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中的小知识点总结(一)

本文深入探讨了Java中的关键概念,包括字符串处理、哈希值计算、类型转换、StringBuffer与StringBuilder的使用、以及不同类型的类(静态嵌套类、内部类、局部内部类和匿名内部类)的特性和访问方式。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Java中的小知识点总结(一)

1.占位符

  • String.format():该方法中有效占位符为 %s%d%c 等。
  • MessageFormat.format():该方法中有效占位符为 {?}? 为非负整数。
import java.text.MessageFormat;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ype1
        System.out.println(String.format("数字:%d,字符串:%s", 1, "abc"));
        //type2
        System.out.println(MessageFormat.format("数字:{0},字符串:{1}", 1, "abc"));
    }
}

2.字符串的比较

  • 该比较是在Java7之后版本运行的。(Java 7 之后常量池里)

2.1 创建字符串 = 和 new 的区别

  • 通过 s1=“abc”; 创建字符串时,字符串被存在常量池中,s1指向常量池中字符串的地址。
  • 通过s2=new String(“abc”); 创建字符串时,首先字符串被存在常量池中,然后在堆中保存字符串的副本,最后s2指向中字符串地址。
        String s1 = "abc";
        String s2 = new String("abc");

        System.out.println(s1==s2);//false

2.2 字符串在常量池中和堆中的区别

  • 常量池中的字符串对象是唯一的。
  • 堆中的字符串对象是不唯一的。
		String s1 = "abc";
        String s2 = "abc";
        String s3 = new String("abc");
        String s4 = new String("abc");

        System.out.println(s1 == s2);//true
        System.out.println(s3 == s4);//false

2.3 intern()方法

  • 字符串存在于常量池中,intern()方法会返回一个对象引用,该对象引用指向常量池中的字符串。
		String s1 = "abc";
        String s2 = new String("abc");

        System.out.println(s1 == s2.intern());//true
  • 字符串不存在于常量池中,intern()方法首先会在常量池中保存该字符串对象的引用,然后返回一个对象引用,该对象引用指向常量池中的引用
        String s1 = new String("ab")+new String("cd");//1
        System.out.println(s1 == s1.intern());//true

        String s2 = new String("ab")+new String("cd");//2
        System.out.println(s2 == s2.intern());//false

        System.out.println(s1 == s2.intern());//true

        /**
         * 执行完1时,常量池中存在"ab"和"cd";堆中存在"abcd";s1指向堆中"abcd"的地址。
         * s1.intern()执行,因为常量池中并不存在"abcd",所以会将堆中"abcd"的引用保存在常量池中。
         * 此时常量池中存在的是:"ab"和"cd"和一个象征"abcd"引用,这个引用指向的是堆中保存的"abcd"。
         * 所以: s1 和 s1.intern() 实际指向同一个对象。
         */
        /**
         * 执行2后,常量池中存在的是:"ab"和"cd"和一个象征"abcd"引用(s1的);
         * 堆中存在两个"abcd"对象(一个s1的,一个s2的)。
         * s2.intern()执行,因为常量池中存在一个象征"abcd"引用,
         * 会返回一个对象引用,该对象引用指向那个象征"abcd"引用;
         * 实际上,s2.intern()返回的对象引用指向的是堆中的"abcd"(s1的)。
         * 所以: s2 和 s2.intern() 实际指向非同一个对象;
         * s1 和 s2.intern() 实际指向同一个对象。
         */

2.4 使用中间变量也会返回指向堆中对象的引用

  • **" "**形式的字符串相加,在编译阶段会被直接合并。eg.“ab”+“cd”—>“abcd”。
  • 通过中间变量,字符串相加,在编译阶段不会被合并处理,会返回堆中对象的引用。(类似new)
        String s1 = "ab";
        String s2 = "ab"+"cd";
        String s3 = s1 +"cd";
        String s4 = "abcd";

        System.out.println(s2==s3);//false
        System.out.println(s2==s4);//true

3.System.identityHashCode()

  • 该方法是System类中的静态方法,根据对象内存地址来计算哈希值。
  • 可以用来判断两个引用对象是否指向同一实例。(在2中可以判断字符串是否是同一对象)
        String s1 = new String("ab")+new String("cd");
        String s2 = new String("ab")+new String("cd");

