包裹(流量)的目的地、重量、路况,决定走哪条线路最快最稳!
超直观例子拆解(摆脱术语!)
路由策略 | 真实生活比喻 | 具体场景举例 |
---|---|---|
简单路由 | ➤ 快递员轮流送不同片区 | 你有3个仓库(服务器IP):北京/上海/广州,用户轮流访问这三地(负载均衡) |
权重路由 | ➤ 按卡车大小分配包裹量 | 新仓库(服务器)试运行,只分配10%的包裹(流量),老仓库扛90% |
延迟路由 | ➤ 选「预计送达时间最短」的线路! | 美国用户自动走美西仓库,日本用户走东京仓库(毫秒级延迟最低) |
故障转移 | ➤ 主路塌方?立即切备用山路! | 主仓库(北京)停电时,所有包裹自动转向备用仓库(上海) |
地理位置路由 | ➤ 国内件发国内仓,海外件发自贸仓 | 中国用户看到中文版网站(北京IP),欧洲用户看到英文版(法兰克福IP) |
💡 关键顿悟:这些策略不是互斥的!就像快递公司既考虑包裹重量(权重),也看目的地(地理),还监控堵车(健康检查)。
📡 Traffic Flow(流量调度)一句话顿悟
这就是快递总指挥室的「全自动调度地图」!用可视化工具把复杂规则叠在一起,生成终极配送方案。
场景化例子:
假设你开了个全球电商网站 global-shop.com
,需要:
- 中国用户 → 走北京服务器(低延迟)
- 欧美用户 → 默认走美国服务器,但其中:
- 30%流量导到新上线的德国仓库(权重路由)
- 健康检查发现美国仓库着火(宕机)→ 立刻切全部流量到德国(故障转移)
Route 53 怎么做?
- 在 Traffic Flow 控制台拖拽规则(像搭积木):
- 生成一个 流量策略(Traffic Policy) → 像生成了一份《全球配送应急预案》📄
- 一键应用到你的域名(如
shop.global-shop.com
)→ 全球生效!
✅ 核心价值:不用手动改100条DNS记录!复杂路由组合可视化配置,秒级生效。
🕵️♂️ Route 53 Resolver(解析器)一句话顿悟
这就是在你公司大楼里安插的“双语翻译官”!让内部系统(私网)和外部互联网(公网)能互相喊话。
为什么需要它?
想象你的公司网络像个封闭园区:
- 内部系统用私有域名(如
payroll.internal
查工资库) - 外部网站用公共域名(如
aws.amazon.com
)
传统问题:
❌ 员工在办公室无法直接查内部域名(因为默认DNS只认公网)
❌ 内部服务器无法反向查公网(如财务系统要访问税务局官网)
Resolver 如何解决?
-
出站终端(Outbound Endpoint):
→ 给园区开个专属邮局窗口(Resolver IP)
→ 内部服务器想查公网(如tax.gov.com
)时,由这个窗口代理寄信
→ 外部DNS结果直接送回内网 -
入站终端(Inbound Endpoint):
→ 给园区开个专属收件箱(还是Resolver IP)
→ 公网用户想查私网域名(如访问公司内网OAoa.yourcompany.com
)
→ 请求先投递到这个收件箱,Resolver 内部翻译成私有IP(如10.1.1.5
)
🔥 真实用例:
你的EC2服务器在内网(VPC),想查公有S3地址或公司私有数据库域名,Resolver一肩扛!
🚦 三功能联动场景(秒懂闭环!)
你开了一家跨国电商,用 Route 53 实现:
1️⃣ 注册域名 →global-store.com
(在AWS买下公司招牌)
2️⃣ 健康检查 → 监控全球仓库(服务器)是否着火(每分钟检测)
3️⃣ 流量调度(Traffic Flow) → 组合地理路由 + 权重策略:欧洲用户:70%流量到德国新仓,30%到法国旧仓 亚洲用户:全走日本仓(除非健康检查报警)
4️⃣ Resolver → 让德国仓的ERP系统通过内网域名
inventory.internal
查到库存库IP,同时能访问公网tax.gov.de
报税!
💡 终极顿悟口诀:
域名注册是领证,
路由策略玩调度,
流量编排像作图,
解析器当翻译官!
—— AWS江湖任你行!
现在试试在 AWS 控制台创建一个权重路由策略,分20%流量到测试服务器,感受流量分发的神奇效果!备考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