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打工人“摸鱼”变“真焦虑”
“不是说AI能让人类躺平吗?怎么我司先躺平的是同事工位?”
最近国产AI公司DeepSeek突然爆火,朋友圈刚刷到欢呼“中国版ChatGPT来了”,转头就看到大厂裁员消息。说好的“AI解放生产力实现四天工作制”,结果老板们一手搞AI,一手砍人头,打工人的“数字乌托邦”还没见影,先迎来现实版《饥饿游戏》。
网友神评:
“以前怕AI抢饭碗,现在发现AI连我的饭碗带饭桌都搬走了。”
一、老板的算盘:机器换人比换规则简单
1. 省钱的诱惑比喝水还快
AI技术确实牛,但研发烧钱能绕地球三圈。老板们算账时发现:裁员裁掉10个程序员能省500万,和全体“上三休四”后增加雇佣20人补班比起来——“剁手比减肥容易”。
2. 职场“菜市场砍价”法则
“你不干?后面一堆人排队干!”
2023年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超过100万,一个初级岗位500人抢。情况就像菜市场大妈砍价:
“蒜头两块一斤?你不卖?下个摊位一块五!”
员工没筹码,老板当然选“简单模式”。
二、四天工作制在国内有多难?
1. 挣钱靠“人海战术”
中国工厂还在用“工人三班倒”挣辛苦钱,人均一小时产出只有美国的1/3,就像自行车追高铁。这时候搞四天工作制,相当于让送外卖的小哥把电瓶车换成共享单车——耽误接单。
2. 放假像谈恋爱,得看“诚意”
国内上班族的休假,全靠老板“恩赐型自觉”。
对比德国汽车厂工人敢用罢工换每周28小时,我们请假时的对话通常是:
打工人:“老板,我想请假半天看牙...”
老板:“正好,把下周的PPT一起做了吧。”
三、未来可能:少上班还是少同事?
选项 | 老板的逻辑 | 打工人的噩梦 |
---|---|---|
裁员 | “裁掉20人节省千万现金” | 今天被通知,明天收纸箱 |
四天工作制 | “员工摸鱼时间+20%” | 依然要回复“好的收到”到深夜 |
真相是:在老板眼里**“钱比时间贵”**,所以我们总在听说“机器换人”,而不是“机器减负”。
就像造出了洗衣机,最后不是让人少洗衣服,而是把洗衣工开了。
四、破局思路:把“分饼”的刀抢过来
1. 老板学算新账:效率≠耗时长
微软日本试过「上四休三」,结果打工人爆发求生欲——
原先5天的活在4天干完,业绩反而涨了40%。
启示: 与其砍人头,不如砍摸鱼。
2. 打工人学造“金钟罩”
别指望老板良心发现,赶紧学会用AI给自己开挂:
- 用ChatGPT写日报(节约半小时)
- 让AI做会议纪要(避免背锅)
- 训练AI当你的24小时替补
提醒: 千万别教会老板这些,否则会变成“1个人+10个AI=你失业”。
结尾:当不了AI的主人,至少要当同事
AI或许永远不懂人类的摸鱼快乐,但未来的理想状态应该是:
老板用AI多赚钱,打工人用AI少加班
而不是像现在——
AI替老板数钱,替打工人腾工位。
文末吐槽区:
“如果上三休四和裁员同时发生,我猜老板会说:
剩下三天你就在家帮AI训练模型吧:)”
(附投票:你觉得AI时代应该先裁员还是先减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