        System.out.println(System.identityHashCode(s1));//1349393271
        System.out.println(System.identityHashCode(s1.intern()));//1349393271
        System.out.println(System.identityHashCode(s2));//1338668845
        System.out.println(System.identityHashCode(s2.intern()));//1349393271

4.赋值中的技巧

4.1 可读性增强

//java7之后支持
//可以使用下划线分割,获得更好的可读性
int x=1_000_000;

//可以省略小数点前的数字
float y=.5f;

4.2 类型提升

//+、-、*、/、~会导致类型提升
byte x = 2;
byte y = +x;		//错误
byte y = (byte) +x;	//正确

4.3 StringBuffer和StringBuilder

  • String对象会存在常量池中,如果对字符串多次操作(比如:拼接),最好使用StringBuffer或StringBuilder,使其操作完成后再转为String对象。
  • StringBuffer同步方法
  • StringBuilder异步方法

5.嵌套类

5.1 静态嵌套类

  • 静态嵌套类可以有静态成员。

  • 静态嵌套类只能访问外部类的静态成员。

  • 举例:

    public class Outer {
    	private static int value = 10;
    
    	protected static class Nested {
    		public int getValue() {
    			return value;
    		}
    	}
    }
    
  • 访问方式: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Outer.Nested nested=new Outer.Nested();
  		System.out.println(nested.getValue());
  }

5.2 内部类

  • 内部类不可以有静态成员。
  • 内部类可以访问外部类的静态和非静态成员,包括私有成员。
5.2.1 成员内部类
  • 举例:

    public class Outer {
        private int value = 10;
    	
    	private static int staticValue=11;
    
    	protected  class Nested {
    		public int getValue() {
    			// 可以访问外部类的非静态、静态、私有成员
    			return value+staticValue;
    		}
    	}
    }
    
  • 访问方式: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Outer outer=new Outer();
    		Outer.Nested nested=outer.new Nested();
    		System.out.println(nested.getValue());
    }
    
5.2.2 局部内部类
  • 局部内部类作用域位于代码块之中。例如:if语句块、while语句块等。

  • 举例:

    public interface Logger {
        void log(String message);
    }
    
    public class Outer {
        String time = LocalDateTime.now().format(DateTimeFormatter.ofLocalizedDateTime(FormatStyle.MEDIUM));
        
        public Logger getLogger() {
    		class LoggerImpl implements Logg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log(String message) {
    				System.out.println(time + " : " + message);
    			}
    		}
    		return new LoggerImpl();
    	}
    }
    
  • 访问方式: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Outer outer=new Outer();
        Logger logger=outer.getLogger();
        logger.log("Hello!");
    }
    
5.2.3匿名内部类
  • 匿名内部类没有名称,用于实现接口。

  • 接口:

    public interface Logger {
        void log(String message);
    }
    
  • 举例: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ogger logger=new Logg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log(String message) {
                System.out.println("Hello "+message);
            }
        };
        logger.log("world!");
    }
    

