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tBle的Github项目地址在这,大家可以看看:[FastBle - GitHub]
https://github.com/Jasonchenlijian/FastBle
它的文档也相对比较完整,大家可以查看官方文档来使用它:https://github.com/Jasonchenlijian/FastBle/wiki
FastBle的使用
1.1 声明权限
<uses-permission android:name="android.permission.BLUETOOTH" />
<uses-permission android:name="android.permission.BLUETOOTH_ADMIN" />
<uses-permission android:name="android.permission.ACCESS_COARSE_LOCATION" />
<uses-permission android:name="android.permission.ACCESS_FINE_LOCATION" />
android.permission.BLUETOOTH : 这个权限允许程序连接到已配对的蓝牙设备, 请求连接/接收连接/传输数据需要改权限, 主要用于对配对后进行操作;
android.permission.BLUETOOTH_ADMIN : 这个权限允许程序发现和配对蓝牙设备, 该权限用来管理蓝牙设备, 有了这个权限, 应用才能使用本机的蓝牙设备, 主要用于对配对前的操作;
android.permission.ACCESS_COARSE_LOCATION和android.permission.ACCESS_FINE_LOCATION:Android 6.0以后,这两个权限是必须的,蓝牙扫描周围的设备需要获取模糊的位置信息。这两个权限属于同一组危险权限,在清单文件中声明之后,还需要再运行时动态获取。
1.2. 初始化及配置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setContentView(R.layout.activity_main);
BleManager.getInstance().init(getApplication());
BleManager.getInstance()
.enableLog(true)
.setReConnectCount(1, 5000)
.setOperateTimeout(5000);
}
在使用之前,需要事先调用初始化init(Application app)方法。此外,可以进行一些自定义的配置,比如是否显示框架内部日志,重连次数和重连时间间隔,以及操作超时时间。
1.3. 扫描外围设备
APP作为中心设备,想要与外围硬件设备建立蓝牙通信的前提是首先得到设备对象,途径是扫描。在调用扫描方法之前,你首先应该先处理下面的准备工作。
判断当前Android设备是否支持BLE。
Android 4.3以后系统中加入了蓝牙BLE的功能。
BleManager.getInstance().isSupportBle();
判断当前Android设备的蓝牙是否已经打开。
可以直接调用下面的判断方法来判断本机是否已经打开了蓝牙,如果没有,向用户抛出提示。
BleManager.getInstance().isBlueEnable();
主动打开蓝牙。
除了判断蓝牙是否打开给以用户提示之外,我们也可以通过程序直接帮助用户打开蓝牙开关,打开方式有这几种:
方法1:通过蓝牙适配器直接打开蓝牙。
BleManager.getInstance().enableBluetooth();
方法2:通过startActivityForResult引导界面引导用户打开蓝牙。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BluetoothAdapter.ACTION_REQUEST_ENABLE);
startActivityForResult(intent, 0x01);
需要注意的是,第一种方法是异步的,打开蓝牙需要一段时间,调用此方法后,蓝牙不会立刻就处于开启状态。如果使用此方法后紧接者就需要进行扫描,建议维护一个阻塞线程,内部每隔一段时间查询蓝牙是否处于开启状态,外部显示等待UI引导用户等待,直至开启成功。使用第二种方法,会通过系统弹出框的形式引导用户开启,最终通过onActivityResult的形式回调通知是否开启成功。
6.0及以上机型动态获取位置权限。
蓝牙打开之后,进行扫描之前,需要判断下当前设备是否是6.0及以上,如果是,需要动态获取之前在Manifest中声明的位置权限。
配置扫描规则
扫描规则可以配置1个或多个,也可以不配置使用默认(扫描10秒)。扫描的时候,会根据配置的过滤选项,对扫描到的设备进行过滤,结果返回过滤后的设备。扫描时间配置为小于等于0,会实现无限扫描,直至调用BleManger.getInstance().cancelScan()来中止扫描。
BleScanRuleConfig scanRuleConfig = new BleScanRuleConfig.Builder()
.setServiceUuids(serviceUuids) // 只扫描指定的服务的设备,可选
.setDeviceName(true, names) // 只扫描指定广播名的设备,可选
.setDeviceMac(mac) // 只扫描指定mac的设备,可选
.setAutoConnect(isAutoConnect) // 连接时的autoConnect参数,可选,默认false
.setScanTimeOut(10000) // 扫描超时时间,可选,默认10秒
.build();
BleManager.getInstance().initScanRule(scanRuleConfig);
以上准备工作完成后,就可以开始进行扫描。
BleManager.getInstance().scan(new BleScanCallback()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ScanStarted(boolean success) {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LeScan(BleDevice bleDevice) {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Scanning(BleDevice bleDevice) {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ScanFinished(List<BleDevice> scanResultList) {
}
});
onScanStarted(boolean success): 会回到主线程,参数表示本次扫描动作是否开启成功。由于蓝牙没有打开,上一次扫描没有结束等原因,会造成扫描开启失败。
onLeScan(BleDevice bleDevice):扫描过程中所有被扫描到的结果回调。由于扫描及过滤的过程是在工作线程中的,此方法也处于工作线程中。同一个设备会在不同的时间,携带自身不同的状态(比如信号强度等),出现在这个回调方法中,出现次数取决于周围的设备量及外围设备的广播间隔。
onScanning(BleDevice bleDevice):扫描过程中的所有过滤后的结果回调。与onLeScan区别之处在于:它会回到主线程;同一个设备只会出现一次;出现的设备是经过扫描过滤规则过滤后的设备。
onScanFinished(List scanResultList):本次扫描时段内所有被扫描且过滤后的设备集合。它会回到主线程,相当于onScanning设备之和。
1.4. 设备信息
扫描得到的BLE外围设备,会以BleDevice对象的形式,作为后续操作的最小单元对象。它本身含有这些信息:
String getName():蓝牙广播名
String getMac():蓝牙Mac地址
byte[] getScanRecord(): 被扫描到时候携带的广播数据
int getRssi() :被扫描到时候的信号强度
后续进行设备连接、断开、