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35岁后真的无所作为?

本文探讨程序员行业中的两个常见话题:脱发与35岁职业危机。通过分析,指出脱发并非程序员专属现象,而是由压力、生活习惯等多因素造成。文章引用连岳老师的观点,强调终身学习、早期工作经历积累及健康生活习惯的重要性,鼓励读者不论年龄,都要保持忧患意识,不断提升自我。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当我第一次开始学习敲代码的时候就听说程序员的圈子里有两条“梗”。
1.头发少QWQ。
2.35岁后容易面临失业。

对此我也去查过相关的资料,关于头发的解释是:程序员压力大,整天对着电脑,同时经常熬夜加班所以头发比较容易少,但也并不是绝对。也就是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发量”仅仅是程序员用来调侃的一个玩笑罢了。
为了解决我第二个疑问,我阅读了连岳老师的预知45岁的埋伏,倒推人生的安排这篇文章。虽然这篇文章不仅是针对程序员写的,但是其中的一些道理却是通用的。下面摘抄一小段与大家共勉:

一.追求教育的效率。追求高等教育挺好,但一定要兼顾工作的时间。如果朝三暮四,拖拖拉拉,甚至龟缩在校园逃避责任,迟迟没有开始积累工作经验,那就会越来越被动,演变成受教育越多,工作越难找。
二.工作时间早。财务的雪球就可以早点滚动。储蓄、投资、买房,都是实践性很强的技能,书上得来终是浅薄,在操作中体验的忍耐、错误、懊悔、修正,才变成你的血肉灵魂。这是“干中学”,越早干,学习成本越低。
三.雪球容易化掉,散掉,它的脆弱需要你的好习惯维护。你身体健康,控制体重,听从现代医学的建议;你没有抽烟、酗酒的恶习;当然,你更不会碰赌博。这一切好习惯,都转化成能量储存起来,不仅仅体现在钱上面,它也是你个人形象及实力,一个靠谱的人,才是行稳致远的人,才是风险低的人。
人是唯一能够理解时间的物种,根据事件作出人生的安排,制定不同阶段的策略,这是人最该做的事,一切随机,那是低等动物。你已经知道45岁有个埋伏,这有什么可怕的?避开这埋伏就是了,不知道,没准备,那才可怕。

以上虽然是针对45岁的失业来说的,但是我认为这具有的意义是不分年龄阶段的。不管我们身处什么年龄都应该有“忧患意识”不断努力,不断学习,提升自身能力从而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不“失业”。
最后感谢大家的阅读,同时在这里预祝大家2020年新年快乐!!!O(∩_∩)O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