6.参考资料

内容概要:本文档详细介绍了基于Python的在线二手电子产品回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项目旨在通过构建个可靠、安全、透明的平台,提高废旧电子产品的回收率,推动资源的合理再利用,提供安全可靠的交易平台,加强环保意识,促进二手市场的发展,并实现数据驱动的智能化服务。项目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废旧电子产品的检测与评估、信息不对称与交易风险、市场需求的预测与定价、用户体验优化及平台的安全性与数据保护。解决方案涵盖智能化评估与回收定价、高效的二手产品处理流程、完善的售后保障体系、创新的市场需求分析、全程透明化与安全性保障以及定制化用户体验。系统采用微服务架构,包括用户管理、商品评估、交易管理、数据分析、支付与结算等模块。项目还涉及前端界面设计、API接口开发、数据库设计与实现、模型训练与优化、部署与应用等方面。 适合人群:具备定编程基础,特别是对Python和Web开发有定了解的研发人员,以及对二手电子产品回收和环保事业感兴趣的从业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用户方便地将闲置电子产品回收、交易或再利用,提高废旧电子产品的回收率;②通过智能化的数据分析为用户提供价格评估、市场需求分析等服务,提高回收效率;③提供安全可靠的交易平台,确保交易的公平性和安全性;④推动二手市场的健康发展,为消费者提供经济实惠的产品选择;⑤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推动社会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 其他说明:本文档不仅提供了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数据库表结构、API接口规范,还展示了具体代码实现和GUI界面设计,为开发者提供了全面的技术参考。此外,项目强调了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重要性,确保平台在运行过程中能够有效保护用户信息。项目未来改进方向包括增强模型的精准度、拓展国际市场、提供更多支付和融资选项、跨平台数据集成与分析、更加智能的回收流程以及强化社交化与社区功能。
内容概要:本文档详细介绍了基于C语言和单片机设计的固态继电器驱动空调温控系统,涵盖了从硬件电路设计、程序设计、GUI设计到代码详解的完整流程。项目旨在实现高效精准的温度控制、提升系统可靠性和寿命、灵活的参数设置和人机交互、降低能耗、模块化设计便于扩展与维护,以及促进智能家居与工业自动化发展。项目通过高精度温度采集与滤波算法、固态继电器驱动与保护电路设计、滞环控制算法、多层次软件模块化设计等创新点,确保系统的高效节能、智能化和高可靠性。; 适合人群:具备定单片机和C语言编程基础的研发人员,尤其是从事嵌入式系统设计、智能家居和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实现高效精准的温度控制,确保室内温度维持在理想范围;②提升系统可靠性和寿命,减少故障率和维护成本;③支持灵活的参数设置和用户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提升用户体验;④降低能耗,实现节能控制,推动绿色建筑和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⑤通过模块化设计,便于后续功能升级和系统扩展,如远程监控、数据分析等智能化功能。; 其他说明:项目设计充分考虑了实际应用中的挑战,如温度采集的精度与稳定性、电气兼容性、系统响应速度与控制稳定性、软件设计的资源优化与抗干扰等,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系统不仅适用于家庭智能空调,还能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建筑、医疗环境及农业温室等多个领域。未来改进方向包括智能温度预测与自适应控制、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应用、远程监控与云平台集成、低功耗与绿色节能优化等。通过该系统,不仅能够精确控制室内温度,保障舒适环境,还能有效节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标题基于SpringBoot的学生学习成果管理平台研究AI更换标题第1章引言介绍研究背景、目的、意义以及论文结构。1.1研究背景与目的阐述学生学习成果管理的重要性及SpringBoot技术的优势。1.2研究意义分析该平台对学生、教师及教育机构的意义。1.3论文方法与结构简要介绍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整体结构。第2章相关理论与技术概述SpringBoot框架、学习成果管理理论及相关技术。2.1SpringBoot框架简介介绍SpringBoot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应用领域。2.2学习成果管理理论基础阐述学习成果管理的核心理论和发展趋势。2.3相关技术分析分析平台开发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如数据库、前端技术等。第3章平台需求分析与设计详细分析平台需求,并设计整体架构及功能模块。3.1需求分析从学生、教师、管理员等角度对平台需求进行深入分析。3.2整体架构设计设计平台的整体架构,包括技术架构和逻辑架构。3.3功能模块设计具体设计平台的核心功能模块,如成果展示、数据分析等。第4章平台实现与测试阐述平台的实现过程,并进行功能测试与性能分析。4.1平台实现详细介绍平台的开发环境、关键代码实现及技术难点解决方案。4.2功能测试对平台各项功能进行全面测试,确保功能正确无误。4.3性能分析分析平台的性能指标,如响应时间、并发处理能力等。第5章平台应用与效果评估探讨平台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5.1平台应用案例选取典型应用案例,展示平台在实际教学中的使用情况。5.2效果评估方法介绍平台效果评估的具体方法和指标。5.3评估结果分析根据评估数据,对平台的应用效果进行深入分析。第6章结论与展望总结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并指出未来研究方向。6.1研究结论概括性地阐述论文的研究结论和主要贡献。6.2研究展望针对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未来改进和扩展的方向。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