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的一大特性就是内存的分配和回收都是自动进行的。当程序规模不大时,我们完全可以不考虑内存的使用情况。但是一旦程序的规模足够大,对性能的要求足够高时,了解Java垃圾收集(GC)的内部机制并根据具体的应用特征来调整使用的垃圾收集算法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java的内存分配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数据堆(线程间公用的),一个是栈(每个线程私有的)。程序在运行的时候一般分配数据堆,把局部的临时的变量都放进去,生命周期和进程有关系。但是如果程序员声明了static的变量,就直接在栈中运行的,进程销毁了,不一定会销毁static变量。
对于绝大多数应用来说,堆是 JVM 所管理的内存中最大的一块。
java堆是一个运行时数据区,类的实例(对象)从中分配空间。Java虚拟机(JVM)的堆中储存着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所建立的所有对象,“垃圾回收”也是主要是和堆内存(Heap)有关。
我们知道Java堆是被所有线程共享的一块内存区域,所有对象实例和数组都在堆上进行内存分配。为了进行高效的垃圾回收,虚拟机把堆内存划分成新生代(Young Generation)、老年代(Old Generation)和永久代(Permanent Generation)3个区域。
Java堆中各代分布
Java堆中各代分布
Young:主要是用来存放新生的对象,大小通过-Xmn参数指定
Old:主要存放应用程序中生命周期长的内存对象,用于存放经过几次Minor GC之后依旧存活的对象。当老年代的空间不足时,会触发Major GC/Full GC,速度一般比Minor GC慢10倍以上,空间大小即-Xmx 与-Xmn 两个参数之差
Permanent:是指内存的永久保存区域,主要存放Class和Meta的信息,Class在被 Load的时候被放入PermGen space区域. 它和和存放Instance的Heap区域不同,GC(Garbage Collection)不会在主程序运行期对PermGen space进行清理,所以如果你的APP会LOAD很多CLASS的话,就很可能出现PermGen space错误。
2. JVM 使用的GC算法是什么?
分代收集。
即将内存分为几个区域,将不同生命周期的对象放在不同区域里;
在GC收集的时候,频繁收集生命周期短的区域(Young area);
比较少的收集生命周期比较长的区域(Old area);
基本不收集的永久区(Perm area)。
3.常见的内存泄露错误
很多开发人员都碰到过java.lang.OutOfMemoryError的错误。这种错误又分两种:java.lang.OutOfMemoryError: Java heap space和java.lang.OutOfMemoryError: PermGen space。引起这种错误的原因可能是程序问题,也可能是是JVM参数配置问题引起的。若是参数问题,前者可以同过配置-Xms和-Xmx参数来设置,而后者可以通过配置 -XX:PermSize和-XX:MaxPermSize来设置。
ps:什么是内存溢出 什么是内存泄漏:
内存溢出就是你要求分配的java虚拟机内存超出了系统能给你的,系统不能满足需求,于是产生溢出。
内存泄漏是指你向系统申请分配内存进行使用(new),可是使用完了以后却不归还(delete),结果你申请到的那块内存你自己也不能再访问,该块已分配出来的内存也无法再使用,随着服务器内存的不断消耗,而无法使用的内存越来越多,系统也不能再次将它分配给需要的程序,产生泄露。一直下去,程序也逐渐无内存使用,就会溢出。
4.分享一个今天的测试内容
开发修改了:CMSInitiatingOccupancyFraction参数,
这个是CMS垃圾收集器,线上是CMSInitiatingOccupancyFraction=70 意思是当老年代达到70%时,触发CMS垃圾回收;
修改为CMSInitiatingOccupancyFraction=50
修改原因:prod环境,到达70%时,内存占用大概2.5G,总共4G 占用62.5%;
修改到50%,希望GC频率提高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